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重返旧时光>第三十七章:拍洋画

在儿子林阳装神弄鬼的小伎俩之下,林世忠夫妇改变了最初想法,决定筹钱入股李文辉承包建设停车场的项目。

春暖花开,又是一年离别季,外出打拼的人们,纷纷踏上离乡背井的旅程,其中也包括林阳的父亲母亲。

春风吹过整座小村庄,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春意盎然。

竹石村的田野,在春天来临之际,会开满油菜花,一片片金灿灿的,蜜蜂飞舞。

村里有一条弯弯小溪,在这个年代,溪水清澈见底,可以用肉眼瞧见小溪里有很多鱼虾,小溪边开满了各种野花,小孩子们常背着大人用家里的簸箕去捞鱼,可以用荷叶包了生点火烧着吃。远处总是有白鹭之类的飞鸟,人们稍微走近些许,它们就会趁势起飞。好在前世的林阳小时候,沾了好哥们李燚的光,他妈周慧雯在溪边给他俩照过相,照片上的背景就是一群展翅高飞的白鹭们。

溪边附近的地里,有人种花生,小孩子路过时会刨一些偷吃。

竹石小学围墙里的土篱笆,一到初春便开满了野蔷薇,花香扑鼻,蜜蜂围着嗡嗡的,在阳光下需要眯着眼睛看花,小学生们在校园里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荒废了整个寒假的竹石小学,终于摆脱了往日死气沉沉的氛围,迎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莘莘学子。

毕竟是刚开学,班长李婷起了带头作用,班干部们个个任劳任怨,争先恐后地站在讲台上,替班主任王秋燕老师张罗着发新书。

林阳则坐在座位上,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凝视讲台上王秋燕老师,她那不经意间的一颦一笑。

李燚好心好意地说:“林阳,这两张书皮送给你。”

林阳楞了一会儿,待他回过神来,摆手拒绝道:“不用,你自己整就行书皮,太麻烦折腾了。”

李燚心知自讨没趣,也不勉强,回过头将自己在小卖部买的多余的两张油纸书皮,一人一张,分别送给李爱金、李爱银两兄弟。

林阳忽然想起,在前世小时候,学校一发新书,同学们就会兴致勃勃上书皮。为了教育同学们养成爱惜书本的好习惯,老师从刚开学就教会孩子包书皮。另外,使用废弃的挂历纸当书皮还能废物利用,既节省又环保。

新学期,新气象!

年久失修的教室里,每一位同学都穿上了过年的新衣服,买了新的文具盒,买了新铅笔,甚至有的同学,还买了。

林阳捧着新书本,凑到鼻子前闻一闻,一股沁人心脾的墨香味,扑鼻而来。

一年级第二册的语文课本封面上: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海边玩耍,小女孩捡到海螺交给小男孩。

这一幕彩色画像,林阳似乎很陌生,却又有种难以言说的熟悉。他万万没想到,时间纵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一本普普通通的语文书封面,画面却始终在自己脑海中残留,挥之不去。

李燚一本正经地折好书皮,然后认认真真翻阅着新发下来的课本。当然,他关注的并不是课本内容本身,而是课本里面的漂亮插画。

“林阳,你快瞧这个!”李燚新致勃勃,指着课文《司马光砸缸》旁边的插画。

林阳瞅了瞅,问:“嗯,咋了?”

李燚一副求学若渴的模样,求教道:“林阳,你认字比较多,能告诉我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林阳无奈地笑了笑,然后把《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的意思,大致和李燚说了一下。

听了林阳的解说,李燚感慨地说:“林阳,司马缸真聪明,竟然能想到搬起石头砸光救同伴……”

林阳一头黑线,纠正道:“额……阿燚,你念错了,不是司马缸砸光,是司马光砸缸……”

“我当然知道,我现在是在思考嘛,我在想,用什么好办法,能够做得比司马缸更聪明!”

“好吧,你牛……”

然后,李燚迅速变身,成为一名爱动脑的天才儿童,学着一休哥,用食指在脑袋上画圈圈,试图发散思维挖掘潜力。

未久。

林阳瞧见同桌李燚依然一动不动地在苦思冥想,林阳彻底被他忍俊不禁的神态逗乐了。

林阳打趣道:“想出来没有?”

“嘘……你先别吵我!我就快想到啦!”

林阳拍了拍李燚的脑袋,直说:“算了,别自作聪明了,你想不出来的。”

“为什么?你就那么肯定我想不出来?”李燚有些不服气。

林阳点点头,坦然道:“醒醒吧,阿燚,如果你真的能找到比司马光更好的方法,那就不至于司马光砸个缸,就被夸了一千年。”

“……”李燚瞬间哑口无言。

下课铃声响起。

原本安静的校园,立刻变得喧哗吵闹。

女孩子在教室外面跳皮筋,男孩子们聚在教室后排,空地上拍洋画。

拍洋画,是一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流行很广的儿童游戏,在北方部分地区叫“扇洋片”,在南方部分地区叫“拍图片”。孩子们拿出一些精美的洋画,把洋画合在一起,摆在地上,轮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画去拍洋画,能拍翻即可拿走。

何谓“洋画”?

洋画是一种质地坚硬的彩色小画片,题材多为《封神榜》、《西游记》《娜扎闹海》等小说、动画片中的人物。洋画的尺幅相对比较固定,一幅整版洋画的尺寸十分近似,具体的尺寸约为25.5x18厘米。不仅如此,各地版式也十分相似,其中,以每一整版横排五张洋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拍洋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