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青帝证仙途>第一百八十章 灵光

出了道密洞天,秦渊等不及下山,就迫不及待的观看起了识海中阁老给的信息。&#

原以为能得到阁老所说的灵光的修行法门,但在浏览了一遍得到的信息后,秦渊才知道这只是对于灵光的大致介绍。

灵光其实只是一个统称,意指为心灵境界。只是单纯的心灵境界是发挥不出什么力量的。故而灵光即是以某种介质发挥出修士的境界。这在佛门称之为佛光,魔门称之为魔光,道门称为玄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些佛门菩萨佛祖在人前显圣时挂在脑后的那一轮不灭灵光了。

真要为灵光划分一个等级的话,只有灵光,不灭灵光与先天不灭灵光三种。道密洞天中远山祖师流下的五行源纹,其本质正是不灭灵光。

灵光的修行没有成法,只靠悟性,故而每个悟出灵光的修士修出的灵光都各有不同。所以灵光在所有力量中是最难修练出来的,即便有修士悟出了灵光,若想再进一步,修成不灭灵光,还是要靠悟性机缘。

若真要勉强要说个灵光的修练途径的话,那就是读典悟经,道门的道经、佛门的佛经、魔门的魔经,这些只讲述天地至理,不讲神通法术的经典,才是入此门的唯一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读这些就真能领悟灵光。事实上,在修仙界,能悟出灵光的修士凤毛麟角,比之合道修士还要稀少,无一不是大能修士,各个都不是好惹的角色。

灵光的修练起dian很高,至少是要凝结出法则种子的返虚修士才能修行,这与神通是完全不同的,非要与神通威能排个三六九等的话,灵光也是与无上神通相齐平的存在。

实际上,无论是什么力量,到了高层次,都需要法则之力的参与。其中灵光,即是以法则与心灵为基础,发展的心灵光芒。而气修的无上神通,则是以法则与气的力量结合,至于最后的体修,修的是真力与法则的结合。

而这些,都需要有返虚的修为,意领悟圆满,凝结出法则种子,既能有修练无上神通和灵光的资格。只是其中的灵光修练更加的虚无缥…,.⊕.↖o< s="an:2p ">s_;缈,完全是靠机缘和悟性。

说的通俗dian,无上神通就像高不可攀的神灵,只有那些出身高贵的修士才有机会接触;而灵光更像是无情大道,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但看机缘悟性,显得更加的亲民。

了解这些,秦渊转念一想,他似乎并不是领悟到了灵光这么简单,就连不灭灵光都包含在内。以秦渊领悟的弦灵光为例,弦的振动快慢成了练成灵光的关键所在。若是弦振动足够快的话,那么弦所振动成型的符文也就越多,快到一定程度,即是一连串符文的结合,所谓的灵光也就成型了;而不灭灵光则要求更加的**,就像前面所说,弦的振动已经不是快慢的问题了,而是必须达到无空无时的超高境界,完成一即是全的统一。到了此境界,既是无空无时,又包容过去、现在、未来,当然就没那么容易毁灭,此正是不灭灵光的真谛所在。

不过要达到这一境界,对于时间及空间的参悟就显得极为柯刻了,甚至到了**的程度。

参透了这些,秦渊对现阶段修练灵光不报希望了,这也是阁老告诉秦渊的原因所在,不让秦渊盲目修练而出什么岔子。不过虽然灵光没什么希望,但弦的领悟并不只是单单如此,就弦的概念来说,处于微观最底层概念的弦理应可以融入到任何事物中去的,比如拳法,比如练体,比如神通等诸如此类。

所以秦渊回到烟雨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刚刚创出的三大拳法又推到重来了。

这种以弦为核心,震荡出符文真意的应用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就像是秦渊在意碑中所作的观想出一根弦来,这根弦也只是囫囵吞枣的所有真意都反应在了弦之上,并没有实打实的震荡出真正的符文真意出来。

知道了,并不一定能够做到,这就是秦渊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微观的弦究竟有多细微,秦渊自是能从过往的记忆中找出答案,但这些都没有用。现在的问题是,秦渊现阶段能观想出的弦,还算不得微观,只能以宏观形容,而表现在肉身之上,即是肉身震颤的频率幅度,所以对肉身的掌控及强度更是达到了一个**的地步。此****齐下,才能把弦融入到拳法的方方面面。

秦渊把自己对于弦的领悟称之为弦震,更是根据自身基因符文七层的原理,也把弦震划为了七个等级。而他相信,若是基因符文真的能重组圆满,到时候凭着肉身的强度及对此的细微掌控,说不定还真能打出真正的弦震来。

不过现阶段弦还处于初创阶段,不过也不是没有借鉴的功法。实际上,修仙界中,不少的功法都自觉不自觉的把震字诀应用其中,只是秦渊的弦震理论更加直指本来。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琴道神通,音波神通及言咒了,前者的修习者一般为女性修士,后俩者的话却是有着不少。

秦渊以往没有针对性的兑换琴道、音波神通及言咒,故势所必然,这一次秦渊不用担心阁老的眼光,顺利的把阁内所能兑换的神通都兑换了个遍。

修练的时光转眼即逝,一晃眼又是十年过去,十年间秦渊凭借着汲灵的强大,气道修为恢复到了金丹境界,神念更是早早回复。

而弦震融入拳法勉强只能算是顺利,以秦渊现在的弦震一层的境界,还不能把弦震都贯彻到每一拳之中,以秦渊现在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章 灵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