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若是想要烹饪出一道美味来,光靠精细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缺少味精的年代,韩俊曾经试图用蚝汁代替,可是因为提纯技术达不到要求,所以效果并不算太好。
于是,韩俊便想到了前世他小时候很喜欢吃的一道菜——韭菜海肠。
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而在鲁菜之中,又以福山菜最为出名。韩俊小时候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清末年间,京城之中,有一位福山掌勺师傅,做出来的菜肴比所有人都要鲜美。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其他人才明白了这其中的奥秘,原来是这位掌勺师傅炒菜之时,总是背着人往菜肴里撒一些淡红色的粉末。而这,便是以海肠烘干研末制成的。
个体肥大,肉味鲜美的海肠,便是韩俊这一次在芝罘下船的目的所在。
后世的烟台地区,是海肠的最大产地,韩俊虽然早有打算,但始终未能成行。这一次,却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错过了。
春节前后,是海肠最肥美的季节。韩俊亲自挽袖子下海,海水寒冷不假,可也挡不住一个吃货对美食的yù_wàng。
于是,花费了无数钱粮训练而成的利刃营士卒,变成了苦哈哈的渔民,学着韩俊的样子,丛冷冰冰的沙滩下面,摸出了一个又一个肥噜噜的海肠来。
回到蓟县的时候,已将近正月十五了。
因为丛南方运回了大量的粮食来,因此幽并两州的饥荒,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以工代赈,是韩俊的提议,得到了荀彧完美的执行。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所有人都明白,但是对于统治阶层而言,这一点更加的重要。
韩俊需要的,是在天灾人祸面前也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劳动者,而不是一只只妄想着不劳而获坐等天上掉馅饼的的米虫。
在幽并关中,只要肯下力气,就绝不会饿肚子。在可怕的灾难面前,失去抵抗勇气的人,才是最可悲的。只要心中还有希望,美好的明天,就一定不会迟到。
这是韩俊想要灌输给所有人的道理,也唯有这样,才能让他手底下的子民,更加的团结一致。
广袤的幽州大地上,虽然仍是冰雪茫茫,但是所有人心里面的希望之花,都已经抽出了鲜嫩的枝丫。在其他地方饿殍遍野,十不存一的情况下,他们却能顽强的活下来,那么,还有什么能够让他们感到恐惧呢?
韩俊一路走,一路看,心里面对荀彧的能力再一次提出了充分的肯定。心里面更是无比幸福地感慨,当初能够得到荀彧的投效,真是上苍给予他最大的偏爱。
曹操对荀彧的评价是“吾之子房”,但是在韩俊看来,这个评价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的心里,历史上的名臣良相当中,可能唯有近代史上的那位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数万民众十里相送的伟人,方可能相提并论吧?
张良长于保身,萧何私德有亏,而荀彧,至少在韩俊心中,是完人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