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愿意随军了?”俞振业大喜。
“……嗯,你回去以后就申请房子吧,以后,我放假的日子就跟你在部队住。”
“嗯。”
几句话说完,他们也就到了俞家门口。
“快放我下来。”
两人相携走进大门。
“妈,我们回来了。”江晓琳笑着对黄翠兰说,“这是我舅妈让带来的。”
黄翠兰接过她手里的两条鱼。
“哎呀,这怎么还往回带东西,你舅妈也太客气了。”
客气不说,这寒冬腊月想要吃鱼可不容易,这还是因为王秀莲天天往县城跑,才能在市场上买到新鲜的鱼,要不然就凭这村里人几天赶一次集,碰到卖鱼的时候太少了。
年根底下大家有什么新鲜东西都爱留到过年那天吃,鱼更是过年不能少的一道大菜,年年有余嘛。黄翠兰还说这两天要出去买两条鱼呢,这下她可省了事了,笑得合不拢口。
“我舅妈就是赶巧碰见卖鱼的了,就多买了几条。”
黄翠兰心想,碰见了就买?那也还是因为手里有钱,才能想买就买。
说到这个,黄翠兰早就想让江晓琳给自己家也支支招了。毕竟周家现在能过得这么好,俨然是村里的第一富户,都是托了江晓琳的福。这孩子脑子灵活,又见过世面,她出的主意肯定行,可就是才刚嫁进自己家没几天,现在就急三火四地跟她说这些,终究不大好。
接下来的两天,江晓琳都过得很是惬意。新婚燕尔,心爱的人难得有时间陪着自己,偶尔帮婆婆做些家务,也并不累。
江晓琳还专门找时间去俞振兴的养鸡场参观了一下,俞振兴现在就住在养鸡场里,偶尔回家吃饭,有时候忙的回不去就在这里自己对付一口饭吃,全心全意扑在养鸡场的经营上。
江晓琳心里挺佩服自己这个小叔子的,他毕竟不像自己,带着几十年后的经验回来做事情,自然能事半功倍。他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小子,不过他眼光精准、敢想敢干,是个很有前途的小伙子,自家表妹真的很有眼光。
“嫂子,你看咋样?”
俞振兴领着俞振业和江晓琳在自己的养鸡场里转了一圈,然后满脸笑容地问江晓琳。
“不错不错,振兴你真了不起,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干的?”
“当然了,我可是费了不少劲。”他现在毕竟还是在创业初期,请人是请不起的,只好事事都自己来了。虽然辛苦一点,但是看着自己一手建立的这一片养鸡场,他心里满满地都是喜悦,感觉自己充满了自信,好像只要自己想做,就什么都能做到。
俞振兴还不知道这种感觉就叫做满足感和成就感,他只知道自己很享受这种感觉。
“你小子行啊!比大哥强!”
俞振业欣慰地拍拍弟弟的肩膀,他经常不在家,不知什么时候,原本印象中还拖着鼻涕只知道玩的小弟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担当。
“嘿嘿。”俞振兴摸着后脑勺傻笑,“大嫂,我现在出栏的鸡,都是抓活的送到县里市场上卖。买的人虽然不少,不过还是有好多人看见活鸡觉得不好收拾就都不买了。我就想着,是不是能想想办法,或者还有没有其他的销路,你见多识广,帮弟弟想想呗。”
江晓琳一下子就明白了俞振兴的问题所在。
城里人跟乡下不一样,他们居住环境相对比较狭窄。农村收拾个鸡,在院子里就完成了,有的人家院子大的,别说鸡了,就是杀只猪都没问题。但城里人家的厨房就那么点小,要杀只鸡,扑扑楞楞的还真麻烦,而且家里要是没有男人,年轻媳妇们可不敢独自杀鸡,这也许就是很多人对活鸡望而却步的原因。
江晓琳想起来上辈子的事,那时的市场上早已经没有了活鸡的踪影。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里卖的都是袋装西装鸡,冷冻好的,回家一解冻就可以下锅了。
她一边回想,一边把想到的这些跟俞振兴说了个清楚明白。
“……我建议你,在养鸡场里成立一个处理活鸡的作坊,把鸡杀了,褪毛放血、去头去爪去内脏,每只鸡单独抽真空包装并冷冻,然后一袋袋拿到市场上卖,肯定很多人图省事愿意买。”
俞振兴连连点头,这样处理过的鸡,给要吃鸡的人很大的方便,应该能受欢迎。
可是他如果想建立起这个作坊,势必要添购机器和人员,这么大的工作量,他一个人可忙不过来,而且他手上也没有足够的资金。
他把自己的难处告诉江晓琳,江晓琳沉吟了一下,说:“我这就想办法找人问问抽真空的机器的价格和购买渠道……至于冷冻,咱们这边冬天冷,两三个月内都不用买冷柜,往屋外面一放就行了。你只要添几个杀鸡拔毛的人就行。”
俞振兴一拍大腿,站起来道:“好,就这么办。”
说干就干,三个人一起回了俞家,跟二位家长说了他们的计划。
黄翠兰大喜,老三的养鸡场,自从建立起来以后就一直让她揪心,可又帮不上忙,连个主意都不能帮着出。现在江晓琳肯出头给振兴帮忙,她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欣喜。
俞铁林抽了口烟,说:“行,养鸡场都建起来了,现在也不能停住手不干。也不用往外面找人去,家里这么多人,谁不能给你帮忙杀鸡去毛。不过,机器的事,就只能麻烦老大家的。”
“都是自家的事,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下午就去一趟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