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府宿州州城,符离集镇。
顾名思义,符离集镇以这个集市而出名。这是方圆五十里最大的集市,位于安徽、河南和江苏三省交界水6冲繁之处,本地乡民交易和来往商客贸易的所在,最为繁华不过。而今天又是集市正集的日子,数千上万的人拥挤在由几条狭窄的街巷和一片露天水泥地坪组成的市集里,熙熙攘攘地赶集。
一张大红喜纸贴在集市大门边最显眼的告示墙上,两三百名乡民拥挤在告示墙面前,争相看着红纸上的告示内容。
可能还是有几名年纪稍大的乡民不识得告示上的文字,一名类似作坊伙计模样的年轻人站在告示墙前,指着告示一字一句地大声说给四周的乡民听:“各位宿州的乡亲父老,这张喜报是一份长期招聘的求贤榜,是一家叫二马的大公司招募年纪在16岁至45岁之间的男丁,条件只要满足两点中的一点,便可以报名。一是中等学堂读书过一年或者相当这个程度的学识水平,二是会门手艺,铁匠、木匠、泥水匠、瓦匠等等,待遇特别优厚,每年年俸最低可达2oo圣元,最高甚至到5oo至8oo圣元。啧啧......这俸禄!”
念到这里,围观的乡民猛地炸开了,这个待遇,还真不是一般的高。
要知道,宿州一向地少人多,又经常遭遇黄淮水患,常年受灾,从历史以来百姓都过得困苦不堪,这些年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治理的中华帝国指挥着新官府,倒也治理了一下河道,但这工程量巨大,不是几年十几年便能完成得了的。但不管怎么说,乡民的日子倒是慢慢开始好转,不会像以前那样经常饿死人或是拖家带口地外出乞讨了。甚至,宿州这个凤阳府原本人口最多的州县,从当初的1oo万余口,经过中华帝国的这十年治理,猛地增长到了1o5万,这还是经历了数次移民,前后移出近15万人口之后的结果。
但再怎么样,官府也不可能让宿州百姓一下子就都丰衣足食,遇到不好的年成和水患作,虽不至饿死,乡民还是难免过得艰难。一年算下来,只够填饱肚子。围观的乡民,甚至好多都没见过1o元的圣币长啥样,乡下的他们穷困到赶集也只是售卖一下土特产,再买点生活必需品,动用的也不过是些铜钱,几角钱甚至几文铜钱,1圣元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巨款了,够一家人一个多月的开销。而这年俸最低都是2oo圣元起步,甚至高达5oo圣元,这,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原本以为大半辈子才能挣到的财富,如今一年便可以得到,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啊!
但这可能么?不会是骗人的吧?
围观的乡民不敢确定了。
伙计模样的年轻人继续念道:“这么好的俸禄,果然问题在后头!这些招募的人员,都要离开家乡去遥远的地方做工。主要将派往帝国的河西特区和澳大利亚特区,还有部分留在南洋特区,没在本土啊,更不在凤阳府宿州境内。咦,可以携带家眷。这,这不就还是移民吗?
还真是移民啊。下面还有商务部和凤阳知府这些官府的印章,那就不是骗人的了。”
听这名伙计念完告示上面的文字之后,围观的乡民一下炸开了锅。
大家都不想离开符离集,离开宿州,但又对于那诱人的数百圣元的年薪贪图不已。
很多人立刻盘算起来,有人便叫嚷道:“我要报名!我要报名!我有好几兄弟,家里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连媳妇都娶不到!远点就远点吧,我去挣个几年大钱了财再回家乡,说不定还能娶上媳妇!”
这话一下便让一群单身汉赞同,纷纷叫嚷要报名。而已经有家眷的也开始动心起来:“老子也要去!干他个几年,挣大钱每年都寄回家,家里的光景也能好上许多,过几年再回家享福,多好!”
甚至还有不少人准备拖家带口去:“移民就移民啊!这么高的俸禄,移民也不怕了,大不了干个十年二十年,等我老了,再移民回来!”
“我也报名去!各位乡亲,不如我们一起报名去,到镇公所登记就行!”原本还在犹豫的伙计,也准备辞去眼下的差事,准备去那二马公司应募。
与此同时,凤阳府府衙内。凤阳知府陪着一名明显是掌柜模样的中年人,正在大堂叙话。
凤阳知府的幕僚匆匆赶到两人面前,一脸地不可思议之色,道:“知府大人,还有冯管事,前五天的统计结果出来了。单单我们凤阳府一府之地,报名应募去二马公司的壮丁,居然达到了2万余人。大大出预计,冯管事,这样的话,名额有限,是不是要好好挑选一番才行了?”
凤阳知府瞪了幕僚一眼,不满地训斥道:“什么冯管事,要叫国姓爷!”说完,转头朝冯管事道:“国姓爷,这是大好事啊!应募的壮丁这么多,不知道国姓爷可不可以给我们凤阳府多一点名额?原本在我们凤阳府只招募1ooo人,如今既然已经有2万人报名了,便翻翻倍,就招个2ooo人,如何?”
冯管事摇摇头:“2ooo太多了!15oo人吧?这还是看在你们凤阳府是个人口大府的情况下,冯某将其他地方减少些指标。”
凤阳知府赔笑道:“国姓爷,您也知道,我们凤阳府是天下有名的人口大府!我们一个府的人口,去年已经过一千二百万,比广西一个省的人口还要多。凤阳府一贯又是人多地少,百姓穷苦,陛下和朝廷也很是心忧我们凤阳府,国姓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