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远征欧洲>760.第760章 象征意义

必须得说,兰芳国安局还是很有效率的。

秦致远召开会议的第二天,兰芳国安局会同望海州军区、沙捞越自治联盟开展突袭行动,将名单上的亲英分子除了李宗礼之外全部抓获。

这对于沙捞越来说又是一次大地震,前前后后因为这件事被牵连的人达到千人之多。

这一次突袭之后,沙捞越地区再也没有人敢和英国人合作,国安局的行动彻底断了那些亲英分子心中的念想。

其实整个沙捞越地区也没几个人了,战争进行了两年多,英属马来亚的殖民军队和沙捞越自治联盟的反抗军在沙捞越各地展开激烈的拉锯战,民众几乎已经十不存一,那些亲英的都去了马来半岛,亲兰芳的大部分去了望海州和郑和岛,又有一部分被分流到菲律宾,整个沙捞越地区,现在最多还有十万人。

十万人,这甚至还没有望海州下面的一个市人多,也不知道那些人在折腾什么。

英国人放弃沙捞越,也和沙捞越人口的锐减有关。

其实相对于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来说,现在纯正的英国人真没剩多少,英国人抢占殖民地并不是为了土地,而是为了给本国工业品找到足够的市场,当沙捞越变得荒无人烟的时候,自然也就失去了“市场”这个功能。

英国人会放弃沙捞越,秦致远可不会放弃。

进入1920年之后,兰芳再次迎来了生育高峰,就以兰芳本土而言,1920年的前八个月足足有近百万婴儿出生,仅仅是前八个月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九点五,全年的人口增长率估计能达到百分之十三左右,这些新生的婴儿绝大部分都拥有华人血统,是第一代土生土长的兰芳人,秦致远要为这些人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才行。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兰芳各方面的情况也正在飞速发展,到1920年的八月份,水稻已经收获了两季,兰芳目前的可耕地总数大概是2700万亩,虽然兰芳人口这两年增加很快,但因为土地也在扩张,兰芳给新移民的每户100土地的政策还是没有变。

客观上说,兰芳土地的产量还是不错的,虽然比不上杂交水稻动辄亩产成吨的产量,也比不上民国农民一家人伺候一亩地的精耕细作,单季亩产300公斤还是没问题的,仅仅是前两季,兰芳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吨,这些粮食足够兰芳全体国民食用三年之久,如果再适当补充些农副产品,吃上个四年也没问题。

说起来,民国移民兰芳的百姓,第一个年头基本上没有卖粮的,但等到第二个年头,持续的丰产就逼着这些以前把粮食看得比命重的农民开始卖粮。

不卖没办法,粮仓里装不下。

所以最近这两年,兰芳的粮食不仅大量供应民国和德国,还出口到美国和欧洲,换取美国和欧洲的农副产品以补充兰芳日常所需。

当然了,供应给民国和德国的,基本上就和免费差不多,民国北洋政府已经和兰芳成为同盟,而且还是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那种,德国是兰芳的潜在盟友,现在又正处于困难中,不管事出于秦致远和威廉三世的私人感情,还是处于人道主义,秦致远都不可能对民国撒手不管。

相对于农业,工业的发展更令人欣喜,1920年的前八个月,兰芳的工业已经完成了全年的全部目标,预计本年度能完成工业增产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五十,这个增速在全世界经济一片低迷的情况下可谓是一枝独秀,如果持续下去,兰芳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大概可以提前一年半完成,到时候兰芳就是不折不扣的强国,工业不说能赶英超美,和法国的经济总量差不多会持平。

从地域上看,法国本土加上殖民地,其实地盘比兰芳大得多,但法国的殖民地大部分都处于尚未开发状态,类似北非三国这种特殊情况少之又少,所以法国的经济总量真的没多高,比意大利强点有限,和英美还是没法比。

美国就不说,自身工业实力独霸全球,没有任何争议,兰芳想要迎头赶上尚需时日,英国则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其中以白人为主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现在正在谋求自治地位这就先不说,印度这个拥有三亿人口的国家为英国工业产品提供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所以英国的工业能力远在法国之上。

别看印度人口没有民国多,但说到对工业的需求上,印度比民国要强烈得多。

民国是以家庭经济、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一个普通的民国家庭,吃的粮食自己种,穿的衣服自己织,用的家具自己做,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多少工业产品。

印度则不一样,印度这个国家真正称得上是人口稠密,他们根本就没有实施小农经济的基础,国内甚至连粮食都不够吃,因此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英国人接济,所以对英国有强烈依赖。

秦致远不管英国人是不是接济印度人,自从返回兰芳后,秦致远的精力就在暹罗,哪怕是在国内巡视,秦致远也只是顺道,就包括104厂之行,都是因为秦致远要前往金兰湾,所以才顺路。

说到金兰湾,新任的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利奥泰已经上任了小半年,秦致远却还没有和这位老朋友见过面,也实在是失礼,所以秦致远这次就是专程前往金兰湾,在视察金兰湾的同时,顺便和利奥泰见一面。

两年前秦致远从法国人手中租借了金兰湾,当时签订的合同是99年,合同到期之后,兰芳还有优先承


状态提示:760.第760章 象征意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