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学霸来也>第四十一章 自挂东南枝

和曹操这个真正的文学家比起来,张忘这个满腹经纶的书呆子,完全是个银样镴枪头,样子货。

与曹操谈诗论赋,绝对不可以让他主导谈话的节奏,一旦被他进入了状态,张忘这个靠背书忽悠人的家伙,肯定会暴露出自己看似饱学其实无知的嘴脸。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张忘想明白这个道理后,暂停了《本草纲目》的抄写,让那十五个淳于毅雇来的读书人,开始抄写一些两汉之后和南北朝之前的诗赋。

这些诗赋,都要求抄在五颜六色的丝帛上。

唐宋明清的诗词歌赋自然精品更多,但是和两汉的背景和文风都相差太远,所以张忘尽量弃之不用。

读书人们都是些家境贫寒之人,否则也不会为了一日八十文钱来张忘宅上抄书。

他们一开始抄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尚有些自恃身份,不情不愿,等到发现张忘一个人可以分心十六用,通过口述让他们各自抄一部书的时候,顿时间被震住了,对张忘的敬佩之情,恍若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若非亲眼得见,他们实在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记忆力变态之人。

等到一句句诗赋从张忘嘴里蹦出来,那些诗赋还篇篇华美,字字珠玑的时候,读书人们彻底疯了。

张忘口述的《本草纲目》和念出的这些诗赋,到底是那里冒出来的?为什么自己等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本草纲目》没有听说过,情有可原,毕竟自己挡⒉蝗戎浴

可是这些诗词歌赋也没有听说过,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

文人都有一个臭毛病,那就是爱虚荣,重名气。

历史上有的是不爱权势,不爱财宝的读书人,但是不爱惜自己名声的,几乎没有。

就算是那些自命清高,不愿意被浊世污染的人,一旦有了奇思妙想,偶得佳句,也恨不得马上被世人所知,为自己扬名。

很难想像一个文人有了绝妙的诗赋后,藏着掩着,就是不让人知道。因为这不是金屋藏娇,实在没那个必要。

可张忘口述的这些诗赋,偏偏就没人知道。

问他是哪里来的,他腆着脸说是自己作的,这就有些不要脸了。

上一首还是寄情于乐的山水诗,下一首就成了雄浑悲壮的边塞诗,再接下来换了一首悠闲适意的田园诗后,又猛地蹦出来一首缠绵悱恻的爱情诗。

当大家沉浸在爱情诗的意境里无法自拔的时候,一首数百字的乐府民歌又巴拉巴拉的从张忘口中念了出来。

你张忘莫说只是一个十六岁少年,就算是一个耄耋老翁,也不可能人生经历如此丰富,诗赋风格如此花样繁多。

所有人都不再抄诗,而是望着张忘发愣,这个妖孽要是不告诉大家这些诗是哪里来的,今日绝不与他善罢甘休。

张忘念完《孔雀东南飞》的乐府诗歌,又念了两句军旅诗,这才发觉读书人们的不对劲。

略微沉吟了一下,张忘唤来家奴,将日钱与这些人结算了,一股脑全都赶出了门去。

他才懒得和这些解释诗赋的来历,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编谎话替自己圆场。

读书人们悻悻离去,相约明日再来问个究竟,张忘口述的《本草纲目》据说有一百九十万字,想要完整抄录下来,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他们这些人的。

张忘安排家仆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盘都系上了彩色的丝帛。

他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才这么做,他是为了让曹操觉得有面子。

只要曹操沉浸在一种飘在云端的感觉中拔不出来,自己正面和他相对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

一切准备就绪,张忘一边亲自在厨房蒸酒,一边等待曹操登门。

若是见面顺利,能压住曹操,蒸馏酒就不拿出来,若是不顺利,就祭出蒸馏酒这件大杀器,将曹操提前灌醉了送回家去。

即将日落西山时候,曹操和同乡陈留人边让,携手前来赴宴。

边让是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人,年轻时便名声在外,精辞赋,善辩论,为蔡邕、孔融等人看重。

曹操携边让同来,一是担心自己文采不足,在张忘面前露怯,二是介绍名士边让给张忘认识,表明自己对张忘的看重。

二人行到张忘宅前,看到净水泼街,黄土垫道,路旁树上彩带招展,不由得都有些发愣。

边让笑呵呵对曹操道:“孟德贤弟,张忘摆出如此架势,可见对你颇为欣赏和看重啊。”

曹操在边让面前得了面子,很是高兴,对张忘此举很有些感激。

边让仔细去看那路边彩带,不由惊讶的叫了一声:“咦,这彩带上写的有字。”

曹操闻言,走上前观看。果不其然,每个彩带上,或多或少都写了几行诗句。

第一张彩带上,书写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浅声吟了一遍,不由得心生知己之感,只觉得这句子就仿佛是从自己口中念出的一般,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淋漓尽致。

走到第二个彩带前,上面书写着:“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这诗句说的是战国时期王婴不知养兵用贤,终于被秦国灭亡的史实,反映了当时腐败荒淫,不修军备,不求贤才,国家难免要灭亡的景况。

曹操感慨了一番,正要继续往前走,就听边让站在一处彩带钱,击掌赞叹道:“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自挂东南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