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焦黄中与赛利姆几乎每天都会为了运河的事进行谈判,就这样一直等到十天之后,他们才终于谈出一个确切的结果,其实这个结果与第一天谈的差不多,大明可以承担一半的修建运河费用,但是日后大明商船通过运河时,奥斯曼帝国只能收取七成的税收,这点焦黄中退了一步,不过焦黄中却为大明争取到在阿丹,也就是后世亚丁湾区域驻军的权利,亚丁湾是印度洋与红海的交界,大明控制了这里,也相当于控制一部分苏伊士运河的航行权。
不过做为交换,大明虽然控制了亚丁湾,但却要向奥斯曼帝国承诺,在没有得到奥斯曼帝国同意的情况下,绝对不会派出海军进入红海,说起来奥斯曼帝国也保持着一支强大的海军,只是他们的海军主要活动在地中海,而且实力比之葡萄牙人也要差一些,自然更不是大明海军的对手,所以他们必须为自己在海上争取一段缓冲区,现在红海就成为两国海上的缓冲区。
达成了整体的协议之后,赛利姆又派出一部分官员与大明使团商议具体的细节,最后又经过一个月的商讨,终于拟定了一下具体的修建运河方案,上面规定了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使用汉语与阿拉伯语双重书写,最后分别由苏莱曼与焦黄中分别代表奥斯曼帝国与大明在上面签了字,这也算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盟约之一。
上面这个协议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条约,一共书写了两份,分别由大明和奥斯曼帝国保存。等到条约签订之后,焦黄中立刻启程准备回转大明,毕竟条约上规定,大明不但要支援一部分技术官员,同时也要支付一半的运河修建费用,不过现在运河的修建总费用还无法确定,需要大明与奥斯曼共同派出技术官员进行测量与估计,最后才会有一个大概的数字。
不过苏伊士运河条约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奥斯曼帝国必须记得这场对马穆鲁克王朝的战争,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只不过以现在双方的实力对比,哪怕是焦黄中这个对军事不太了解的人,也能看出奥斯曼帝国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就在他们谈判之时,赛利姆就已经开始准备进攻埃及的事情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焦黄中他们离开之前,又得到赛利姆的单独召见,这次对方十分兴奋的告诉他,就在这两天,奥斯曼的大军刚刚准备进军马拉迪亚之时,马穆鲁克王朝各地的军官竟然纷纷给他写信,暗中向他表示了效忠,因为这些军官对马穆鲁克的上层贵族也十分不满,现在看到奥斯曼帝国势力强大,马穆鲁克王朝危在旦夕,自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背叛。
焦黄中听到这个消息,当下也是大喜过望,虽然在战前奥斯曼帝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战争的胜负却会被一些偶然因素所影响,所以在战争结束之前,谁也不敢说自己有必胜的把握,现在马穆鲁克王朝的军官竟然都向赛利姆暗中投降,这也让奥斯曼帝国更多了一些得胜的把握。
书中之趣,在于分享-【.qu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