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武松纪>第二十一章卖艺青年

在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武松就早早的起床把家中水缸全部满打水、又把院子里里外外的仔细的打扫了一遍,随后他才拿起柴刀向着阳谷城外的小山丘上走去。等武大郎刚做完早饭后,武松就背着一大担柴火走了进来。

“二郎啊,你好不容易才回家一趟,你就好好休息休息吧。怎么不听哥哥的话又上山砍柴去了?”武大郎看到后,就心疼的说道。

武松把背上的柴火放到厨房后,说道:“哥哥,俺也是闲不住的人,看到哥哥每日里忙里忙外的心中总是过意不去,只要俺能帮大哥干点活心中就舒坦多了。”

在众人吃完早饭后,武大郎就把周侗、武松、卢俊义三人送出阳谷县城北门。

“大哥,俺走了,您以后多多保重啊!”武松骑在马上依依不舍的对武大郎说道。

武大郎忍着眼中的泪水、强颜欢笑地笑了笑说道:“二郎啊,以后一定要听周大叔的,还要你自己一个人在外面要多注意身体。至于咱们家里你就放心吧,一切都有哥哥在呢。”

“大郎,多保重!老夫告辞了!”随后,周侗就对着武大郎说道。

接着,卢俊义又对武大郎拱手行礼说道:“大郎哥哥,多保重,咱们后会有期!”

武大郎听到二人的话后,向他们挥挥手说道:“周大叔、俊义你们也多多保重。”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武大郎站在阳谷县城的北城门外拼命的向着武松等人挥手,而武松骑在马上不时的回头看看身影变得越来越小的武大郎直到消失不见了。

就在这时,武松突然想起后世一位伟人在辞别父亲时写的一首诗,顿时大声朗诵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好!好!二郎好志气!”周侗听到武松朗诵的诗后,就大声的拍掌叫好。随后,周侗又略带暗示的说道:“二郎啊,你可知道仅仅学的一身好武艺是难以真正的出人头地、光耀门庭的,一个人的武艺再高也不过是十人敌、百人敌,却无法做到千人敌、万人敌。”

“师傅,俺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等俺回到开封府后,俺就跟您学习经史子集、兵法韬略”武松听到周侗的话后,就连忙说道。其实,在这之前周侗曾让武松跟自己学习经史、兵法之类的,但当时的武松一心学习武艺就拒绝了,

周侗听到武松答应后,就欣慰的抚抚胡须、点点头说道:“孺子可教也。”

而,旁边的卢俊义听到周侗和武松二人的对话后,他心中也暗自决定等自己回到开封府后也要跟师傅读书学习。

周侗、武松、卢俊义三人骑马沿着济水岸边经过平阴、长清两个县城后,就抵达历城。历城既是历城县县衙所在,同时也是齐州(也即是后来的济南府)州治所在,自是相当的繁华。

武松、卢俊义二人跟随周侗进入历城后就跳下马来,各自牵着马向前走去。而,武松则是不停的四处张望。其实,无论是武松现在所居住的开封府还是曾经去过的大名府,论繁华程度都远远的超过历城,但却没有历城那特有的市井氛围。只见历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叫卖的小贩们,偶尔还有在耍杂技的、摆擂台的等等。

“好!好武艺!这汉子当真是好本领啊。”

“就凭这套戟法他就能雄霸咱们济州。”

“你们知道什么啊?这铁戟可不是一般的戟,据说是三国时期吕布吕奉先使用过的方天画戟!”

“真的假的?要是这汉子真的这么厉害的话怎么还会在这里卖艺呢?”……

周侗他们三人刚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就看到一大群百姓围拢在一起好像是在观看什么表演的,同时还不断的讨论着。

武松听到这些人的对话后好奇心顿时大起,后世的武松也曾经在古文化街或是什么民俗节日上看过耍杂技、表演武术的、街头卖艺的,但那些把戏都是假的、并不是真功夫。

随后,武松连忙牵马来的周侗旁边问道:“师傅,俺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街头卖艺的呢?要不俺们停下来看看?”

周侗听到武松的话后,看看他那希冀的眼神心中一软说道:“也好,市井之中藏龙卧虎,你和俊义也开开眼界,免得日后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周侗说完后就牵着马拨开人群向中间走去,武松牵马紧跟其后,而卢俊义则是牵马走在最后面。

武松挤到人群最前面后才看到前方的空地上正有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挥舞着一杆方天画戟,不过这杆方天画戟在这青年男子手中仿佛是一根木棍似的,扎、拿、拦、劈、点、崩、挑、圈等一系列的戟法在这青年男子使出来后仿佛像行云流水一般,又恰似羚羊挂角。

“这方天画戟不会是木头做的吧?!”武松看到后就惊讶的问道。

周侗听到武松的话后,就笑着说道:“二郎啊,你可不要小看天下英雄啊。至于这男子手中的方天画戟是不是木头做的马上就能见分晓。”

“当!”就在周侗刚说完不久,就见那个青年男子把手中方天画戟一收、然后把方天画戟往地上猛地一竖,顿时传来巨大的声响。随之,武松就看到用大青石铺的地面上居然出现了一道裂缝,原来这真的是铁制的方天画戟啊。

听到周围传来一阵阵惊呼声后,这青年男子就满意的笑了笑,然后说道:“在下德州陵县(即水浒传中的凌州)史文恭,因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卖艺青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