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段前尘往事就深深地为君毓不值,不同于现代人考虑得更多是自己怎么活下去,古人特别是女子对于死后为爱人守节有着自己的态度,至死不渝绝不是随口说说的:“配得上君毓的那个君麟在她心里多了另一个时就不在了,我若是君毓未必会怪君麟,但若再相见,只作陌路。”

听她说得这么直接,闻人罄先是愣了愣,转念又突然有些同情君麟,这种事局内人的苦痛不是局外人能够评定的,但是,关于所谓来世陌路这一点,她倒是十分的认同,君毓实在是一个让人觉得会做出这样选择的女人,想着又忍不住看了商子兮一眼,喉咙一滚,“后来呢,又发生了什么?皇帝还是让君皓当了齐王?”

话题又转了回来,商子兮继续说道:“锦州是交界,是番邦眼中的肥肉,君麟不在之后,一向与东突不合的彝集,突然提出了联姻,老死不相往来的两族人竟然结了盟,还伙同许多小部落一起发难。边关战乱不断,君皓离开后就改名换姓从了军,后来立了不少战功,从小兵升作大将后,亲自负荆请罪,把君麟从宫里头接回家中奉养,皇帝给他留了情面,下了旨,齐王不论男女,世袭。算是把这段恩怨做了了结。”

“就这么了了?”闻人罄有些意外,这结局太金手指了吧,转念又觉得不对:“当初皇帝不是赐死了君麟,这会儿又做这样的决定,这不是打自己耳光嘛。”这事实在不合逻辑。

商子兮听她说完后,却笑开了,轻轻摇了摇头,“你呀,看着什么都懂,遇到这些事就笨了,这是帝王之术,皇帝下了这么一道旨,封的是君皓,可只字都没有提君麟,怎么能说是自煽耳光,再说了,君麟诈死之事早已漏了风声,为什么从没有人敢明着说?傻瓜,皇帝说她死了就是死了,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和皇帝唱对台?其实,让齐王世袭才是真正的高明,明面上是放下了过往恩怨成全这一家子,实质上是套死了他们圈在锦州,君皓的子子孙孙,要自保就只能拼死拼活地为文景守住边界,而君麟就算是看得明白,也不能不承下这份情,有她这个当年的杀神在背后,君皓还能平定不了多年不断的战事?一举多得,这才是治国之术。”

听完,闻人罄囧了,谁还敢说古代不如现代人的,指不定被卖了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面上不免有些讪讪:“君麟那一系不笨,肯定全力发展锦州的势力,有军权又根深地固,所以将来君然才不敢轻举妄动?”看到商子兮微微点头,这才平衡了点:“可是,皇帝难道就不怕他们野心大了夺位?由着他们独大?”

“怎么可能,文景的军队虽然以齐王这支最强,但其他几路联合也不是不能抗衡,你别忘了,齐王要反,还要顾忌身后,番邦那些人野心不死,齐王就不敢乱动,皇帝虽然顾忌,可是同样也还需要他们保平安,绝不会蠢到无故逼反来自断一臂,说白了,谁都不愿去冒险破坏这平衡,车马炮对上了死局。”这些话,有过去听君然分析的,也有这几年自己慢慢悟透的,其实现实局势要复杂得多,商子兮挑了最简单的来说明。

虽然政治素养不高,但小说电视剧不是白看的,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键,不管怎么样,只要不是叛国造反,皇帝不会轻易动齐王封地,他们互有忌惮,又互相制约,转念又问道:“你和齐王有交情?”闻人罄还不至于天真到觉得齐王会无缘无故为了自己这么个小人物,和君然有正面冲突。

说到这个,商子兮有些不知要从何说起才好,略想了想:“君梓年幼时,就失了双亲,由君皓一手带大,四年前,君皓去世,她袭了齐王位,当年我还在君然身边时,曾发生过一件怪事,有一回我出宫去办事,结果半路有人偷塞了一封信给我,这信上写着君梓遇袭获救的所有细节,又透了一些我小时候的事,并且注明了要我把这事记熟了,谁都不能告诉包括君然。”

“给你传消息的是商子兮?”闻人罄听得懂意思,老这说,这一段穿越实在是让人觉得很头晕,相当于游戏开了一个外挂,流枫和商子兮在很多事上是互相影响,可,谁是因谁又是果,实在是一个很苦逼的问题,绝对不能去细想,较真的话肯定会被绕进去。

商子兮面上带出了几分头痛与无奈,点了点头,“那时,我竟鬼使神差地没告诉君然,直到成为了商子兮时,才想通了其中的原由,后来按着记忆,救下了君梓,借着这机会,在生意和军粮上我们互相有了来往,算是有了一些交情,明的暗的又助了她几回。来京城前,我同她联络过,给你弄了新户籍,也托她将来照应你一二,她答应了。”

“为什么你那么信她?”完全没想到,所谓退路会是这样的,再听商子兮口气,对君梓十分的信任,闻人罄禁好奇追问。

商子兮也不瞒她什么,解释道:“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就去轻信,一来,我与她有过交往知道她为人,二来,君梓这人有一个怪癖,她自小就崇拜君麟,事事以她为榜样,样样力求与她相同,她成为齐王后,不禁把锦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边疆大战仍是得了一个杀神的称号,你不晓得,她竟然还找了一个花魁为伴,以她的脾气君然越是想要逼她交出你,她越是会对着干。”

竟是这样的答案,闻人罄嘴角抽了抽,显然这个位的癖好让她觉得很囧,没头没脑地说了句:“真要有样学样的话,她不是该先和


状态提示:59第59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