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学霸来也>第五章 胸藏万卷书

书房内,华阴杨氏的家主,神童杨修的叔父杨离宽袍大袖,跪坐在长案前,正在和一个满身豪杰气的中年人对弈。

煮茶的家仆站在一边伺候着,不时地对客人偷眼打量。

这位被老爷唤作王越的中年人,据说就是名满天下的燕山大侠。他十八岁匹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无人敢当其锋;三十岁周游各州,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听他刚才和家主聊天,似乎是在洛阳开了个武馆。这样的英雄豪杰,不去征战沙场,求一个拜将封侯,真是可惜了。

“这华阴县内近日有一七言诗,流传颇广,不知贤兄可有耳闻?”王越落下一子,随口问道。

“这七言诗就是从我家里传出去的,我岂能不知?”杨离微微一笑,“我那侄子杨修,前日里还跑来与我说,那借住在我家的蜀郡士子张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人。”

王越眼中精光一闪,问道:“那贤兄又是如何回他的呢?”

“我那侄子天生聪慧,但是自恃为神童,这一点我甚是不喜。”

杨离端起茶水,缓缓而饮:“天下之大,豪杰辈出,若是自以为聪慧,便不将他人看在眼中,迟早有一日会吃大亏。”

王越拱了拱手:“贤兄胸中有丘壑,弟深感佩服。”

“正所谓‘诗为心声’,张忘做诗自我吹嘘,自然有他的道理和底气。别的不说,这张忘仅凭他的过目不忘之能,便足以傲视天下读书人。”

王越奇道:“世上真有过目不忘之人?”

“这张忘曾经当我面背诵《史记》,一字不错。要知道那史记足足二十万字。”说到这里,杨离意味深长地瞧了王越一眼:“贤弟不相信有人能过目不忘,这很正常。因为我在见到贤弟之前,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贤弟这般精擅剑术的大宗师。”

王越心中欢喜,口中谦虚道:“小弟愧不敢当,空有几分武勇罢了。”

杨离呵呵一笑,未再答话,捻子落于棋盘之上。

王越精擅剑术,名闻京师,千里迢迢从洛阳跑到华阴,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

他有一腔报国之志,热心出仕。然而出身低微,洛阳达官贵族根本瞧不上他。偶尔唤他去府邸中赴宴,也不过是要他在宴席中耍剑,好让众宾客娱乐一番罢了。

王越无奈之下,在洛阳开武馆谋生,频繁出入于王官贵族家中,想要谋一个出仕的机会,可惜一直没有得偿所愿。

杨离的父亲杨赐,此时任朝中太尉。太尉,是三公之一,主掌全国军事,相当于后世的********。王越若想去军中施展一番拳脚,走通杨赐的门路,无疑是一条终南捷径。

只可惜求见多次,杨赐并不见他。一介草莽武夫而已,堂堂太尉怎会看在眼里?

王越退而求其次,去见杨赐之子杨彪,同样未得见面。

不肯死心的王越,单枪独马直奔弘农华阴县,拜访杨离。若是杨离能帮他在自己父亲面前说句话,那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能,王越也可以替杨离捎带家书回洛阳,并以此为机会,见上杨赐一面。

为了出仕,这个人可谓是绞尽脑汁,机关算计。

杨离猜到了王越的心意,他一向与人为善,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帮他一把。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不是什么坏事。

一个家仆无声无息走入书房,低声禀道:“主人,张忘来了,正在门外求见。”

杨离看了王越一眼,神情有些犹豫。

王越眼前一亮,说道:“贤兄,可否让小弟一睹这少年俊彦的风采?”

杨离暗暗叹了口气,心说我来了客人,你不回避也就算了,还要见上一面?果然是出身草莽,不懂礼数。难怪满洛阳的达官贵人皆不把你当回事。

杨离见王越没有主动回避的意思,便无奈地对家仆点了点头。

家仆走出书房,将张忘领了进来。

张忘对着杨离一揖到底:“张忘见过恩公。”

恩公?难道是来与我谈及报恩之事?

杨离微微皱了皱眉头,上前将张忘搀扶起来:“救你不过举手之劳,为何总是念念不忘?恩公一词,莫再提起。”

张忘笑了笑,正要说话,见到书房内还有别的客人,顿时就是一愣。

杨离见状,要给张忘引荐,却听王越插话道:“这位少年郎姿容俊美,器宇不凡,果然是难得一见的俊彦。”

张忘摸不清他的来历,呵呵笑道:“先生过誉了,张忘愧不敢当。”

杨离瞥了一眼王越,对他的不知礼数颇为恼怒。可是当着客人面,给另一个客人难堪,也不符合他受到的礼仪教育。

他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对张忘抱了抱拳,以示替王越赔礼。

张忘穿越而来,也是个不懂礼数的,根本没看懂,直接说出来意:“张忘此来,是向叔父辞行的。”

“贤侄何出此言,可是家中仆人照顾不周?”

杨离刚刚允了让一个小乞儿住在张忘院中,转眼就听到了张忘要走的话,心中颇为惊讶。一个落难之人,无家可归,身无余财,能到何处去?

张忘说道:“不瞒叔父,张忘原本就是要去凉州游学,所以才千里迢迢,从蜀郡而来。谁料遇到盗匪,落难华阴。”

去凉州游学?杨离听了,更加莫名其妙。

天下游学昌盛之地,当数颍川和青州。颍川拥有陈寔、荀淑和司马徽,在讲学上首屈一指。青州是孔子的故乡,那里有孔子的后


状态提示:第五章 胸藏万卷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