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宝儿又去了一趟岑氏铺子,依然没有见到李持盈与李奴奴。. s⒉②2.
张宝儿怅然若失,本想着向二人道声谢,却不知为何,这几日竟然连她们的影子也见不着。
刚出了西市,却见迎面走来一帮人,张宝儿眼前一亮:李持盈与李奴奴赫然就在其中。
她们依然身着男装,刘伯也跟在后面。除了她们二人之外,身边还有一个中年书生模样的人和几个外番人。
真是蹋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
待她们走到近前,张宝儿笑嘻嘻向二人打招呼道:“两位郡主,你们可让我好找呀!”
李持盈与李奴奴见是张宝儿,也是一脸惊喜。
李持盈瞅着张宝儿笑着道:“张公子,你找我们做什么?莫不是又有好听的故事要讲给我们听?”
“郡主想听故事,有的是机会。今日来找郡主是专门致谢的!”说到这里,张宝儿向二人施了一礼道:“多谢两位郡主鼎力相助,帮我找到了那味药材,救了陈叔一命!”
“些许小事不用提了,你也帮过我,咱们就算两清互不相欠了!”李持盈似乎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
一旁那位书生模样的人,见李持盈与张宝儿很熟络的样子,好奇地问道:“玉真郡主,这位是您的朋友吗?”
“没错,这位张公子是我和奴奴姐的朋友!”说到这儿,李持盈向张宝儿介绍道:“张公子,这位是吏部侍郎崔湜崔大人,崔大人可是个大才子!”
崔湜大约三十来岁的年纪,一身便服显的颇为儒雅,头黑玉般散着淡淡的光泽,剑眉斜飞英挺,细蕴藏着温润的黑眸,身如玉树,竟然是个极美的男子。
“张宝儿见过崔大人!”张宝儿很客气地向崔湜施礼道。
崔湜也没有官架子,微微一笑回了礼。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奴奴,突然对李持盈道:“盈盈,让张公子与我们一同去吧,正好我有事与他商量!”
说话间,李奴奴向李持盈施了个眼色。
李持盈与李奴奴相处久了,自然有一种默契,她明白李奴奴的用意,笑着道:“正合我意!”
说罢,李持盈对崔湜道:“崔侍郎,陛下委派你负责接待贵客,我请朋友一起加入,你给句话,行还是不行?”
崔湜看了一眼那几个外番人,哈哈一笑道:“只要客人没意见,我没意见!”
李持盈又看向那几个外番中为那人:“尺带珠丹殿下,不知你有没有意见?”
张宝儿打量着这几个外番人,看服饰他们应该是吐蕃人。
为被称作尺带珠丹的这人,年龄应该不算大,他从下颔的四周连到耳根,长满了密匝匝的络腮胡子,如一个壮毛的刷子,又像一丛被踩过的乱糟糟的茅草。
张宝儿还是头一次见胡须如此浓密之人,不禁暗暗称奇。
尺带珠丹身后跟着两个随从,都是四十岁上下的年纪。其中一人面上黝黑,棱角分明,看上去孔武有力。另外一人,虽然身着吐蕃服饰,但明显是中原人的长相,虽然比不得崔湜的俊美,却也有着另外一番风雅。
听李持盈如此一问,尺带珠丹瞅了一眼张宝儿,对李持盈淡淡一笑道:“只要两位郡主高兴,我没有意见!”
几人朝前走去,李奴奴凑到张宝儿跟着,苦着脸小声道:“张公子,我和盈盈遇到麻烦了,还请张公子替我们解围!”
“什么麻烦,你慢慢说!”
原来,那个尺带珠丹是吐蕃国的王子。
当年,太宗皇帝在位时,曾将文成公主嫁与了吐蕃赞普,成就了大唐与吐蕃舅甥关系。近些年来,吐蕃与大唐若即若离,很少派人来。
这一次不知为何,吐蕃赞普专门遣王子尺带珠丹前来晋见中宗。
中宗大为高兴,重重赏赐了尺带珠丹。
尺带珠丹一行从万里之外的吐蕃而来,在长安要停留十几日,考虑到他们没有见识过长安的繁华,为了表示热情,中宗决定专门安排官员陪同尺带珠丹一行四处走走。
按理说,这样的事情应该由鸿胪寺或者礼部官员出面,可中宗为了以示隆重,专门指名吏部崔湜陪伴尺带珠丹一行。
尺带珠丹不知从哪里听说了金城郡主与玉真郡主的大名,向中宗提出邀请两位郡主一同游览长安城。
中宗毫不犹豫便照准了,李奴奴与李持盈再有一百个不情愿,可有了圣命,也只好勉为其难。
听李奴奴说了原委,张宝儿这才明白,为何她们二人这些日子没有去杨珂那里。
张宝儿不解李奴奴的意思,疑惑地问道:“需要我做什么?郡主请直言!”
李奴奴轻声道:“我们需要张公子想个法子,让尺带珠丹知难而退,我和盈盈也好摆脱他的纠缠!”
“两位郡主也太瞧的起我了,这样的事我怎么可能做的到?”张宝儿苦笑。
谁知李奴奴却信心满满:“张公子,你肯定能做的到,我和盈盈都相信你!”
张宝儿沉默不语了。
这事真的很麻烦,李持盈与李奴奴是奉了陛下的圣旨来陪同尺带珠丹的,若有了差池,那就是抗旨,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张宝儿只是一介百姓,怎么可能帮得了她们,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
可是,李持盈与李奴奴如此相信张宝儿,再说了,人家才帮过自己的大忙,无论如何张宝儿也无法推辞。
想到这里,张宝儿只好硬着头皮,对李奴奴道:“郡主,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