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孺子帝>451.第448章 宰相人选

东海王隔了一天才去向皇帝报告情况,以显示自己与平恩侯夫人不是太熟悉。

“进宫求情的人不少,平恩侯夫人也来了,但她说自己只是随波逐流,主导者另有其人,是左察御史、吏部尚书冯举的夫人,最后也是她的一句话起了作用——陛下今日劳动勋贵子弟,日后也得照此对待皇子吧?”

皇子尚未出生,受到的关注比父亲过去十几年得到的还要多。

韩孺子问道:“他们向谁求情?”

东海王以苦笑作为回答,有些事情他是不能说的。

韩孺子明白苦笑的含义,其实他已经猜到,只是需要确认一下。

左右无人,东海王上前小声道:“陛下打算怎么办?”

“军令如山,朕不可能让‘子弟军’提前回京。”

“当然,可是数十位朝廷命妇来求情,宫中一点反应也没有,显得……太无情了吧?”

韩孺子十分为难,他不希望母亲干政,但也不希望外人以为慈宁太后毫无权力,母亲多半生都在受苦,理应享受到众星捧月。

“你有什么主意?”韩孺子既使心里有了决定,也要先问一下别人的想法,这是他从书中学到的帝王之术,已经养成习惯。

东海王却要尽量揣摩皇帝的真实想法,“除了不能提前回京,陛下能做哪些让步?”

“重赏?他们只是行军,不是打仗,并无战功。”

东海王笑道:“那些命妇在意的也不是战功,而是自家子孙的身子骨能不能受得了,嗯……”

东海王瞥了一眼皇帝,放弃猜测,直接道:“陛下或许可以允许‘子弟军’携带仆人,让行军途中稍微舒适一些。”

“携带仆人是将领的权力。”

“陛下若是一点让步也不做,那就简单了,发一道圣旨,要求各家勋贵与各位大臣管好自家女眷也就是了。”

韩孺子笑了笑,“让朕想想。”

东海王适可而止,没再多说什么。

当天中午,韩孺子回寝宫与皇后一同进膳。

皇后这两天显得有些心神不宁,韩孺子吃过饭,不经意地说:“皇后前晚提起‘子弟军’,朕一直在想,朕做得或许真有些过分。”

有太监、宫女在场,韩孺子称“朕”,崔小君也要遵守规矩,起身退后,回道:“我只是随口一提,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子弟军’父兄皆是朝廷栋梁,朕的确应该多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军令如山,不可更改,而且‘子弟军’已经出发五天,想追回也来不及了。不过倒是可以允许各家派去仆人,许多子弟都还年轻,第一次行军,需要有人照顾。”

崔小君面露喜色,目光中还有一点疑惑,“陛下仁慈,各家必定感恩戴德。”

“仆人最多两名,两千人的军队,回京的时候可不要变成几万人。”

崔小君笑道:“该有限额,陛下是不是需要有人上书陈情,然后再颁布旨意?”

“那样最好。”

皇帝极少主动追加或改动旨意,那会显得不够稳重,在程序上,皇帝总是面对诸多意见时的裁决者。

朝廷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快速,当天下午就有几分奏章送上来,宰相申明志特意将它们挑出来,派人送到凌云阁。

皇帝的批复很快也回来了,开恩允许各家向军中派去仆人。

大批仆人其实就跟在“子弟军”后面不远,一直不敢进入军营。

旨意到达兵部,连夜以急信发出,追赶正在途中的“子弟军”。

事情至此告一段落,韩孺子却对冯举感到不满,一个有可能成为宰相的大臣,其夫人竟然进宫向太后说三道四,冯举若是知情,有放纵之嫌,若是不知情,则治家不严,无论哪种情况,他都不适合执宰朝纲。

韩孺子还想与母亲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慈宁太后仍然一如既往地爱自己的儿子,可她的一些做法却在帮倒忙。

这两件事都不急于进行,韩孺子被另一个消息牵住了。

金纯忠见过圣军师之后,发现自己骑虎难下:不将望气者的话当真,日后若是真的发生什么事,自己负不起责任;如果当真,又可能上钩,成为望气者的报复工具。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金纯忠决定还是向皇帝如实汇报。

几分求情奏章送来的时候,韩孺子正在听金纯忠讲述他与圣军师的见面经过,随手写下早已想好的批复,交给太监。

金纯忠已经说得差不多了,“经过就是这样,微臣怀疑圣军师是在撒谎,故意布下疑阵,目的是离间陛下与杨公。”

韩孺子目送太监拿着奏章离开,说:“望气者从不撒谎。”

金纯忠一愣,没明白皇帝的意思,据他所知,望气者的全部手段都与谎言有关。

“纯粹的撒谎不叫‘顺势而为’,望气者总是改造真相。”

金纯忠还是没明白,他真正接触过的望气者只有圣军师一人,对他们的手段耳闻得多,见识得少。

“比如那支前往碎铁城的‘子弟军’,在望气者嘴下,会有截然相反的种种说法。他可以对心怀不满的大臣说,‘皇帝忌惮世家,有意斩草除根,子弟军此行凶多吉少。’”

金纯忠有点明白了,“顶多一个月,‘子弟军’就能安全返京,到时候望气者怎么解释?”

韩孺子微微眯眼,想象自己就是望气者,“初被望气者蛊惑的人,通常既不会全信,也不会一点不信,而是患得患失。望气者会更进一步,提出几条防


状态提示:451.第448章 宰相人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