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主宰江山>第九百零七章 中日民族大融合
关系,日后说不定他也能利用这三年种下的人脉做一做劳动力输出的生意呢。就像眼下这种买卖,多轻松简单啊。把人从日本拉到美洲,交给中国人就行了。自己在接下的日子里就可以坐等着收钱,还能是不是的派出亲信往工地里走一走,那必然会得到上好的招待。同时,自己还能在国人【日本】当中赢得声誉,这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生意了。……日本,大阪湾。就在杉田智和心里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的时候,日本近年来重复上演的一幕幕又再次开演了。因为继之前搅乱了四分之一个日本的天明饥馑结束后没几年,日本又出现了第二次饥荒。这次饥荒的范围远没有之前的天明饥馑大,但力度却也非同小可。先是出羽大洪水,奥羽水灾,关东大风雨等自然灾害连续上演,让日本国内的粮价持续上涨。当然,松平定信的宽政改革虽然以失败告终,并且把日本搅得不得安稳,但江户的町会所还已然存在,还在调整物价。而且在田沼意次去位之后,松平定信的改革甭管结果是多么的糟糕,日本国内的粮食生产是的的确确的增加了。松平定信为了抑制商业,大力奖励粮食作物生产,限制种植经济作物,储粮备荒、造林、治水。几年里一再发布《旧里归农奖励令》,在江户设立“浮浪者收容所”,劝导城市游民归乡务农,禁止农民离乡入城,以确保农村劳动力。但其过分强硬的做法,加之未能真正的重振日本农村经济,也阻挡不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招致商人、上层武士和广大农民的群体不满。当时民间有这样一首讽刺的歌谣,‘白河(指白河藩主松平定信)水清难养鱼,田沼浑浊堪怀念。’其改革之失败可见一番。当年的田沼意次在日本可是人人喊打的角色啊。大坂是日本的商业重镇,有点日本版‘上海’的意思,可是自去年以来,市内弃婴增多,下层市民进一步穷困。同年兵库发生捣毁米店的暴动,不久,播磨发生一万人的农民大起义,波及加东、美囊、印南、加古、多加、水上诸郡。大坂町奉行立刻派人去镇压,但谣言、标语不断出现,市内人心惶惶。如此情况下,中国已经不需要从镇压民乱的幕府军队手中购买俘虏了,他们在日本各大港口的据点,已经能够收拢到成百上千的主动要求‘移民’的日本百姓了。这些日本人在‘移民’之后,只能拿到黄本本,而不是红本本。他们移民他乡所受到的条件要远远比中国移民苛刻的多。要说中国移民努力十年就能奔向小康生活,日本人光是还债就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而移民之后的他们要想进一步取得中国的国籍,那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此时的大阪湾码头上,一批一脸菜色的人静静地等候着船只的到来,静静地留下无声的泪水。日本人受中国文化影响深重,人离乡贱的认知也存在在千千万万的日本平民的脑海里。而且眼前码头上的这批人,大多是妇孺,少部分是半大的少年,至于成年男子,则是少数中的少数。他们基本都是失去了丈夫或是亲人的妻子、女儿,还有被自己的丈夫和家人卖掉的,来源比较复杂,但大部分都是大阪湾附近的人。随着大坂町奉行出动新军镇压地方,大批的日本百姓逃离了故园,这当中流离失所的妇孺,或是跟亲人走散、离散的妇孺,不要太多啊。而偏偏这些人又是陈汉喜欢收拢的群体,因为她们中女人占了大部分,而且几乎全部被送去移民的女人都处于可生养期,年龄极少有超过三十岁的。同样被送去的孩童,年龄也很少超过十岁。而为数稀少的日本青壮男丁,他们去到‘移民地’后的待遇就是当苦力和卖命了,不先耗上两三年的时间,他们是‘得不到’自由的。日本人当然也清楚中方收拢这么多的年轻女子的用意,中国的移民群体中,打光棍的可不在少数。很多二十岁的年轻男人娶得都是20大几岁或30+的寡妇。中方收拢这么多的日本女人向外头运输,当然是把这些日本女人送去给人当媳妇的。但是日本政府实力有限,他们再不愿意看到如此的一幕,也没能力将这成千上万的流民接手,他们也钱粮困难。把这些日本妇孺留下来,那就是把她们往火坑里推。她们和中国人签订了协议之后,就能得到一天两碗酬粥的吃食,虽然一些人还是会因营养不良、缺医少药和疾病等原因纷纷死去,但有了中国人的照料,有了中国医生的治疗,生存环境已经好的太多了。以刚刚过去的冬天为例,要是德川幕府接手了这数以万计的流民,幕府是肯定无法妥善处置的。在寒冬中这些人就会大批死去,一场大风雪就冻死了成百上千妇孺的事情并不是不可能发生。因此,将这些人交给中国人,却是在给她们留出一条活路。当然了,这些人去找中国人签协议,那一定是要秉持着自愿的原则。不能像卖猪仔一样一股脑地打包送给中国人,不然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日本的稳定的。同时日本的佛教在这里头也为之做出了贡献,他们起到了安定日本难民人心的作用。于是,在这样一种的背景下,神户、大阪、长崎,甚至是江户的港口,都聚集了很多的妇孺。中国的‘引导员’就像是搞传销的‘老师’一样,将南洋、南明州和北美夸得跟仙境似的,让一干平时吃不饱、穿不暖,还不时有生命威胁的妇孺们非常动心。而结果就是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他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离别之际,很多人自然也是依依不舍的,毕竟日本再差,

状态提示:第九百零七章 中日民族大融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