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重铸清华>八、撤帘风波(一)

“有没有大风险?”慈禧太后想了想,还是直接了当的发问了,横竖是亲近的内侍,不在外面说,“要知道皇帝下半年就要亲政了。”

“太医的意思,是没什么大碍的,只是需要休养,”李莲英说道,“老佛爷的意思是?”

“我没什么意思,他既然是身子不好,那就好好休养着吧,”慈禧太后木然的说道,“现在这个时候许多人要不身体不好,要不就是不想升官,都推诿等着将来的变化呢。”

李莲英默然不语,自从去年秋慈禧太后提出来要撤帘归政于光绪皇帝,朝野纷纷了一段时间,刚开始不计其数的臣子上书要求慈禧太后收回成命,再垂帘几年,没想到慈禧太后执意坚决,许多的折子都不理会,到了今年,这劝阻的风潮才慢慢平息下来,平息下来之后,许多事情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李莲英自然知道这变化出自于哪里。

“我倒也不是说七爷躲懒,他愿意去照看水师,我已经是十分满意了,可这个李鸿章,真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慈禧太后摇摇头,“原本想着左宗棠的好例子在这里,他总是能学一点起来的,没想到,昔日豁出性命身家来八里桥参战的勇气,如今真不知道去哪里了,一味的想着保全自身,不愿意入京来趟浑水。”

慈禧太后说着牢骚话,“李鸿章这个人,当官是最会当了。”当年那么多的敲打,想必这会子倒是把李鸿章给敲打的缩回去了,杨白案,将浙江官场,差不多李鸿章的一半嫡系尽数罢免永不叙用,盛宣怀去云南效力了几年,才被放回到山东藩司担任布政使,这是慈禧太后对于李鸿章的惩罚。

但她也不仅仅只有惩罚,让李鸿章来山东,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北洋交给他,可是现在,慈禧太后摇摇头,“罢了,估摸着许多人,眼看着我要撤帘归政了,心里都生出了别的想法主意来,这也正常,”她看的开,但仍然有些不悦,“等到京中地方军中布局都成了,我也撒手让他们闹去罢了。”

“万岁爷还年轻的很,总是要仰仗着老佛爷的天恩才能顺顺利利的执掌江山呢。”安德海连忙说道,“且不说别的,就看着老佛爷这样的体恤万岁爷,万岁爷也会感恩戴德的。”

“这是自然,”慈禧太后笑道,“皇帝的孝心,我是看得见的。”这个时候外面太监来禀告,说是军机大臣递牌子求见,慈禧太后摆摆手,让宫女把炕桌上的蜜饯拿走,自己站了起来,行到宝座上坐下,军机大臣除了刚才离开的阎敬铭,其余的尽数到齐,这一日有几个要紧的差事要办,一个是直隶总督和外蒙古总督的人选,一个是诸部尚书的新人选,都是很关键的人物,不过在现在和平的时候,地方上的总督不如诸部尚书来的重要,所以就把各部尚书放在后头压轴,先讨论这个两个总督的人选。

各人都有各人的意思,礼亲王虽然不怪罪孙毓汶的无礼,但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人选载凌,载凌是昔日八旗改革里头算的最被人恨的几个人之一,当然靠着这件事,也成功的进入到了慈禧太后的法眼,礼亲王暗自思量,起码这个人选,皇太后是不会拒绝的。

“载凌资格倒也够了,”慈禧太后不知可否,“只是地方上的经验还差了一点,在朝中当差,和地方上当差是不一样的,部院里头管的只是一条线,而在地方上,管的就是一大片的事儿了。还有没有别的人选?”

孙毓汶上前一步,“微臣举荐山河总督李鸿章。”

礼亲王连忙看着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嘴角露出了笑意,这么多年相处下来,礼亲王很清楚,这个笑意代表着什么。

李鸿章回到了安徽会馆,进了自己起居的小院子,女儿菊耦上前,亲自伺候老父亲换衣裳,脱下了暖帽,李鸿章的额头上都是汗水,头发也被浸润的汗津津的,菊耦吃了一惊,“父亲您这是怎么了?”

李鸿章半闭着眼,瘫坐在太师椅上,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今日在宫里头,这一番奏对,可不是好容易的啊。”

他定了定神,过了好一会,缓过神来,才对着女儿仔仔细细的说了今天御前奏对的事儿,菊耦一边帮着李鸿章把额头上的汗水拭去,一边听着李鸿章一五一十的说完了经过,末了才忍不住噗嗤一笑,“女儿早就说了吧,您这样思前想后的,是必然不成的,这会不就瞧见了?皇太后给您吃排头了。”

“您是皇太后一手提拔上来的,无论如何,您这个身份是变不了,女儿早就说过,这当差还是要谨慎些,您那么多的银子到处撒出去,给您较好的人不多,眼红你的人倒是真多了去,这会子不就是给皇太后数落了?该,真是该!”

菊耦巧言笑兮,李鸿章也不好发怒,只是苦笑,“为父这不是吃到苦头了吗?”

“不过皇太后有容人的雅量,大约是不会对付您的,您就放心吧,”菊耦又快又清脆的说道,她给李鸿章脱了外面罩着的朝服,将里面的蟒袍露了出来,丫鬟又奉上了茶,“我瞧着皇太后的圣意,从来都是只要尽心当差,些许的小心思,她只会一笑而过,不会苛责的。”

“女儿你怎么会如此了解皇太后的心思?”李鸿章听着菊耦的说话,不由得点头称是,“须知你未曾拜见过皇太后。”

“皇太后执政多年,她的风格,不要说女儿了,父亲您也不是一清二楚吗?”菊耦笑道,“只是父亲您当局者迷,女儿旁观者清,故此看


状态提示:八、撤帘风波(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