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很快就被楚云堪比司马懿的演技忽悠瘸了,他宣读完了旨意,竟然不顾立场为楚云鸣不平,他让楚云放心,他回去之后必定把楚云的忠心和功绩告诉朝廷,然后也把他们的困难转达给朝廷,现在上党郡吸引了匈奴人的火力,长安反而获得了喘息时间,他认为于公于私都要重赏楚云。王廉亲自把梁云送到了上党郡的边界,看着梁云离开,不管是楚云还是上党郡的官员都没有放在心上,梁云这种年轻人还有一腔热血,因此楚云没给他任何好处,他也毫不在意。不过楚云还是让他带给皇帝一些洛阳皇宫的旧物,顺便表达下他的忠心。
梁云的到来只是个小事,铁血军接下来要进行一场重大的军制改革,军制改革之后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扩张行动。虽然朝廷没赋予楚云这种权利,但是楚云现在实力大增,虽然地盘小,不过实力却已经不下于一般的诸侯了。
不过在改革之前,众人先看了一场好戏,楚云的小舅子崔贞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几乎所有文臣武将给刘壁和房卿跪地道歉,房卿脾气好无所谓,刘壁却憋了一肚子气,但是看到崔贞这么诚恳,也就原谅了崔贞,他也知道这都是楚云要崔贞做的,否则以这小子的性格,绝不会拉下面子给自己道歉,刘壁对楚云的忠心大大增强。其余的文臣武官看到这一幕也很欣慰,这代表楚云做事是有准则的,并不会一味偏袒任人唯亲,他们跟着楚云更有劲头。
楚云的官职没有升,反而下降了,他的并州副都督的职位稀里糊涂就没了,他现在是破寇将军,督护上党郡西河郡军事、上党郡郡守并西河郡郡守、轻车都尉,除了郡守的职位,其余的都屁用没有,现在官职满天飞,比起楚云破寇将军更大的,整个晋朝起码有几百人上千人,这个将军没有自主作战的资格,很多文臣都带个将军头衔,真的可笑。
但是朝廷不给升官,楚云却不能不给他们升官,楚云创立军功章制度,按照功劳大小授予,这不光是荣耀,也跟实际好处有关系,根据不同等级的军功章,将士们可以领取钱粮甚至兑换土地,对于中国人来说,什么都不如自己的一块土地重要,这大大增强了铁血军的战斗yù_wàng。
而且楚云完善了抚恤制度,战死的将士有一系列的补助,足够做到让死难的战士死后,家人可以无忧。而且伤残的战士,楚云也都会管着,有一些安排进大小衙门,有的被授予了村老,管理一个村子,那些伤太重的,楚云也都每月给于钱粮。这种制度更是前所未有的,让每个铁血军战士都对楚云感恩戴德。
在文官制度上,楚云不能随便更改,但是在各乡镇,楚云都设立了政府机构,皇权不下乡成为了过去式,楚云在各乡成立了乡镇衙门,设立乡老制度,他们不光征税也处理民众纠纷,这就帮助县令减少了工作,只有那些严重的大案才会让县一级出马。因为乡老制度的分权,县令再也不能称为百里侯,他们金口玉言大权独揽的时代就消失了,这也减少了腐败。
而各村也建立了村老,他们的职责跟现代村长没多少区别,只不过楚云下令成年男丁在达到二十岁且娶妻之后必须分家,楚云可是知道宗族势力的危害。
铁血军现在兵强马壮,而且随时可以扩展,但是楚云却没有急着扩大军队,他先来了一场大规模的改制。
步兵继续保留旅团制度,楚云手下三万五余步兵,楚云分为了七个旅,分别为步一旅、步二旅依次类推。并且把预备旅扩展为了一万五千人,也就是说楚云随时能扩展出将近五万步兵。
骑兵则维持在了一万一千人左右,楚云取消了战时前锋、左军、右军、中军的架构,也组建了骑兵旅,其中跟随楚云的中军改为了铁血骑也是唯一一只有特别名称的骑兵部队,成为了所有军队的模范,级别也从旅级升级为了军,由楚云亲自担任军座,郭勇为副军座负责日常工作,下设五千人,成为整个铁血军名副其实的禁卫军。军级也不是楚云胡编的,在晋朝队约有200人上下,设“队主”;若干队合为幢,设“幢主”;一般3幢合为军,1军约3000人。
剩余的六千人,楚云以两千人为一旅,建立了三个骑兵旅,分别为骑一旅、骑二旅、骑三旅。并且也新建立了骑兵预备队,预备队人员多达七千人,这表面了楚云的态度,一旦骑兵预备队训练成型,那么他们随时就会多出几个骑兵旅。
楚云下令各旅级部队建立赞画制度,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政委,他们的主要工作不关乎军事,而是思想工作和一切后勤杂物。赞画制度有利有弊,好处就是能够让军队更忠心楚云,坏处就是一旦旅长和赞画有了矛盾,那么会对战斗力有影响,不过楚云规定旅长管战斗,赞画管生活,两者分开,矛盾就少的多了。
另外一个旅设立一位副旅长,以及数量不等的行军参谋,这是楚云参照参谋制度建立的,毕竟一人智短,群策群力才能算无遗漏。这些人只是帮着旅长提意见,不会削弱旅长的权威。平时副旅长只是相当于副将,一旦旅长阵亡,那么他就能够在战时接管军权,不至于首领一死,就全军大乱了。
当然这些旅长什么的名称,也是楚云没有任命手下职位的无奈之选,楚云也想让他们叫校尉什么的,但是他没这个权力。
另外楚云的这一次洛阳之行,不光弄到了很多物资,也弄来不少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