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江到杭州,顾家是准备将家业越做越大了吗?
陆瑛仔细思量,这和以前的顾家完全不同,在他印象里顾老太太不太喜欢外面的热闹,只喜欢住在乡下过清净的日子。
顾世衡死了之后,顾家就更是关起门来,仿佛将外面的喧嚣都抛诸脑后。
杭州城许多达官显贵的家眷都在这里,大齐几次差点将杭州定为陪都,城外还准备大兴土木修葺行宫,所以这次杭州闹出这样的动静,那些达官显贵就像是桌子上放着的一碗水一样,不动声色。
因为大齐经历了太多事,已经闹得人心麻木了。
但是这次不同,大和尚在城楼上呆了几天,将许多人的心都唱活了,连他这个天天上书院早出晚归的人,也忍不住驻足看那些在地上盘膝而坐的居士们。
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跟顾家有关?
按照从前,不管顾家、陆家有什么动作,都会互通有无,彼此配合。在镇江两家闹得生分了之后,消息一下子断绝了。
他到了杭州之后,时不时地让人带着信和礼物去顾家,顾琅华也总会回他的信,可是却不像以前围着他身后喊他,“三哥哥。”
总像是少了什么。
心里空荡荡的不舒服。
明明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他只要过了解试,隔两年再去省试,就可以步入仕途。他就可以慢慢地掌控自己的将来。
可是想到琅华,他心中就有一丝的恍惚。
她会等着他吗?
安安静静地等着他托人来做保山,三媒六聘将她娶入家门,然后与他白头偕老,彼此依靠着过一辈子。
想到这个他心里豁然就温暖起来,好像在身体的最深处,那冰冻住的地方,缓缓地被融开。
“三爷,老太爷请您过去。”
陆瑛看向程颐,“家中来人了?”
程颐摇头,“没听说谁递了帖子,再说现在这个时辰,就算是前面宴客也该结束了,”说着顿了顿,“三爷还是早些离开这个家。”
随着陆瑛在杭州学子中名气渐大,陆老太爷每次宴客都要将陆瑛叫过去训一阵,甚至有一次还将从前考过的大经题目拿出来,让陆瑛当场做一篇文章。逢人就说,陆瑛能有今日的学问,都是他教训的结果。
程颐有时候觉得三爷在这个家里过的太苦了,步步维艰,但是本朝却又十分的看重孝道,想要有个出身必须要礼数周全,只有现在隐忍,将来才能投身仕途一展抱负。
陆瑛走出门,绒绒的细雨洒在他的脸庞。
程颐撑开了伞交给陆瑛。
陆瑛走了两步,雨水湿润了他脚上的旧靴,当时去顾家,顾琅华一眼就看到了他脚上的新靴子,近而推测他不会离开镇江。
不知道顾琅华现在是否还在意他穿什么靴子,走什么路。
“你说,她会等我吧?”
陆瑛说的很轻,程颐没有听清楚,忙问过去,“三爷,您说什么?”
雨丝飞入了陆瑛的眼睛里,陆瑛轻轻阖上眼睛,半晌才定了定神缓缓向前走去。
……
堂屋中,陆老太爷在骂顾琅华。
“砸的好,免得让她坐井观天,以为帮着朝廷打了胜仗,就能从此之后鸡犬升天,那个裴家可不是好惹的。”
陆瑛走进了门,看到坐在椅子里的陆文顕。
陆瑛上前给众人行了礼。
陆文顕道:“那裴家是有大来头的,说白了与当今皇上有血亲,人人都说皇上的生母其实是裴家的女儿,当时闹出了丑事,太后无奈之下才接了盘,否则怎么太后和皇上的关系一直不好。”
陆老太爷听得津津有味儿,“这么说,这次裴家再次入仕可能是要帮衬皇上?”
陆文顕摇摇头,“不好说,总之不论怎么样,我们都不要掺和进去,”说着看向陆瑛,“尤其是瑛哥儿,我们虽然与顾家有婚约,但是也不能陪着顾家胡闹……”
得罪了这样的人,定然不会有好结果。
说完话,陆文顕的心情仿佛很好,让厨房准备了些饭菜,让陆瑛陪着吃了些酒,他让王仁智告诉沈昌吉那些话时,嘱咐王仁智不要透露他的姓名,否则沈昌吉会以为王仁智故意抬举他这个女婿,一定要等到所有一切都坐实了之后,他才会从背后走出来。
那时候会是何等风光。
“瑛哥……”陆文顕有些微醺,“等到你考上了,父亲在京城给你找一个贵女,比那个顾琅华好上千百倍,如果不是看在顾……的份上,我早就不要了这门亲事,现在……不需要了,她嫁不嫁过来又有什么关系,都不会将她……”
陆文顕差点就将“不会将她母亲带来陆家”这种话脱口而出。
好在他及时稳住了,接着道:“她没嫁过来是她没福气,又不是我们不要她……总之,你放心好了,将来你一定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被……太子重用……我们家……要……站在……太子那边……你……父亲不会让你顶着庶长子的名头……我就让王氏……将你记在她的名下,从此之后就是嫡长子……嫡长子……”
陆文顕的声音越来越小,忽然笑了一声,“你给我生个嫡长子多好……非要那个王氏……”
陆瑛听着脸色慢慢地阴沉下去,他等了许多年,就是想要摆脱庶子的身份,可是今天父亲说出来,他却没有觉得十分的高兴,他心里反而被另一件事填满。
本来在陆家,坚持让他娶琅华的人是父亲,可是现在父亲突然反口,听起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