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火了,在强大的口碑之下,这部电影火了起来,票房一直居高不下,光是首日票房就破了八百万。
与此同时,港城的第一周票房也出来了,第一周就收入了三千万票房,因为人口基数的原因,所以票房不是那么多。
这部电影很快的就传遍了大陆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在网上,平时交流,电话中都在讨论着这部电影,让这部电影的票房一路高涨。
而那些媒体也疯狂的报道这部电影。
“陈浩携《无间道》横扫暑期档,无人能敌!”——京都娱乐报。
“三部电影,部部经典,陈浩已经成为了票房神话!”——南方都市报。
“属于筑梦公司的时代来临,属于陈浩的时代来临了。”——娱乐星周刊。
……
不只媒体的各种报道,天涯社区也同时建立了《无间道》的贴吧,首页置顶的帖子就各种狂赞无间道。
腾讯也不甘示弱,每日弹窗至少有五次是关于《无间道》的新闻。
在这些报道中,陈浩并没有过多关注,他只关注那些影评。
“《无间道》是香江电影中难得的佳片。它不是一部简单的靠明星堆积的影片,它的成功更在于与以往的香江警匪片相比有了很大突破。
这部电影并不像其他的香江警匪片那样只依靠英雄出场,而是以精妙的剧情、潇洒利落的镜头剪辑来感染观众,用跌宕起伏的情节来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此外这部影片表现了复杂的警匪关系,但又不仅限于彼此间的尔虞我诈,特别是陈永仁最终悲情的殉职,使《无间道》走出了一般警匪影片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大圆满模式。
导演的良苦用心还表现在很多其他电影技术的应用上,比如影片不时的回播刘建明目送陈永仁离开警校那一幕,用他们人生错位的起点,推动故事的发展,不可否认这是很聪明的方法”
——腾讯网评。
“《无间道》不仅拍得很讲究,里面故事也编得很好,出了一些新意。它比常见的香江警匪片多了很多新鲜的东西。
《无间道》显然没有注重香江警匪片以往的动作元素以及火爆的暴力视觉效果,它是实实在在地走两个人物的关系,这部电影是靠逻辑让观众参与进去,做一个猜谜游戏”
——张一谋评。
“在《无间道》中,陈浩再次拿起黑帮电影里较为常见的边缘人题材,但却不是从黑社会与警察对立的表面意义去诠释。
除了枪战和动作,对特殊环境里人性的畸变着墨甚多。影片在大量的娱乐元素之外,更有一些发人深思的东西存在。比起黑帮电影里常见的兄弟情义,该片故事中赋予的潜在精神台词将香江的黑帮电影带入新的境界。”
——南方都市报评。
“这部电影最大的功劳是导演陈浩。陈浩把电影的叙事做得完全为剧情服务,没有任何旁支末节,完全一气呵成。
另外陈浩也摒弃了以前香江电影黑帮片的路数,不再把江湖义气,恩怨情仇放在第一位,而是重在刻画人物心理变化;不再一味追求大场面,大爆炸,而是重在描述事情会如何走向。
在片中,陈浩用了很多特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想法,加强了影片的张力,让人看的屏气凝神”
——天涯社区评。
“《无间道》以曲折离奇的心理交锋为着手点,在大量的娱乐元素之外,更有一些与哲学相关发人沉思的东西。
片中刘建明想要做一名好人,但他却因此充满了无奈与彷徨,最终他走向了人格的分裂。在无间的黑与白中,很难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这是人生最痛苦的时刻。
《无间道》使人感动的不是大人物的一举一动,而是小人物内心的挣扎。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但是过去的一切并不能抹去,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京都娱乐报评。
有这些好的评论,当然也不免有些不好的评论,不管这部电影如何的好,如何成功,都避免不了被人黑的命运。
“《无间道》有个明显欠缺,就是将刘得华、梁朝韦饰演的那两个卧底角色设计得过于对应。此外夸大黑社会的势力也是该片的一个明显问题,认真追究起来,香江又不是哥伦比亚,剧中的毒贩在现实中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本事。”
——京都公众人物罗三炮。
这位罗三炮算是陈浩的终生黑子了,他好像就盯上了陈浩一样,在第一部的时候就开始黑陈浩,第二部的时候没找到机会,但是也小范围的宣传了一下陈浩的不好。
如今这部电影差不多都是好评,就他一个跳出来说了这么多缺点,不得不承认,这人还是有点实力的,至少能在影片中看出这些。
但是这些不是缺点,而是为了让故事更好看,更加有冲突而已。他导演的戏不出名还真的是应该的,就这点眼光水平,也就只有扑街的份了。
在这么一篇篇赞扬的文章中,能看见一篇唱衰的文章也不是没有好处,因为看了这个之后陈浩心中的得意与骄傲瞬间就收了起来。
本来被吹捧的有些飘飘然的他,也变得踏实起来。
就在这时,陈浩才想到了目前要做的事,他整理好了关于仙剑拍摄成为电视剧的一些资料,准备过不久去台弯和那位“仙剑之父”谈谈版权的问题。
而他除了这部电视剧之外,并没有了别的计划,但是看来得给宁昊准备一部电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