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请叫我威廉三世>第十二章 维也纳和会
,除了战舰之外,我国政府的建议是奥匈帝国60%、德国25%、俄国9%、土耳其6%进行分配!至于意大利人的舰队,我们认为德国盟友应该得到重巡洋舰‘布鲁内蒂’号、轻巡洋舰‘贝蒂尼’号和3艘驱逐舰,土耳其盟友应该得到重巡洋舰‘维扎利’号、轻巡洋舰‘皮亚萨诺’号和4艘驱逐舰、4艘潜艇,我们还准备将轻巡洋舰‘戈佐’号和2艘潜艇赠予俄国盟友!”

卡尔的发言刚一结束,代表们纷纷对奥匈帝国占据过多战利品尤其是战舰表示不满。

“我国派出30万军队直接作战,还向各盟国提供了大量军火物资,25%的比率实在太低了!我国根本无法接受!”德国首相贝特曼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这怎么能行!我国海军在对意大利海军的行动中出力颇多,损失的水兵不比其他国家少!而且在参战之前我们就说过了,‘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该归我们土耳其,我们在军港里面已经替它留下了位置!”凯末尔的目的很明确,他的国家需要新式主力舰,然而目前土耳其经济能力有限,又不能自行建造战列舰,意大利海军中1913年完工、次年服役的无畏战列舰“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各位不用如此激动!”科科夫左夫刚说这话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要做和事佬,然而他接着话锋一转,“卡尔殿下的建议是值得商榷,所以我们更应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商谈。在赔款比例方面,考虑到俄国在与意大利人的作战行动中伤亡超过7千人,根据总体伤亡比例,我们俄国应该得到20%的赔款!”

面对德俄土三国的集体反对,卡尔却不愿作出退让。这次奥皇放手让他全权负责此事,也是为了让他树立自己的威望。

“为什么我们要邀请他们参战?以帝**队的实力,我们扫平意大利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早在意大利战争开始之前,卡尔曾这样问弗里德里希大公。

“战争不是根据数字来判断胜负的,否则我们就不会在塞尔维亚举步维艰甚至吃败仗。单独面对意大利人我们虽然有把握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战争也许会拖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经历了白俄罗斯战役的恶梦之后,弗里德里希大公显得谨慎了许多,他对部下战力的信心也远不如从前那样足了。

在意大利之战的进程中,卡尔不止一次的要求弗里德里希大公指挥的奥匈联军加快进攻速度,更多的战绩也就意味着谈判桌上更硬的底气,然而正如弗里德里希大公所预料的那样,德军再度成为战场的主角,豪森集团军的西线攻势迫使意大利人不断后退,东线联军中的德军装甲部队成为耀眼的利刃,联军中百分之九十的战机和飞行员由德国提供,整个战争中由德国提供的炮弹数以百万计。

“我们认为应该是奥匈帝国得40%,德国得30%,俄国得17%,土耳其得13%!”贝特曼随后提出德国政府期望的比例,这一比例显然让俄国人和土耳其人感到高兴。

“不论如何,奥匈帝国都应得到60%,剩余的赔款和物资如何分配我们没有意见!”卡尔的意见很坚决,实际上在奥匈中央政府的内部会议上他提出的比例高达80%,不过由于将军们都感到这个提议太不现实,他才勉强将这一数字缩减成60%。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人和土耳其人提出的比例分配建议也被卡尔一一否定,会议一度陷入僵局。

在接下来两天的会议中,在赔款比例的问题上,卡尔依旧寸步不让。

会议的第4天,贝特曼忽然提出新的建议:

“如果皇储殿下这样奥匈帝国得到60%的赔款和物资的话,我国政府要求得到意大利人的‘达芬奇’号、‘加富尔公爵’号和“儒略.恺撒”号,外加5艘指定的轻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

“战舰??”卡尔惊讶的看着对面的德国首相,他显然没有想到德国人会对意大利的舰只有如此大的胃口。加富尔级战列舰是目前意大利人最新式的战列舰,排水量2.2万吨、装备8门305毫米主炮,是地中海区域最强的战舰之一。该级战列舰共有3艘,即“达芬奇”号、“加富尔公爵”号和“儒略.恺撒”号,它们均参加了1914年12月22日的亚得里亚海战,之后大多数时间停留在塔兰托军港内。

俄国人和土耳其人对于贝特曼的提议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或许他们早已知晓。

卡尔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非常重要的问题,条约中规定的10艘意大利战列舰中目前有3艘正在修理,2艘还需要进一步安装设备,可以正常出航的就只有3艘加富尔级战列舰、“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战列舰以及一艘旧式的装甲战列舰。德国人显然不会用意大利人的战列舰来加强公海舰队的实力,它们最终极有可能仍旧留在地中海,成为德国人地中海舰队的一份子,这对奥匈帝国海军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令卡尔感到郁闷的是俄国人随后也将目标转向意大利人的战舰,科科夫左夫表示“俄国可以只要9%的赔款和物资,但我们需要3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来加强黑海的海军力量!”

紧接着,凯末尔也提出土耳其可以接受6%的赔款和物资,条件是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12艘意大利潜艇。

很显然,卡尔又遭遇了上次在柏林时碰到的麻烦,德俄土三国再一次在私下达成了某种一致。

与此同时,奥皇在维也纳的霍夫堡(奥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维也纳和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