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残汉逐鹿>第六三章 长安乱王允夺权

在柳毅看来,他献上的妙计是很完美的,深得“借刀杀人”之计的精髓,所以他很不理解公孙度的反应。

公孙度并没有给出解释,因为没那个必要,因为他是主公。

柳毅等人不了解情况,天真地认为徐荣在董卓麾下很得重用。但实际上只有公孙度知道,徐荣实际上算不上是董卓的心腹重将,否则的话,当年也不会只给他求来个郡太守的官职。董卓军内部派系倾轧严重,相比于并州降将,其实徐荣的日子要更加的难过。吕布,高顺,张辽等人虽然也没少受西凉众将的欺辱,但至少他们还可以相互扶持。但辽东人徐荣,在董卓帐下却是形单影孤,毫无根基可言,命运自然可想而知。虽然实际上徐荣的位置并不低,和牛辅,胡轸等并列为董卓麾下的五位领兵郎将。但相比于他的才能而言,却绝对称得上是不受重用。汜水关外杀的曹操丢盔弃甲,更是让江东猛虎孙坚止步不前,但是战后徐荣却并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相反受到的排挤却越发厉害了。在这种情况下,徐荣又怎么可能继续为自己说话呢?

指望不上别人,就只能全靠自己了,不甘居人下的公孙度,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却没有想到韩俊却在新年之后,悄无声息地退兵了。

韩俊自然不是就此放弃了攻略辽东,他之所以退兵也不是被摆出了拼命架势的公孙度吓到了,而是因为,长安,生变了!董卓,终于还是挂掉了!

和历史上一样,董卓还是死在了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

刘虞只是拖延了董卓死亡的时间,却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董卓死亡的结局和方式。

董卓一死,长安立即大乱。由于董卓把自己麾下的大部分兵马都派驻在外,因此吕布,高顺率领着并州军很快就掌控了长安城内的局势。

诛董立下头功的王允,一时间成为天下的偶像,他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掌控朝政的不二人选。志得意满的王允,把自己也看成了中兴汉室的唯一选择,只要与自己相左的意见建议,一概抛诸脑后。对于董卓的余党,更是展开了疯狂的扫荡。

董卓虽然死了,但是他手下的兵马却还在。迁都长安之后,为了抵御防范关东诸侯的入侵,董卓一口气将麾下的大部分兵马都布置在了长安四周,分别由自己手下的五大中郎将统帅。

前太尉段孩的弟弟,武威人段煨,驻华阴。

董卓的女婿,兵屯陕。

西凉名士胡轸,守御函谷关。

辽东大将徐荣,驻扎新丰。

东中郎将董越,兵驻渑池。

这就是王允掌权之后,最先面临并且急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五路西凉兵马,加起来足足有二十余万,如果一个处理不当,便会引来滔天大祸。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王允很难得地以汉帝的名义召开了朝会,一块研究这个棘手的麻烦。

董卓掌权之时,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嚣张跋扈至极,王允自然不会像董卓一样无君无父,在礼仪上,他严格恪守一个臣子的规矩,丝毫也没有半分僭越之举。

但是,高坐于上的汉献帝,却没有感觉到半分皇帝应有的威严。因为,虽然所有人表面上对他都是恭恭敬敬,可是已经懂事的汉献帝,却感觉不到丁点身为天子的威严。

规规矩矩地坐在龙椅上,汉献帝面无表情地听着殿下群臣的争吵声,心里面感觉到一阵阵的憋屈,本以为除掉董卓之后,他就能一展身手,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重现昔日高祖文景之时的繁荣。却怎么都没有想到,除了坐在身边的那个死胖子消失了,其他的,好像并没有什么改变。

“董贼一死,西凉群贼无首,必定人心惶惶,此时当以招抚为上,讨伐为下,分而破之,方为上策!”

士孙瑞一脸的意气风发,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一股浓浓的自信。除掉董卓,王允自是头功不假,可是士孙瑞自认为也是劳苦功高,因此在这朝堂之上,也是侃侃而谈。

他不知道的是,如今的王允,心态上已经起了变化,再也不是那个和他秉烛夜谈的王子师了,对于士孙瑞的话,他根本就没有听进耳朵里,自然就更不会放在心上了。

“不妥,不妥,甚是不妥!”

王允一脸郑重地挥了挥手,严厉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又岂能轻饶宽恕?”

刘虞称病不上朝,导致王允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百官竟是无人再敢开口。

黄琬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将迈出去的半步又收了回来。

士孙瑞眉毛一挑,心里不悦,双眼紧盯着王允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端倪来。

被无视的汉献帝,感觉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他是大汉天子,他不能再忍受傀儡的生活了,所以他必须要让群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王司徒此言过于偏激了吧?”

“陛下久在深宫,于国家大事还很陌生,微臣不才,还希望陛下慎言!”

汉献帝怎么都不会想到,在他看来,一向忠心耿耿的王允,竟然会用这种不耐烦的态度和他说话。

愣在了当场的汉献帝,毕竟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虽然有些小聪明,可毕竟像王允所说的那样,久在深宫,缺乏主见,再加上多年生活在阴影之中。被王允顶撞了之后,竟然是无言以对,只是臊得满脸通红。

“王司徒说得容易,可是朝廷从何处调兵讨伐你口中的乱臣贼子?”

王允


状态提示:第六三章 长安乱王允夺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