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院上坟>第二百一十五章 刺青 (午)

我把报告交给曹队,指了指那特殊的一段文字记录,心里却在想,这盘录像带怎么会留在了集安?看画面应该是转录过的,又是谁完成的呢?连忙问小杨,她是如何找到那盘录像资料的?

小杨告诉我,她翻看了一遍档案资料,估计这些内容都是从北京专家的测试报告里摘录的,应该是当时集安为配合北京专家的测试实验,临时抽调专人,组成了工作小组。 而这个小组工作结束后,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摘抄了这个文件。小杨当时灵光一闪,觉得很可能摘抄者手上还有更完整的资料,也许存在了其他地方。就按照资料上撰写人的姓名,在档案馆查了一下。

虽然查到了撰写人的情况,但并没有更多的资料。天道酬勤,小杨意外的发现了一条这个撰写人退休时,一份入库归档的申请报告。上面记录了他将所有七八年特异功能调查的资料上交,同时说明,当年他们部门复制过一卷摄影胶片,九一年时仓库漏水,胶片有些损坏,他把胶片拿到了市电视台,转成了录像带,以便保存,而录像带也一并入库了。

小杨惊喜非常,在档案馆里的影像资料库里找到了这盘珍贵的录像带。

听到这里,曹队向小杨伸出了大拇指,呵呵笑了两声。“小杨,你又立了一功,在长春时,我联系了总局,想从北京档案馆和中科院档案馆查当年测试的报告,没想到,八十年代末期,特异功能研究被划成伪科学之后,大量当年的研究材料都被销毁了,根本找不到,本来我都死心了,以为这条线断了,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啊。”

我朝曹队点了点头,说道:“有了这条线索,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事件的轮廓,虽然还不清楚是什么造成了画家村的系列自杀,但故事的缘起我们找到了。现在就看周程和焕生能不能把其中缺失的环节补上,看看小雷有没有本事把王宝成挖出来。”

“常叔,你别打哑谜了,我还是没串起整个事件,您仔细说说吧?”小杨显然还没有转过弯来,急切的问我。

我从曹队手上拿过那份报告,指着跨空间显影能力那一段记录,让小杨仔细再看一遍,又缓缓的说道:“故事的发端就是小范特异功能的发现,小范的能力我觉得已经超出了当年对特异功能的认识,所以有了一连串的测试,但这确是一系列悲剧的开始。如果我没猜错,小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拥有两个灵魂的人,他和他死在母体里的弟弟。”

“也许在娘胎里,就已经注定只能活下一个,也许是竞争,也许是默契,小范成为了幸存者,也许是个寄生者。他的遥视功能就是他和他弟弟之间的心灵感应,一个在测试的房间里接收,另一个在实验的房间里观察。这一点老范应该清楚,但这些远远超出了无神论的范畴,荒诞不经却又大逆不道,所以他不敢说出实情。于是,将错就错,就沿着遥视功能这条路走了下去。”

“我想,科学的研究一定会尝试找到切断小范遥视能力的方法,因为这样就可以反推出产生这种能力的原因。而且,这种方法也一定找到了。但在小范看来,这种尝试无疑会造成弟弟的灵魂再也回不到自己的躯体,会真正杀死弟弟,所以录像带上,可以看到他开始反抗。”

“小范的反抗无疑是虚弱无力的,他还是被强行带到了北京,被迫接受更残酷的测试。但弟弟的灵魂还在集安。小范在北京必然失去遥视的能力,一切被归结为欺骗,而小范感受不到弟弟的讯息,认为弟弟已经死去,最终精神崩溃,也许求死不成,变成了严重的自闭症患者,被送回了集安。”

“这一切过去之后,小范的经历刺痛了他的老师,汤斌文开始尝试治愈小范,他通过艺术,重新打开小范的心灵,开始让他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于是才有了后面的故事。”说完这些,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那一刻,一种虚脱般的感受遍布全身。

“常叔,小范弟弟的灵魂真的死了吗?”小杨似懂非懂,却无比惆怅地问我。

“如果你相信灵魂的存在,那它就不会死,只是去了不同的地方。但我想,当年的小范并不理解这些,他对于生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常人不同。当他自我封闭时,也许他的弟弟联络不上他,自然也回不来。当然也可能是,小范的本我,在北京就已经不在了,后来集安的小范,重新恢复正常的小范是他的弟弟。听起来很绕是吧,不过小杨,现在探究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后面的故事要靠周程和焕生来讲。”我站起身,在这个狭小的房间里,我有了当年小范身处密室的窒息感,我迫切的需要阳光,需要新鲜空气,需要一个平凡人对世界的感知。

“老常,这调查完了,我们也许都得让周程看看。”曹队的这句话,是我那个下午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第二天,我和曹队在小杨的带领下,干脆去将军坟玩了一天,努力用自然的瑰丽,古迹的壮观,缓解沉重的心绪。焕生和周程的工作,正到了紧张、关键的时刻,自然没有闲情逸致陪我们。但我们三人走进墓园,除了小杨偶尔给我们介绍几句,大家都很少做声。小范的故事,也许不是我听过最离奇的,但一定是最让人情绪低落的。有时,我也想不通,一个素昧平生,毫无交集的人,一个我只在录像节上见过个模糊影像的人,一个全无交流却又离世快二十年的人,为何会对我的内心产生如此之大的影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五章 刺青 (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