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这是一位集团的创始人发的微博。
“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对朱元璋起兵时的心态分析,就知道我的意思。老朱当时起兵是死,不起兵也是死,最后与其等死,不如战死。陈胜、吴广也是。这就叫,不做皇帝不行了,所以做皇帝。”这是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发的微博。
很多时候,一本小说的受众群体都是有限的,你不能既想着十几岁的学生喜欢看这本书,又想着在思想已经成年的人那里大卖。
但是《明朝那些事儿》,却做到了这一步。
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都有,而且都不少。
各个行业的读者都有,而且也不少。
做企业的,开公司的,一般都喜欢看历史,但是想要让他们自发的去推荐,去评价一本历史书,却是非常难得。
而现在,《明朝那些事儿》做到了。
原本还攻击秦歌的传统作家们,看见《明朝那些事儿》在网络上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好,一个个也都蔫了。
随着字数多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册简体书,也开始正式上架销售。
上架第一天的销售数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原本对这本书的实体销售并不看好的吴云,看见第一天的销售数量后,目瞪口呆,一度以为自己看错了。
为了保守起见,吴云第一期只印刷了二十万本。
这还是看在那些名人推荐的份上,才印刷这么多的。
可是,二十万本的首印数量,不到半天时间,就一售而空。
“加印,加印,立刻加印。”吴云对着电话吼道,两眼发红。
这本书彻底火了,火的很彻底。
二十万本,半天售完,这是秦歌之前的任何一本书都没有达到过的高度。
“加印多少?”
“二十……不,五十……一百万,加印一百万!”吴云索性玩一次大的。
首印二十万半天卖完,他觉得就算是加印两百万,也不够卖一个月的。
随着明朝卖的脱销,与此同时华夏好声音也拉开了帷幕。
“小秦,你到哪儿了?”洪哲对着电话喊道。
今天是华夏好声音第一期的录制时间,从早上九点半开始录制。可是这都九点钟了,也不见秦歌的踪影。
要知道,秦歌可算是今天的主力角色,他的存在,是节目收视率的最大因素之一。
要是秦歌突然来不了,洪哲一定能冲到秦歌家里去。
“到电视台了,马上上来,别催。”秦歌都是掐着点的,迟到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干,但来的太早也没意思。
“快点,上来还要化妆呢。”洪哲对着电话说道。
“行,知道了。”秦歌无奈挂掉电话,还要化妆,化毛啊,他最讨厌别人在自己脸上抹东西。
秦歌自认为长得还算不差,化妆品那种东西,似乎也不能给自己的颜值增加什么效果。
秦歌很快就上楼了,洪哲作为总导演,事情很多,但他还是在电梯口等秦歌,这足以说明秦歌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快去化妆室,你是最后一个上场,压轴的。”洪哲在他耳边说道。
听到这话,秦歌就知道,洪哲这是真要捧自己。
一般来讲,每一期节目的第一个上场的歌手和最后一个上场的歌手是最重要的。
第一个上场,必须得能镇得住场子,这样才能把观众留下来,把收视率留下来,不至于观众们才看完第一个人唱完歌,立刻就换台。
秦歌进了化妆室,洪哲早已安排一个化妆师等候。化妆师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是有些不爽,心道这什么人啊,这么大牌?
如果是真的大牌,也不至于来参加这个草根崛起的音乐节目。
带着这种不爽,当她看见年轻异常的秦歌时,心中不禁有些惊讶。
这个选手,未免太过年轻了吧?
是真的太年轻了。
“让你久等了。”秦歌很有礼貌的道了一声歉,化妆师心里那点不满,也随着秦歌的道歉与阳光的笑容,随之消散。
“哎,秦歌,你来啦!”一个有些欢快的声音在秦歌脑后响起。
秦歌抬头看着镜子,从镜子里看见了刘敏,对她微微一笑,道:“路上有点堵。”然后眼睛又转了转,看见了正在化妆的徐洁和董青青。
果然都来了。
化完妆,几人聚在一块,秦歌问:“你们是第几个登台?”
刘敏道:“我第一个。”
秦歌惊讶的看着她,没想到洪哲竟然安排她第一个登台,看来刘敏的实力的确已经获得了洪哲的认可。
徐洁是第四个,董青青则是第七个登台。
三女问秦歌,秦歌笑道:“我比较惨,是最后一个登台。”
三女惊讶的看向秦歌,刘敏不可置信道:“你真的是最后一个登台?”
“是啊。”秦歌一脸苦笑,他是真的挺无奈的,但是这作态就有些装逼了。
“最后一个,那可是压轴哎,节目组可真够看重你的。”
“时间差不多了,你们该准备了吧。”秦歌不想讨论这个问题。
几女点点头,这时工作人员也进来了,开始和即将上台的女孩们说一些注意事项。
……
华夏好声音的舞台,观众席座无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