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玄幻奇幻>武道河洛>第五章 关氏长生
了三大堂口,勤务堂就是其中之一。

董羿这十六年以来,来过主脉七八次,其中有四五次都是去的勤务堂,因此也算熟门熟路。

入了山门,沿着盘山大道往左,不过片刻功夫,就到了一处建筑群前。

这里,就是勤务堂。

勤务堂的具体分管工作是哪些,董羿并不十分清楚。但却知道,这里直接掌管董氏各支脉,相应的物资分配、人员考核等等。

打个比方,每到逢年过节,主脉会给支脉下发一些福利,支脉就需要到勤务堂来领取。又比如支脉的人来求取进阶武功,也须得在这里进行考核。

进入勤务堂堂口建筑群,里面的人就多了起来。

来来往往三五一群,聊天打屁嘻嘻哈哈,倒是气氛融洽。

一路上,董羿并没有看到熟识的,因此只管埋头行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勤务堂大堂门外。

将蛟鳞马拴在大门外的马桩上,董羿整理了一下衣襟,信步走了进去。

刚刚走进大堂,就有一人迎面走了出来。

董羿一看,不由开口叫道:“长生兄!”

那人低头走路,听到董羿呼喊,这才抬起头看,神色却是有些不太好看。

“原来是羿贤弟!”

这人约莫二十岁出头,一身粗布青袍,躯体雄壮,身长九尺,比董羿高了一头有余。其人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嘴唇紧闭,给人一种凌厉傲气的既视感。

他叫关羽,字长生。

关羽是解县人,虽属关氏,但究根结底,也是豢龙氏分化出去的支脉。

因此,在这里看到关羽,算不得稀奇。

说起来,董羿认识关羽,还是两年前的事了。那一次,也是在主脉遇到关羽,得知此人名姓,然后刻意结交,这才相识。

之后,董羿又时不时的抽空去解县关羽家中,或是找他比武较技,或是与他谈论春秋,相互之间熟稔起来,逐渐以兄弟相称。

在与关羽熟悉之后,董羿发现,这人优点不少,但缺点也多。

就优点而言,第一个是信义。关羽守信讲义,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次,关羽极有上进心,习武读书自不必说,平素里也多有为飞黄腾达而奔走之事,想要让自己的老父老母过的更好,俨然孝心。

但其缺点也明显。

第一个就是傲!

实在是傲慢。

董羿与之熟悉之后,某次开玩笑似的提出这个问题,关羽还给出了让董羿颇为无语的答案——他觉得主脉弟子个个那般傲气,自忖能力不差于主脉弟子,为什么不能与他们一样!?

感情关羽的傲气,还是受主脉弟子影响而来!

第二个就是眼高于顶,这样说虽然颇含贬义,但事实就是如此。

关羽历来抱怨,言及自己能力出众,但却没有出头之日。

他家里的情况并不十分富裕,比之董羿家要差很多,只算个自耕农,还不是地主。虽然吃喝不愁,但明显不符合关羽的心意。

不过关羽这人,想着自己有本事,就要一步登天,不愿意从小事做起,所以这几年来一直碌碌无为。

当然,这些董羿都不在乎。

董羿只在乎他的名字,因为他叫关羽。

“长生兄长,你这是...”

董羿上前,拉着关羽到一旁,看他脸色不太好,不由问道:“怎么了?”

关羽闻言叹息一声,道:“贤弟此来,应该是为从军从政之事吧?”

董羿点了点头。

想必关羽也是一样。

这样的事,对于关羽这个一直想着飞黄腾达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长生兄长也是为此而来吧?”

关羽点了点头,但脸色微微一暗,道:“是啊,可惜为兄错过了机会呀...”

“嗯?”

董羿不由一愣:“怎么?”

“贤弟当知为兄志向,既然主脉提供上佳的机会,我自不会放过。”关羽道:“功勋但凭马上取,我关长生自忖武道有成,怎么着也能在战场上获取进身之阶。”

董羿深以为然。

其实要从军,也不定非得走主脉的路子。大汉帝朝兵役制度有明确的规定,二十五岁的成年男子,就须得入军中服役三年,之后要么升官,要么退役。退役后还不算完,须得随时听后帝朝调遣,直到六十岁止!

但走这样的路子,发展前途肯定及不上走关系。为什么?大汉帝朝日薄西山,军中也多有龃龉,不是说你有能力,就能够获得提拔。而走关系,那就好多了,至少立了功劳不会被抹杀太多。

关羽是个明白人,知道走主脉的路子,以后发展一定会更好,所以才会如此重视。要不然他完全可以等到明年满二十五,然后直接走官府的路子从军就行。

“但天不从人愿...”关羽叹息道:“我父前日突犯病症,我心甚忧。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如今我父更是卧病在床,我如何能在这时候离家从军?!”

顿了顿,然后又道:“主脉给出十日期限,我今日来此,想求得主脉宽限些时日,待得我父病愈,我再去上任,却没想到...”

这下董羿都明白了。

关羽因为父亲突然犯病的缘故,无法离家从军,又因十日期限之故,才到主脉来,看看能否通融一下,延缓一些时间。

现在看起来,关羽的打算是落空了。

想想也是,在主脉眼中,关羽只是个支脉平民,即便武道六品,却也仍然不值得主脉太过重视,没有那个


状态提示:第五章 关氏长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