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南北大唐帝国>第24章 辽东未来

按李煜的谋化,辽东地区凡是支持或家中有人参与叛乱者,抄没其家产,举家贬为奴隶。青壮者将会被押去挖矿;老弱者,做为农奴使用,年轻漂亮的女子则赏赐给有功将士做为侍妾。

这些被抄没家产的高丽人的土地将会做为赏赐,按李煜事先的承诺分给所有的将士。

最今几年大唐天灾不断,去岁水旱天灾,四十余州乏食,今岁又数十余州大旱及霜虫,百姓饥乏困顿,朝廷下令允许受灾各州百姓到各地就食。

三月以来,天下大旱,父皇改元咸亨,就是为了盼个好兆头,可老天好像并没领会父皇的心意,受灾的各州县并没因改元而转好,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灾的地区正在扩大。

李煜不顾辽东刚刚有些沉寂的高丽人就想尽快施行此策,除了事先许诺将士们的土地,还有为了中原那些正在受灾的百姓。

既然朝廷以令受灾各州县百姓到其它诸州就食,那何不如直接上书父皇将这些灾民全部接至辽东,每人分发土地在此安家呢?

要知秦与西汉时期,秦始皇与汉武帝每攻取一块非华夏人聚居之地,首要就是筑城驻军,再从境内人多地少的地区强制移民实边。这才有了今天的河西、岭南与朔方。东北方向汉五郡之地若不是因高句丽兴起,也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想及此,李煜提笔写就一份“论治安东表”上书父皇。谈及安东局势,就安东数年来难以安定如今大叛乱的根源。

内乃高丽人不甘亡国,安东地区高丽遗民众多之故。在前高丽遗臣的召集下仍可得能战之丁壮十数万。

外有新罗眼馋原高丽土地,不满大唐在原高丽之地上设立安东都护府。意欲通过扶持高丽叛军消耗我大唐安东驻军实力,乘乱夺取高丽之地。

眼下诺想安东安稳,除兴大军剿灭剑牟岑、安舜为首的叛军外,还需兴兵重创新罗,打消其不该有的贪欲及其不臣之心,并通过扶植亲吾大唐的新罗新王达到稳住新罗的地步。

对原高丽旧地,当兴秦汉之法,将其遗民大量内迁至地广人希的河西陇右安西三地。从人多地少的关中、河北、河东、河南等地移无地及现受灾百姓往安东分田定居,数年之后安东必不再生叛乱。

安东地区,尤以辽东土地土壤肥沃,年年丰调雨顺。虽冬季相比中原有点漫长寒冷,但因土壤肥沃,河流遍布并不会像中原一样面临干旱缺水的灾情。

诺移民至安东开耕荒野,数年之后安东必成大唐东北粮仓,这也是高句丽得以兴盛八百年之根源。

安东又有山参、貂皮、鹿茸等中原没有的珍贵毛皮药材,移民稳定安东,此地财富必将成为吾大唐又一财源贡赋之地。

望大人甚重考虑儿此项建议,诺行此举可救中原万千受灾百姓于饥谨。

李煜拿起写好的表,吹干下墨迹折叠起来装进信封之中。

“来人。”

“殿下何事吩咐?”侍卫于门外的侍卫听李煜传唤立即进屋听命。

“将此表送至薛司马处,令其派人快马送进京。”

“诺。”

望着侍卫离去的背影,李煜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即使大父不同意自己的建议,吾早以吩咐分布于大唐各地的商行收集流于各地的受灾灾民。此举不过是将其合法化,并得到朝廷支持实行的速度更快而以。

以管一日三餐买下灾民一家大小的卖身契,只要他们听令由商行派人护送至辽东,按口分配田地。耕种满三年后商行就会免除他们奴婢的身份,其所耕种的田地,由安东都护府为他们造册归于自己名下。这三年时间,土地耕种所得全归自己所有。

这一计策从最近各地商行发来的消息可知,效果非常好。

尤其是受灾较重的关中地区,当地商行来报以招募数万灾民,正分批通过渭河渡口乘船沿黄河入渤海,在入海口附近换船至乌湖岛登陆停歇,再转船至辽河入海口。夏季辽河水上涨时可直接乘船至安市附近登岸。

待李煜将安东都护府彻底掌控在手时,移民可分三路进至安东。除现有一路外,可直接在辽南都里镇登陆辽东,待平定鸭绿水南岸后,移民可乘船至大同江入海口登录朝鲜半岛。

按李煜估算,移民安东,除掉百济、新罗这两地外的辽东和鸭绿水南岸,新罗以北至少需要移民八十万才能在此建立稳定的统治。

即将到来的移民运输需求对李煜旗下的海上商船队蛟龙海行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目前蛟龙海行承担着李煜数万大军的粮草、军械、兵员运输任务,只能在回去时从幽州港口转运各个工坊生产的各种商品至南方各商行网点贩卖。连承接其他商人的货物运输业务都不接了运力实在是有些紧张。

位于幽州的造船厂由于港口条件不好,造船厂的规模和造船能力都受到限制,冬季还有漫长的冰封期。以至幽州造船坊长期处于技术积累和小规模造船阶段。

李煜早在来辽东前就以经相中了都里镇的港口条件,这里毕竟是后世的大连所在地,东北地区最优良的港口。

以前只是幽州都督加上高句丽未被平定管不到这里,现在身为安东都护府大都护,待辽南各城主政官员到来后就将开始按自己的意志整顿安东地区。尤其是整编各城所有军队后完全由李煜控制,再派心腹军队进驻都里镇、青泥浦、卑沙城、积利州等辽南各重镇。

这安东就成他李煜自己


状态提示:第24章 辽东未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