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师,您的古典音乐准备怎么个唱法?”
“也会自弹自唱吗?”
“那我们可要一饱耳福了。”评委们笑问道。
可方景的回答,则让观众们失望了。
他并没有将古琴留在舞台上,而是让工作人员撤下。
没有自弹自唱。
也没有新的原创曲乐。
观众们心中都有些着急,这样他还怎么能够赢过唐宛玲。
方老师一直没输过,不会在最后一期的晋级赛里输给自家侄女吧。
“这《但愿人长久》,送给大家。”
前奏响起,就让评委们眉头一皱。
不是歌曲不好,而是流行音乐气息太重了。
如果没有唐宛玲的表现在前,评委们还会对这种风格赞叹。
可唐宛玲一连两原创流行古典,全部都是用古典纯乐为伴奏,第二曲更是自弹自唱,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古典风格。
现在方景的曲风,也属于是流行古典,可观众们并不觉得他能够越唐宛玲。
毕竟唐宛玲,可是第一个将流行古典搬上舞台的人。
“唉,原来方老师也是准备走流行古典的风格。”
“想想也是,要把古典音乐唱出能走。”
“他们都是一家人,平时肯定有交流,会有同样想法很正常。”
“大家先听听吧......”
观众们已经拭目以待,电视画面则打出字幕。
《但愿人长久》。
演唱∶方景
作曲∶方景
作词∶苏轼
看到这个字幕时,观众们都呆住了。
“这歌虽然是原创,但作词并非方老师操刀啊。”
“怎么会呢,方老师竟然愿意让别人作词他的歌曲?”
虽然在节目上,曲他的原创歌曲,但观众们的完全默认了,这种事情好像也真没再提的必要。
难道节目上还有翻唱吗?
而且观众一直以为,全部创作依旧都是由方景一人独立完成。
想不到这回,竟然不是了。
“我去,这苏轼是谁,新生代的词人?”
“呵呵呵,这笔名起的真霸气,故意和东坡居士撞名的吧。”
“敢取这个名字,应该有点才华。”
不管是取艺名,还是笔名、
很多人都会取的富有个性,或者另辟蹊径,希望能够引人注意。
用古代著名诗人的名字,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观众们都对这种作词者非常好奇,为什么方景会选择和他合作?
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看见作词者的名字,再联想到这歌名,微微皱起了眉头。
现场的方景,在婉约曲调的伴奏下开腔演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台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方景的唱腔不够优美静宜,无法充分表达出歌曲中那一份仙气,但多一份人情。
他好像不是歌曲的演唱者,而是这词的作者,如同在重现当年苏轼第一次呤唱出这词的情景。
才听完第一小段,听众们的表情万分精彩。
评委们呆住,完全沉浸在了音乐的世界中。
现场观众瞪大眼睛,满脸都写着惊讶。
电视面前的观众闭上双眼,第一次用耳朵享受节目。
“终于明白,为什么作词是苏轼了。”
“原来真是就是直接用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有才华就可以任性吗,跨越时光的合作啊。”
在整个华娱,这是第一用古词作为歌词的歌曲。
方景不仅也能唱“流行古典”,更是做到了为古词谱曲的创举。
何况这歌曲的质量,高的令人无法质疑。
观众们到现在才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才华真的就能任性到跨跃时光。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整段的演唱,方景完全沉浸在优美的词曲当中。
实际上为古诗词谱曲,并不算很难的事情,不要做谱好曲,就是很难完成的挑战。
特别是古词,在古代实际上就是一歌曲。
词牌名就代表着“曲”,后面的词名,才是歌名。
例如这水调歌头,在古代是有完整的曲谱,所以作词的音韵也要完全符合曲调。
但由于时代的变化,几乎古代词牌名的曲谱都已经失传。
所以乐坛中就从没有人敢碰古词,要是没把曲填好,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而《但愿人长久》则是地球上“古词新曲”的代表,在这类作品中,再找不出一品质,热度比它更高的音乐。
要不是这样,方曲。
在作品商店中,这歌曲也达到了紫名品质。
“古典音乐,不仅能唱出流行古典。”
“还可以玩出古词新曲啊!”
“方老师真是太绝了。”
听到这歌曲的音乐人,双眼都闪烁着光芒。
方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们知道怎么掘古诗词这个巨大的宝藏。
现在华娱乐坛才知道,古词原来也能唱。
原本的曲谱失传?
很简单,作上新曲啊。
华娱的古典音乐圈,诗歌圈,古诗词圈,在听见这歌的时候,忽然就看见了新的希望。
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