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远征欧洲>632.第632章 且行且珍惜

醇亲王在“我大清”的爵位体系中属于是顶级行列。

秦致远面前的这位醇亲王来头可不小,他爷爷是宣宗道光,哥哥是德宗光绪,儿子就是宣统溥仪。

哦哦,现任醇亲王叫爱新觉罗·载沣,字伯涵,号静云。

载沣这个人算是有骨气的,1901年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京城被杀,载沣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在面见德皇时,载沣拒绝德皇的跪拜要求,坚持大义。

辛亥革命爆发后民国成立,载沣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载沣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在曾经的历史上,载沣于民国十七年,也就是1928迁往天津幽居,后来又去了东北,不过载沣去东北不是为了加入“满洲国”,载沣不但拒绝了日本人的劝降要求,并还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人,民族大义上并没有亏。

载沣和他那个有机会就要当皇帝的儿子溥仪比起来强得多,也比现在京城里那些整天做梦都想着恢复“康乾盛世”的清帝国遗老遗少强得多。

这样的人一般骨头都比较硬,对于某些东西也比较坚持,比如说爱新觉罗一族的尊严。

载沣现在来到紫禁城前拦住秦致远和徐世昌,就是为了爱新觉罗一族的尊严。

当然了,这只是载沣理解的尊严。

怀有这样的大义名分,所以载沣的话说出来就格外有底气:“皇上既然已经退位,那就不再负有责任和义务,紫禁城作为我爱新觉罗一族的家产,也不是谁想进谁就进的,当初皇上退位的时候,袁大总统承诺过的,徐大总统难道要推翻不成?”

这又是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真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呵呵,醇亲王所言责任和义务不知所指为何,皇帝虽然退位,每年还享受着政府400万元的优待,这难道不是优待,既然是优待?配合一下政府的外交活动难道不该?哦,我来介绍,这位是兰芳国王陛下,这位是前醇亲王殿下。”徐世昌的嘴皮子也不是盖得,说到“前”的时候语气格外的重。

一个是陛下,一个是“前殿下”,真是高下立判。

“哼,我不管是哪里的国王,总之这紫禁城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参观的,你们当紫禁城是什么?中央公园不成?”载沣看来是在家里呆的时间有点长,资料也不够丰富,对兰芳的概念还不够了解。

中央公园,这是京城第一个开放式公园,其实就是天安门西边的社稷坛。社稷坛原本算是皇家园林,山水楼阁亭台轩榭俱全,从1914年开始,北洋政府把这里建设成开放式公园,允许普通人进园参观,这也算是民国的一大进步。

当然了,这个进步看在“我大清”的那些遗老遗少眼里,肯定就是历史的倒退,昔日的皇家园林成为现在普通人的乐园,不知道多少遗老遗少哭晕在厕所。

他们哭倒也不是为了爱新觉罗一族的尊严,而是为了失去的特权。

秦致远以前看过一些影视剧中塑造出来的载沣,本来对载沣的印象还算不错,但现在听到载沣这么说,秦致远真的感觉就像是吃了颗苍蝇一般恶心。

现在的秦致远也不可能站出来和载沣对喷,还是先看看徐世昌会如何处理。

“亲王大人的话,有一点我要更正,这紫禁城也不是你们爱新觉罗一族的私产,这是属于全体国民的,正是因为有着全体国民的付出,才有了这个紫禁城,民国政府不过是允许小皇帝他们孤儿寡母暂居在这里,并不是承认紫禁城就是你们爱新觉罗的私产,这一点亲王大人要明白。”徐世昌也是老奸巨猾,不和载沣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民国初立时,袁世凯之所以会和前清朝廷达成一致,那是为了减轻前清朝廷对民国的抵触,为了消弭战争之灾,这次和前清朝廷进行交涉,达成了政权的和平交接,否则现在的紫禁城还能不能保持这个规模还不知道。

当时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协议,有着当时深刻的社会背景。

现在时过境迁,社会背景已经和民国初立时大不相同,这些个条款看上去就格外的不合时宜。

此时民国已经深入人心,清帝国已经成为陈年旧事被扔进“故纸堆”,说实话,北洋政府早就想把溥仪从紫禁城赶走,每年省出那400万元来,这是苦于没有借口,这才拖延至今。

北洋政府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因为世界大战减少了很多外债,但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因为税务系统并不完善,又正在和南方军政府开战,北洋政府现在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虽然说还不至于捉襟见肘,但入不敷出也是肯定的。

有400万元省出来干嘛不好,非要养这个还没成年的小皇帝,还要赔上紫禁城这么大个宅子,这个买卖并不划算。

载沣并不是“何不食肉糜”的那种人,载沣18岁就完成过出访大任,又当过摄政王,当然明白爱新觉罗一族在当初和袁世凯的协议中占了多大便宜。

因此当徐世昌话刚说完,载沣顿时面色大变。

“你,你某非要失信于天下不成?”载沣抬起的手指有点哆嗦,周身笼罩于巨大的恐惧中。

徐世昌这段话的重点不在溥仪身上,也不再那400万元上,而只在类似载沣这样的前清遗老遗少现在还有的那些特权上。

载沣以前可是醇亲王,手中有庞大的家产,醇亲王府只是哪些财产之一,在疯的更多财产


状态提示:632.第632章 且行且珍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