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辽东半岛,双方都在调兵遣将,战争的乌云时刻笼罩上空。
作为围城的一方,建奴按理应该掌握主动,心态上要更加轻松。
可情况恰恰相反,从各地反馈回来的消息不容乐观。
一则明军踪影在辽东大地时有出现,二则豫亲王多铎又被明军活抓,令皇太极颇为投鼠忌器,左右为难。
三天前,智顺王尚可喜率领六万汉军旗已经赶到,怀顺王耿仲明和恭顺王孔友德带着三万多人马狙击郑家军。
可就这样,皇太极迟迟难以下定决心。
据探马回报,大明的几支骑兵部队,在崇山峻岭和辽东半岛之间游而不击。
金州另一支约一万五千人的步卒,也已经到瓦房店二十里处,似乎开始筑城,同时前锋窥视瓦房店,遥相呼应。
与此同时,蓟辽军的三千铁骑出现在盖州,似乎想要用骑兵偷袭。
还有传闻,蒙古草原上有个别部落隐隐有蠢蠢欲动之势。
得到这些不利消息的皇太极屹立在瓦房店南城,望着危若累卵的小城,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
定南军的强大和弱小都是如此明显,若是此次不将其灭之,被大清勇士打磨成军的定南军军,日后恐怕就是一支可以同大清疆场争锋的雄师。
可恨的秦浩明,可恨的辽东半岛,可恨的定南军。
范文程不在,宁完我就是席谋士,他弓着腰在皇太极身后也是一叹,上前说道:
“皇上,不可被情绪左右,三军连续征战月余,该退军了。”
代善也是连忙说道:“皇上,宁学士所言正是,建州四处烽火频传,我大军不可长期在外征战。
且不说能否最终攻下瓦房店,就是这段时间粮食的消耗,就不是小数目。
若再拖下去,天气变冷,大雪落下,那可真是被动至极,请皇上三思啊!”
皇太极不甘心地望向多尔衮,长叹道:“睿亲王怎么想,可也要朕退兵?”
多尔衮目露痛苦,内心挣扎不已,多铎被俘,令大清束手束脚,战和不定,按三国的说法,实乃兵家大忌。
可多铎毕竟是自己的胞弟,这个决心委实难下。
不过,想到秦家军的狠辣和大清的未来,多尔衮硬着心肠胶牙说道:“皇上,让宁学士再走一趟,大清愿意用金钱赎回多铎。
若是对方再不答应,大军立即踏平瓦房店。”
皇太极双目精光闪闪,沉声说道:“睿亲王的意思,是最后一战,不管豫亲王……”
多尔衮眼中泪花闪闪,闭上眼睛默然不语,只是长叹一声,闻者心酸。
“宁学士,你再走一趟,跟秦浩明说清楚,我大清愿意倾尽财物换回豫亲王,请他开出价码。
另外,朕允诺他,若交出豫亲王,大清退兵,来日再战。否则,朕就将率十万铁骑,玉石俱焚。”
皇太极这番话说得多尔衮心里颇为舒服,之前的伤感也减少几分。
当下振作起来,诚心对皇太极俯身说道:“皇上,自围攻瓦房店以来,大清虽是死伤惨重,坐视定南军磨练成为强军,可是咱们大清又何尝不是受益良多。
突袭、挖城、波次持续攻击,攻击方向转换,甚至学会了定南军武器远近搭配使用的法子。
可以说,若不是他们的火力和工事太过犀利,换成其他明军防守,我大清对任何明国城池都有一举攻下的可能。
明国野战水平低下,不足以与我大清争锋,唯有紧守城池,坐视我军畏难而退。
因此,臣弟认为,一支不仅可以野战,也可攻城略地的八旗军队,更是难得。
毕竟,我大清日后的敌人,主要是明国,而明国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城池。”
皇太极和诸大臣一齐点头,并且感叹的说道:“睿亲王能为了大清牺牲,从败中看到收获,很是难得,那你的法子想必也是学自定南军吧?”
多尔衮沉声道:“正是,定南军最犀利的正是火器,他们对火药的使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与攻守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
臣弟吃过不少亏,或许其他手段咱们大清学不来,可是不代表他们用过咱们不会。
自看到定南军火药的威力后,微臣就一直琢磨开原、铁岭的火药当如何使用?
如今瓦房店南城已经被抛石机打得破破烂下,也许就能崩塌一片。
命令集中所有的火药,成不成在此一举。成就一战而下瓦房店,不成就干脆退兵。”
皇太极眼中闪过一抹笑意,继而垂说道:“好,就算不成,也不过就是费些手脚,就是如此。
此战由你部署,杜度负责主攻,其余不变,若是缴天之幸,当一举破城,为多铎报仇,消灭定南军这个心腹之患。”
“遮!”
皇太极身边的人齐声答道。
除了多尔衮心里尚存着一丝希望外,其他人已经当多铎已经是死人。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梦中的她……”
当宁我再次踏入瓦房店的时候,耳边四处传来的都说这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