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南北大唐帝国>第341章 抛射降书二

经过一番商议,李煜决定主动招降,向城内投射大量的劝降书,书中言明不论新罗权贵还普通百姓士卒,只要愿意出城归降,唐军入城,保其家小财产不可侵犯,维持原样。诺协助唐军破城者,战后必以田地千亩、金银千两犒赏,俘新罗王金法敏归降者,封侯,赏金千两。(不要认为金银千两少了,在唐代,银太少都不做为货币使用,金虽做为货币,可流通也不多,主要是商人富豪用于交易。)

劝降书装进陶罐,用一层纸蒙住灌口,防止抛射时掉落出来,再用抛石机将装有大量劝降书的陶罐纷纷抛进城内,陶罐一落地瞬间炸裂开来,里面的降书更是散落的四处都是。

往城内投射降书不仅用抛石机,还在箭矢上绑上降书往城nèi_shè,主要是劝诱守城的新罗军中心志不坚者投城。

幸好新罗人用的是汉字做为文明的传承,李煜倒也不用担心抛射进城内的劝降书没人看得懂。

两国语言虽不通,但其沿用华夏文字使两者之间的交流就方便多了。汉字的优越性也就一下子凸显了出来,不至于出现欧洲各个民族采用拉丁字母可以随意拼组成自己民族的文字,导致各个民族间相互不识对方的文字,形成交流阻碍。

在东亚华夏文明体系中,唐与新罗、日本虽人种不同,语言习俗不同,但均用汉字这一点,双方哪怕不会对方的语言也能通过汉字畅快的交流。

令李煜惋惜的是,后世随着华夏被鞑虏征服,奴化政策的施行,焚书、文字狱将华夏文明中的精髓几乎摧残干净。勾连华夏文明体系内其他国家的华夏文明神圣性随之被打破,致使体系中的东亚诸国不是被西方征服为殖民地进而西化,就是在民族主义兴起下崛起后,对于神圣不在的华夏予以藐视。纷纷采用本国创造的不成熟文字借以取代沿用上千年的汉字,来摆脱华夏的影响。

华夏子民哪怕通过上百年的坚苦斗争重新崛起,可事关民族精神的文化政策实际就是一笔糊涂帐。不仅没能扫清满清强行施加在华夏身上的污碎,反而与外来侵入的文化势力搅合在一起将华夏本土文化压得抬不起头,以封建、迷信为借口进行打压。

就别提重拾曾经的华夏文明,执东亚之牛耳了。

……

仅仅一天时间内,李煜就向金城内投射了一万份劝降书,引起城内新罗军民大乱。

金法敏得知后,慌忙下令收缴唐军的劝降书予以焚毁,凡是私藏者,以通敌罪论处。派出宗室将领监军各门,寻察城内各街,以备不测。

自开战以来,阿餐大吐、沙湌、朴永和、大奈麻德福等国之大将皆连叛降,致使新罗国门大开,唐军如入无人之境。

金法敏气得吐血,却拿这些叛将不得,因为这些叛将在投降时,其家眷早就不在金城了,想予以惩戒都没法子。

至于城中堪用的将领,除了宗室大将金大中、王子金忠元、大监级餐金比苏、大监奈末金天冲、第监大舍金洛水等人外,谁都不信任。

哪怕这些不受金法敏信任的将领,除了败军之将就是一些没什么战阵经验的二流将领,国中一些能打的将领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监察各城门,寻察街道的宗室将领纷纷回报,虽然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唐军投射进城中的劝降书收缴焚毁,可止不住唐军在劝降书中散播的诱降城中军民条件的传播,城中一些将士和权贵渐有不稳的迹象。

由其是从附近几个郡强征来的青壮,本就对新罗王心生不满,面对唐军开出,只要他们出降就放他们回家,还发给路费的条件,一个个都不专心守城了,非得抽一鞭子才动。

“都是妄受国恩的叛徒、叛徒……”金法敏怒不可扼的在大殿中大声斥责,金大中等面面相觑,长叹一声退出大殿。

王子金中元问道:“一云金义会率军来救援金城吗?”

大监级餐金比苏一听,不无鄙视道:“哈,先不说他有没有胆子来,即使来了也只是徒给唐军增添战功罢了。别忘了,先前大王可是从北方调了三万精兵给他征剿海盗,可半年下来,除了之前调拨太大角干一万兵马外,他手中的两万人不但未能剿灭海盗,反让海盗反杀他好几千人,仅剩万余残兵罢了。”

金比苏虽说的不中听,但却是事实,得到金大中、金天冲等人赞同,却击散了金中元心中最后一丝希望,整个人突然间就像失去了精气神一般颓废。

率军驻于黄山河与琴湖江并汇处河谷平原的一云金义,目的就是为了切断围金城的唐军退路,与上州城外唐军的联系。

一云金义接见了李煜派来招降的使者,面对使者给出的劝降条件,一云金义并没有明确表示,只是说要多考虑考虑,听取部下的建议,便安排使者下去等候消息。

李煜派来劝降的使者好歹也是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摸打滚打几十年,懂察言观色揣摩对方心思的老油条,岂会看不出一云金义并无归降的意图。

回到安排的营帐中,使者就打起了一云金义部将的主意,来前殿下就告知,劝降不了一云金义,就劝降他的部将。

说做就做,使者利用各种机会从帐外小兵和送食的伙夫那里打听军中将领情况,几天下来还真让他把这支新罗宫中将校给打听清楚了。

一云金义最为倚赖两员心腹大将,无论何事皆要与此二人商议,使者便偷偷与二人接触,谈及归降燕王殿下事谊。


状态提示:第341章 抛射降书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