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穿越到现代大唐>第120章 打春牛(求订阅求月票)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

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了巴西街头,涪江边正有一支游春队伍在欢闹地前行。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报春人,他身着公鸡服、头戴巨大的公鸡冠帽,模仿着公鸡啼叫的样子,跳起了公鸡舞,惹得沿途两边的游人们又欢笑又击掌叫好。

王鸣之和陈士平一家就在人群当中,这时小果果兴奋地叫嚷:“快看快看,春牛啊!”

跟在报春人之后的,是一群壮汉大娘抬着一只红色大泥牛,春牛是也。

这只泥牛与真牛一般大小,笼头、缰绳等装备戴得齐全。这缰绳长七尺二寸,象征着七十二候。

而牛身的颜色遵从“各随方色”的规矩——即是根据所在地与长安的相对方位来定色,东方青牛,南方红牛,西方白牛,北方黑牛。进一步的话,牛的每个部位的颜色都有不同,与天干地支相合。

巴西位于长安的南方,所以是红牛,这传统上千年啦。

“记得打春贺语吗?”黄玲问着,把一条打牛鞭递给小果果。

“嗯,记得!”小果果接过鞭子,望着越来越近的春牛,欢跃地挥动,几乎打中旁边的王鸣之。

在春牛后面跟着一群闹春艺人,他们有的打扮成牧童牵牛,有的是燕归报春,有的是大头佛送春桃……还有一支演奏着的乐队,弹琵琶,吹唢呐,非常欢腾。

“哇啊。”王鸣之瞧得感慨,打春牛这种活动他以前只在古诗中看过,虽然打春牛也并没有绝迹于那边世界,但是他亲眼观看还是第一回呢。

这牛啊,劳苦功高,忙活一年下来,还要被人类做成泥牛鞭打来祈福。

众人抬着那只红牛走走停停,沿途的孩童们拿着鞭子,纷纷上去抽打几下。

“好,好!”路人百姓们喝彩不已,小儿打牛是好兆头啊。

渐渐地,红牛运过来了,陈乐瑞推了下小果果,她早就准备好了,为了这个时刻期待好些天了。

当下,小果果快步走出去,来到牛头前面,挥鞭一下下地抽打它,欢贺道:“鞭一下一帆风顺!鞭两下两全其美!鞭三下三头六臂!鞭四下四季如意!鞭五下五谷丰登!”

“好!!”路人们的欢呼声更大,称赞不已。一位老大娘说:“这孩子真机灵!”一个大爷说:“神童啊。”还有很多记者在拍照,把女童鞭牛的一幕拍下来了。

陈士平、黄玲都看得欣慰,好好好!陈乐瑞拿着手机在拍摄,王鸣之琢磨着自己也去打打春牛。

当小果果欢喜满足地走回来,王鸣之从她手中夺过打牛鞭,不是只有孩童可以打的,所以他走去鞭打泥牛,民众们不以为怪。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人惊呼:“王郎君!”

“咦!”,“是王郎君!”一位位路人顿时惊喜地注意到了,王鸣之!巴西人的心头肉!

“呃……”王鸣之正收回鞭子,本想溜了的。他这张脸也是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啊。

报春人发着公鸡的咯咯叫声,跑到他旁边,笑道:“王郎君,今天这么高兴,你可有什么诗兴?”

诗!大家一听到这个字,诗瘾顿时就发作了,都满脸渴望地望着他。就有人让开道路,原来有一块诗板就立在江边,已经有几个人争着要执笔,准备题上王鸣之即将吟出的诗句。

人们也不求超级经典,哪能每一首都是经典,普通之作也行。

但一双双眼睛又神采奕奕的,不管老大爷或小孩子,都希望又可以听到什么传世之句。

“唔……”王鸣之停着话,被乡亲父老们的期待目光包围住了。他真的不好拒绝,只是这一时之间,什么诗适合眼前的景象呢?

忽然,他注意到旁边涪江的风景,心头一动,还是劳请苏轼大大的光芒降临人间吧!

闹春乐声也停下来了,壮汉壮娘们把红牛都放到了地上。在众人的注目中,王鸣之徐徐地吟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什么!大爷、大娘他们纷纷脸露惊艳之色,报春人倒吸一句冷气,好句啊。

好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情景交融,又深含着世间的道理,其乐融融,其趣横生。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王鸣之再念道。

他话音刚落,周围就爆起众人的高呼激赞:“好!”,“好诗!”

这首七绝通过描写初春江边的景象,灵动活泼地抒发了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而且还勾起了人们的食欲,新鲜的蒌蒿、青嫩的芦笋、鲜美的河豚……

一首诗,竟然也如此美味!

与此同时,那边的诗板上,几个执笔人已经在争相写动,回头绝对可以向朋友炫耀一整年。

“有了这首诗,今年春天必定吉祥如意!”报春人高声地欢呼,又发出一串鸡叫:“咯咯咯咯!”

报春人一扭身再跳舞,壮人们抬起硕大的红牛,大头佛摆动宽扇,乐队重新奏响欢闹的乐章,唢呐声起!游春队伍继续前进。

艺人们立即开始传唱这首诗了。因为文字通俗简单,孩童们也是一边嬉闹,一边争声唱起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妙哉妙哉,这就是传世之句!

闹腾吧闹腾吧,春天已经到来了呢。

……

王鸣之跟着和正叔一家东玩西玩玩了一白天,临近傍晚,他们到了太白戏院附近的“竹里


状态提示:第120章 打春牛(求订阅求月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