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铁血铸新明>第五节 大明的骨气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余佑汉说这些话是没有任何夸张之处的。秀才的身份对一个大家族或者官宦之家来说可能是鸡肋,但是对其他小点的家族或者平民百姓来说,哪怕没有聘礼甚至是倒贴,还是有大把的人乐意至极。

毕竟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秦浩明听了淡然一笑,也不解释,叶绍梅对他而言不过是毫不相干的女人,两者间没有任何交集。如果非要扯上什么关系,只能是往恩怨上说,悔婚在这个年代可是非常侮辱人的举动,特别是作为男方被女方悔婚,不然也不会出现书呆子撞柱自杀这一出。

不过这些跟他都没有关系,他现在想做的就是如何发展。

时间已经迫在眉睫,风花雪月的事情离他太远。神州大地已经腥风血雨,可是华夏民族最大的浩劫还没有到来,璀璨的华夏文明即将被茹毛饮血的野蛮人破坏殆尽!

毫不否认,秦浩明是个大汉民族主义者。说句实在话,他可以允许李自成这样的农民起义军坐龙庭,虽然说对社会有一定的破坏性。但毕竟他是汉人,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都是汉族人民,对于汉人同袍有香火之情,不会大肆屠杀汉人。这只不过是历史上正常的改朝换代,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而已。

可是对于满清鞑子,这就不是仅仅是异族,还是**裸的野蛮人。他们屠杀汉人那是没有底线,他们的底线就是杀到汉人完全臣服为止!杀到你们全部自称奴才!杀到华夏民族几百年以后都不能真正崛起!杀到汉之文明差点灭绝!

去他马的狗屁融合,这种融合不要也罢!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来到这个年代,秦浩明是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哪怕粉身脆骨也在所不惜!这就是他心中的呐喊!

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何其难也!所以说,他现在哪里有闲情逸致考虑叶家小姐和叶家,那又不关他的事情。当然,如果是自己的女人那又另当别论。

“我现在这样暂时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倒是你有没有相好的女子,赶紧叫媒婆提亲去。我跟你讲啊,这种事情下手要快,不然就后悔了喽。”

有些事情不方便跟余佑汉商量,秦浩明只有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余佑汉却是目瞪口呆盯着秦浩明,看来好友这次受到的刺激很大,居然主动开起玩笑,再也不是什么之乎者也,一副老学究的模样,千万不要是神经错乱才好啊!

“放心吧,我的试百户大人,兄弟脑袋没有撞坏,毋须担心!只是有些事情想清楚了,人生在世除了道德文章,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需要珍惜。更何况时下烽烟四起,正是吾汉家儿郎建功立业之时,想想原来日日说什么圣人教化,未免有些迂腐,如今想来可笑至极。”

秦浩明指着自己的脑门,对犹自呆若木鸡的余佑汉大声笑着说道。

余佑汉感觉脑袋有点不够用,这位兄弟自从清醒以后思想跳跃太大,自己有点跟不上节奏。一会儿要死要活,一会儿贪恋钱财,现在又要弃笔从戎,这一出出闹得是为那般啊?

“浩明,你我兄弟二人打小相识相知,过往无论做什么事兄弟都表示支持赞同。唯有此事望慎重考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引之于个人亦可相同,浩明寒窗苦读十余载,十六岁高中临浦案首,何等意气风发。今虽乡试不中,但只是仅此一次而已,尚需坚持不懈继续努力,争取下次高中榜首才是,怎可如此轻言放弃?”

余佑汉真心不希望自己的好友弃笔从戎,大明朝崇文抑武世人皆知,武人身份和文人相差甚远。好友虽然性格迂腐生人勿近,但才情学识临浦有口皆碑,假以时日必然是举人老爷,自己今后还要他多多照拂。

“国之不存,民将焉附。若是太平盛世,学学道德文章写写八股文倒也无妨。可是乱世已经来临,百无一用是书生,秦某不想鞑子铁骑南下时空自呻吟。既如此,何不投笔从戎早做准备,尚有一线生机也未可知?”

秦浩明半真半假向自己在这个年代唯一的朋友阐明心志,同时把对满清鞑子的忧虑也掺杂其中,倒是想看看这个作为大明基层军官的好友会说什么。

“浩明多虑了,鞑子只是疥癣之疾无足道哉!只要朝廷剿灭反贼便可腾出手来全力收拾他们,区区蛮夷还不是手到擒来。”

余佑汉满不在乎大大咧咧说道。

秦浩明摇摇头心里微微叹口气,现在是崇祯十一年夏,距离大明灭亡只有不到区区六年的时间。但是整个大明王朝谁也没有意识到大厦将倾,即使是在对满清鞑子屡战屡败的情况下。

秦浩明也不打算反驳好友的话,因为他知道,余佑汉的言行代表的是大明的骨气。

不错,明朝是没有汉朝的霸气:“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也没有唐朝的强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更没有没有宋朝的繁荣:“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但是它有自己的铮铮铁骨,令前者全部黯然失色。

纵观整个明朝战史,秦浩明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


状态提示:第五节 大明的骨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