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土豪>第七十三章 大同大捷(二)

宏赐堡战斗的消息已经传回了大同城,而郭成阳也已经押解鞑子俘虏在回城途中。

接到消息的李承十分高兴,下令嘉奖所有参战部队,并兑现了之前承诺给边军的奖励,一个鞑子人头十两银子。这些边军每人或多或少的都分到了几十两银子,心里更拥戴李大人了。

而皇太极此次冬季抢粮计划则在虎贲军两次强有力的阻挡下彻底宣告破产,当初领兵五万出征,现如今已经被打的剩下不足一万人,狼狈的逃回了盛京。不过这皇太极也留了个心眼,除了此次他带领的五万大军中,只有一万人是自己的心腹亲兵,其余的则都是些蒙古八旗,也算是没有伤筋动骨,休整一番又可以再战。但是目前他们要解决的,还是这个漫长的冬天该怎么度过……

李承也不想费心思去想鞑子怎么过这个冬天,他现在想的是,如何令鞑子雪上加霜?

最后在他的精心策划下,以虎贲军为首,大明边军为辅的一支万人骑兵队伍,从大同出发,直奔漠北草原,专门那些投靠了后金鞑子,但是战斗力不强的小部落。这么邪恶的计划,在李承嘴里变成了很高尚的以战养战,所有骑兵一人双骑,到了地方后,留下老弱妇孺,专掳青壮。抢了他们的牛羊财宝,烧毁房屋。解决一个部落后在出发前往另一个部落。

时间一长,这支部队机动力和火力凶狠的骑兵部队就在漠北草原上闻名了,许多草原部落闻风丧胆,不敢与之交锋,而且李承除了得到了数以万计的牛羊之外,这么做的最致命的后果就是引发了这些部落首领与后金之间的利益冲突。他们赖以过冬的粮草被抢被焚,无法生存下去,只能找鞑子索要粮草。而鞑子这边此时自己都顾不过来,哪有闲心管他们?所以双方后来又发生了大大小小数次武装冲突,更是让鞑子的冬天蒙上一层冰霜,双方都没有得到丝毫好处。

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距离战斗结束已经过了五六天,而李承则刚刚享受完第一次与鞑子对阵获得了完胜的兴奋不久,崇祯皇帝派来的宣旨小太监就到了大同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即位以来时闻鞑虏凶猛,屡寇边关侵民,而今日李承率部击退鞑子,抓获虏酋两名,实为大胜……”

都指挥使衙门外面,跪了一片的人,而那宣旨的小太监尖着嗓子摇头晃脑的慢慢悠悠读着。李承一听这道圣旨的内容就知道这是内阁发出来的。而这么大的一件事,崇祯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口谕给自己。等这小太监磨磨唧唧念了半天,终于念完了,两手将圣旨一合,对着李承说道:“李大人,领旨谢恩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承来到这世上,也接过几次圣旨了,也算是明白其中规矩。半俯着身子,低着头,两手举过头顶,往前走了几步,等小太监把圣旨放入自己手里,这就算完事了。

李承直起腰来,将圣旨递给身后的人后,从腰间摸出一沉甸甸的钱袋子,塞到了小太监手里,笑着说道:“这位公公,一路颠簸着实辛苦了,拿着给弟兄们喝茶。”

那小太监看他给自己塞钱,吓得脸都白了,张着大嘴,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说道:“哎呦,李大人!您这是要害死我呀!咱家入宫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得到这么一次出宫宣旨的机会,再者说了,您可是皇爷眼跟前的红人儿,我收您的钱,可真是活腻歪了,回头要是让王公公知道了还不得把我活剐了?!”

李承没想到这年头还有送不出去的礼,看他也不像是胡诌,索性又把钱收了回去,对着这小太监说道:“那就有劳公公到驿馆休息一下吧。”

“李大人,皇爷还有一道密旨让我给您。”

天越来越冷,小小的书房里放了三个火盆,还抵挡不住那丝丝的寒意。不过李承此时却感觉到心中的一片火热。

他端坐在书案后面,手捧这道崇祯皇帝亲自手书几千字的密旨,细细的看着。

崇祯这道密旨中,先是小小的夸了李承的部队做出的贡献,要不是虎贲军在天津将鞑子歼灭,并迅速派出兵力清扫京畿周边的小股鞑子,那京城还真是岌岌可危了。李承在无意中解了京城之围,也免得朝廷付出一笔庞大的勤王部队的开拔费用。

其次就直奔主题,希望李承能够在年前帮崇祯将宣大一线的边军重新选优汰劣,按照虎贲军的训练方法进行一个集训,加强一下战斗力。也是借助这次整军,重新按名造册,打击空饷空额的现象。也算是对边军的一个大整顿。

第二点就是崇祯入股了李承的生意,现在也尝到了甜头。虽然去年年底分红分到了高达三千万两白银,但是却刚刚能抵消国库赤字,如果遇到大的事情,还是无法支撑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所以崇祯打算将山东的登州和威海卫以及鳌山卫全部划给李承,直接按照李承的想法成立一个特区,由李承直接领导,这么做的条件就是增加崇祯的分红红利。

第三点就是关于军械和水泥灰方面。虽然李承早就提出建议用水泥灰重新加固九边城墙,但是因为水泥灰售价高昂,国库吃不消,最终只在山海关和宣镇两处使用了。但是现在崇祯已经看明白了,这玩意用好了就是一大杀器,无论鞑子来多少人,估计都得抱着尾巴逃回去。于是崇祯就提出想用半价购买水泥灰,将九边城墙全部加固。

军械方面李承则早已和崇祯达成协议,将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 大同大捷(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