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武破三国>第149章 收诸葛亮为义子

听完诸葛珪对徐州名士的大致描述,苏辰由衷地说道:“听诸葛先生一席话,本侯受益匪浅,未曾想徐州竟有如此多俊杰,倒是本侯孤陋寡闻了。”

对于苏辰的称赞,诸葛珪谦虚道:“老夫愧不敢当,侯爷常年驻守边疆,对徐州士林不熟悉并不奇怪,说起来也是老夫有些卖弄之嫌。”

“先生说的哪里话,本侯感激先生还来不及呢,何曾有卖弄之意。”把这个话头点到这里为止,他转而说道:“昨日见到先生之子瑾儿和亮儿,本侯十分欣赏,瑾儿沉稳忠厚,将来至少也是一州之才,至于亮儿,虽然年纪尚小,但头脑清晰,加之十分好学,其未来不可限量,当为国士之才。”

“侯爷万万不要如此夸赞犬子,他二人年纪尚小,未来一切都是未知之数,侯爷谬赞了。”虽然嘴里这般说,可听到苏辰夸赞他两个儿子,诸葛珪脸上的喜悦之情却是怎么都隐藏不住。

趁着对方高兴,苏辰趁机说道:“本侯也有一子,取名苏进,如今年纪比亮儿大一岁,因为本侯常年在外征战的缘故,一直对他缺少关心,心中甚是内疚,看到亮儿,本侯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亮儿聪明伶俐,若是能得到名师教导,方才不会耽误他卓越的天资。”

说道名师,诸葛珪长叹一声道:“后也有所不知,老夫本欲亲自教导两个犬子,无奈公务缠身,平时无暇管束,犬子一直是摆脱他叔父代为管束,只是舍弟如今也要进入仕途,犬子的课业也着实令老夫担心。”

没想到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苏辰趁机说道:“本侯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之策,诸葛先生可愿一听?”

“洗耳恭听!”诸葛珪说罢好奇地看着他,想看看他能说出个什么两全之策。

出乎他的预料,苏辰并没有直接说,反而问道:“不知先生是否听闻过王彦方,管幼安,康成公等人的名声?”

“如雷贯耳!”诸葛珪说道:“老夫昔年曾在康成公门下游学,自然知道王彦方乃平原大才,至于一条龙的龙尾管幼安,也是才学不凡,只是未曾一见。”

既然他都知道,苏辰也不再卖关子了,说道:“不瞒先生,此三人如今都在上谷郡太行书院讲学,太行书院的院长正是家岳蔡伯喈,本侯想要收瑾儿和亮儿为徒,让其进入太行书院,跟随四位先生读书,如此也能不至于让二人的天资浪费,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这……”诸葛珪闻言很动心,相当地动心,要知道蔡邕等四人,随便拎出一个都足以成为他儿子的老师了,要是能得到四人倾囊相授,又是北中郎将的弟子,可以说两个儿子的未来不可限量,不只是如此,连带着诸葛家族有朝一日也能媲美大汉顶尖世家。

苏辰见他意动,问道:“先生可是舍不得瑾儿和亮儿远赴他乡?”

说到这里,诸葛珪坦然承认:“不瞒侯爷,瑾儿如今十岁了,老夫倒是不担心,只是亮儿如今才三岁,小小年纪就让他背井离乡,说实话,老夫心中有些不舍,只是亮儿之母去世了,今后老夫又无暇照料,倒是会耽误他学习。”

“若是觉得亮儿去了太行书院没人照顾,先生大可不必。适才本侯说了,本侯独子苏进如今年纪和亮儿相差仿佛,若是先生愿意,本侯愿收亮儿为义子,也算是给犬子找个玩伴陪读,今后对亮儿本侯绝对会向亲生儿子一般对待,不敢有半点亏钱,如此,先生可放心了?”

“侯爷不可……”

诸葛珪还未说完,就被苏辰打断了,只听他说道:“先生,本侯是真喜欢亮儿这个孩子,看到他,本侯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亮儿聪明伶俐,又和本侯有缘,所以先生不必觉得本侯有什么图谋,若真有什么图谋,那也是想给亮儿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罢了。”

“这……”诸葛珪健在,按理说提出收义子这种事情是不合适的,不过诸葛珪听了却也有些心动,毕竟他只是收亮儿为义子,又不是不给他诸葛家留香火了,他还有两个儿子呢,所以大可不必忧心。

而且,这几年他也感觉自己身子骨大不如前,妻子去世对他又是一个打击,今后能否照料两个孩子也还是未知数,既然对方盛意拳拳,他也不再推辞,说道:“若是亮儿愿意,老夫就答应了。”

“那太好了!”苏辰见终于说动了这个老家伙,赶紧趁热打铁,让他去把诸葛瑾两兄弟叫来,对于能跟随四位名师进学之事,诸葛瑾当然愿意。

而诸葛亮听到大哥哥要收他为义子,奶声奶气地问道:“大哥哥,你为什么要收亮儿为义子?太行书院那里好玩吗?”

“当然好玩,那里不仅有许多和亮儿同龄的小伙伴,平时还能骑大马,射箭,打猎,君子六艺,书院全都教授,亮儿在那里肯定会过得很开心的。”

“至于收亮儿为义子嘛,是因为本侯也有一个儿子,比亮儿大一岁,亮儿成为了本侯的义子,那今后去了书院,就多了个大哥照顾你了,也不会被别人欺负,亮儿愿意吗?”

诸葛亮歪着小脑袋,眼珠子转个不停,似乎在权衡利弊,最后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亮儿拜见义父。”

“好,好,好,好孩子!”这一刻,他是真的开心,急忙摸了摸,发现身上似乎别无长物,只有一个玉盒,他拿出玉盒,递给诸葛亮,说道:“亮儿,为父随身也没带什么见面礼,这玉盒里有三枚培元丹,虽然你现在用


状态提示:第149章 收诸葛亮为义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