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常,听上去像是鬼船的故事,原以为只是个传说,没想到确有其事,还有照片为证,但那些锈迹怎么也不可能是几个月游荡留下的啊?”焕生把卷宗放到桌上,不停地揉着太阳穴。
“小段,曹队这次的任务一定与东星号有关,难道是它又出现了?”我对卷宗背后的东西愈发的有兴趣了。
“常叔,您这问题我还真不好回答,很难说东星号是不是真的出现了。”小段挠了挠头,说了一句。
什么意思本已经缩进沙发里的我和焕生触电般的再次直起身子。
小段从随身带的一个塑料皮笔记本里,翻出一张照片,递到我的手里,表情多少有些古怪。
这张照片应该是在海岸上拍摄的,海面平静,浪花清溅,沙滩如带,从照片一角露出的椰子树看,拍摄地点很有可能就是在海南。镜头角度正对大海,但天际线上有个虚幻的影子,隐约分辨得出是条船的样子,但问题是,这个船影并不是漂浮在海上,而是悬停在半空中,船身的下半部雾气昭昭,看不真切,尺寸也要比真实的船大上几倍。船影的外围,明显有个淡淡的五色光圈。
“海市蜃楼?”焕生疑惑的说了一句,又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重新开始翻桌上的卷宗。
我大概明白了小段的意思,忙不迭问道,“小段,你们怎么判断出海市蜃楼里的幻象就是东星号?”
“常叔,我只知道一点皮毛,也是曹队告诉我的,好像说东星号是上海造船厂九十年代初的产品,是一种过渡阶段的半集装箱船,您看,船上还装着龙门吊,只有中央部分放集装箱,前后两头儿可以放散装货物。但这种船很快就被全集装箱船取代了,造船厂一共只建了三艘,东星号又是第一艘,桥楼的造型和位置与另外两艘完全不一样,所以东星号的外观是独一无二的,很容易辨认。”
“那我估计这张照片一定是在海南三亚拍摄的,拍照片的也一定是南海舰队的水兵,而且很有可能参加过之前的搜救活动。”按小段的揭示,我简单又往前做了个推导。
小段向我竖了竖大拇指,“要么您是咱特案处的顾问,料事如神啊。”
“少来吧,你说除了参加过东星号搜救的人,谁会关心海市蜃楼里的船是哪艘啊?”我的话音未落,身边举着两张照片盯着看的廖焕生,阴沉的说了一句,“我知道还有个人会。”
焕生直起了身,把照片放在了桌上,盯着小段问道,“小段,这回跟着曹队去海南的,是不是有一个姓陆的物理学家,华东理工大学的教授?”
小段挠了挠头,脸上的表情极其的丰富,从思索到惊讶到愕然,愣了半晌,才结结巴巴的说了句,“局里人都说,曹队身边的朋友都是妖怪,这话儿是一点都没错啊。”
“焕生,都是同行儿,陆教授你肯定是认识,但你怎么能确定他跟着曹队去了海南?”焕生说话的一瞬间,我想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关节,但依旧不相信这世上有这样的巧合。我拿起桌上的烟,递了一根给焕生,重新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窝进沙发里,我知道,焕生一般出现这神情的时候,一个精彩的故事一定在后面。
焕生也坐回沙发里,嘟囔了一句,“我这才明白曹队怎么那么痛快,把机票给报了。老常,其实我猜陆教授加入了曹队的队伍,有一半是蒙的,另一半也很简单,你说的很对,谁会注意海市蜃楼里的船是哪艘呢?但你再往下想,即使是南海舰队的人拍到了海市蜃楼,注意到海市蜃楼里的船是东星号,但那毕竟是个幻象,如何能帮助曹队找到失踪的船只,单凭这张照片,估计也很难引起海事局乃至曹队的注意吧就更不会兴师动众搞这次行动。”
我点点头,“焕生你说的不错,海市蜃楼里的船影,只能证明东星号在大海的某处游荡,而因为幻影,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搜救活动,这绝无可能。”
“所以,如果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能根据海市蜃楼的幻象,确定那个幻象在现实世界的具体位置的人,我想只可能是陆柄林。那么曹队因为海市蜃楼而出海,没有陆柄林的帮助绝无成功的可能。”廖焕生的语气变得无比坚定。
“等等,焕生,海市蜃楼里的幻影是真实世界的投影,是一种特殊天气条件下的光学现象这件事,我本身就是有怀疑的,我的印象里,很多海市蜃楼里的幻影很难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甚至还会有很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映像出现,比如,前两年有人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看到身着几百年前服饰的中亚驼队,这显然是不应该出现在现实世界的。陆教授如何能确定哪些是真实存在的,那些是幻象?如果是幻象,又怎么可能找到投射物本体的位置?”
焕生狠狠的抽了一口烟,情绪有点儿低落,似乎并不愿聊那些过往。
“老常,海市蜃楼的形成在学术界还是有公论的,光学折射现象是主流的说法,但事实上这个理论最大的问题就在那个映像上。为了找到映像在现实世界的参照物,很多物理学家走进自然,风餐露宿,艰苦卓绝的找寻了十几年,但很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能找到现实场景少之又少,这几乎动摇了研究者的信心。”
“大约八年前,就有二十三个物理学家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学术组织,交换资料,交流心得,当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搜索海市蜃楼里映像的真实位置,找到了映像的本体,就能反推出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