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五行书>厚土杀

愤怒归愤怒,战斗还是要进行。当然,因为公孙车的进入了暴怒的状态,在战斗中,自然不可能汝以前那般理智。而第一次见到公孙的暴怒状态的十杰,也尝试着安抚公孙无效的情况下,也只能任由公孙施为。十杰所能做的,活血仅仅是尽可能的配合公孙的行动罢了。由于公孙的暴怒,平日里主要负责防御的金凰,这一次一改平日的风范,担当起了主攻的任务。天性温柔,但是个性要强的女累,只得咬着牙,配合公孙的战斗。心细的女累,在配合公孙之余,还必须小心谨慎的注意完全不控制灵气输出的公孙,是不是会出现“力有不逮”的情况。每当公孙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女累都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灵气,给公孙输送一部分过去。看得出,女累是打算尽全力支持公孙与共工之间的战斗。女累尽力支持公孙与共工战斗的愿望是好的,只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就算十杰全部都捆在一起,恐怕也不是共工一个人的对手。但是,只有公孙知道,失去了神界主身天后的共工,单纯凭借已经失去神威的分神,是很难再发挥出之前位列十二祖巫之一时的战斗力了。或者,换句话来说,此时的共工,失去了神界与之呼应的神力来源,所能施展的耗费神力的攻击,那是用一次便少一次了。如果,共工无法解决神力来源的问题,或许,只要十杰小心谨慎一些,还是有希望能通过时间的伟力来消磨掉公共的实力的。当然,有希望是一回事,能否真正办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从目前的情形上来看,共工根本就没有将十杰放在眼里。就算是金凰一改以往的套路,主动向共工发动了进攻。面对五色鸟反常的阵型的共工,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担忧。共工眼见着金凰周围不断在凝聚土石,只是轻蔑的一笑。那样子,似乎完全没有将金凰接下来要发动攻击放在心上。想想也是,虽然五行之中土克水,但是,就连身为共工手下的相柳,都能吞山食土,共工有怎么理由惧怕土属性灵气凝聚的土石攻击呢?更何况,金凰所能发出对攻击,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其根本,依然是公孙与女累修行的土属性灵气凝聚而成。这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共工天赋的水属性灵气相比的攻击,显然并不能对共工造成足够的困扰。但是,我打不过你,并不代表我就有认怂的理由。公孙此刻的感觉,恰似被人家欺负到家门口的感觉。而共工,上门欺负人还不算,还将公孙的家人打死打伤无数。这时候,公孙莫要说仅仅是有可能打不过共工。就算是公孙压根就不会打架,也断然是没有袖手旁观的理由了。我们不惹事,但是我们更不怕事。事到临头了,就算是不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至少我们也得为你的作恶,增加一点额外的成本,绝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就让你欺负了去。暴怒的公孙,咬着牙凝聚了自己灵魂之力所能控制的极限数目的土石方块。并且,公孙让这些灵气形成的土石方块互相组合,变成一个一个十字形的聚合体。随后,公孙不知是太过激动咬破了嘴唇,还是灵魂负担太重吐了血。总之嘴角溢血的公孙,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推动起那些被他聚合在一起的土石。这些土石全部都以一定的加速度,旋转着撞向了共工。从公孙的攻击上,我们不难看出,天赋的聪明,就算是在公孙暴怒的时候,也没有离开公孙。公孙的攻击,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青木杀的攻击特点。公孙在自己能支配的力量范围之内,尽可能多的凝聚起密集且沉重的攻击。而且,厚重的土属性灵气与活泼的木属性灵气不同,厚重的土属性灵气,在防御时坚固可靠,在进攻时也沉重猛烈。公孙凝聚的这次攻击,虽然是仓促之间创造的没有名字的技能,但是,由于公孙拼了命的催动,这次的攻击,其攻击力,极有可能已经超过了之前力牧在蚩尤的帮助下,创造的青木杀。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公孙这一招可以被称为“厚土杀”的攻击,其理论上的攻击强度,是足够让共工受伤的。但是,理论与实际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的。毕竟,共工是相柳的主子。青木杀能伤到相柳,并将相柳吓退。厚土杀却并不一定能收获青木杀那种战绩。先不说厚土杀能不能让共工受伤,单说依照共工的小心眼与狠辣劲,很有可能就算受了伤也要拉几个垫背的才愿意离开,绝不可能如相柳那般随便的就逃走。而且,从共工一脸轻松的样子上来看,共工也并没有将厚土杀太过看在眼里。眼见着密集的土石向自己袭来,共工甚至选择先慵懒的打了个哈欠,然后才懒洋洋的抬起尾巴,向土石击去。从共工面对公孙的攻击所做出的反应,我们不难看出,共工表面上虽然显得十分放松甚至轻蔑,但是共工内心中还是打算节省神力,想要单凭ròu_tǐ力量对抗公孙的攻击的。自然,在失去了神界的神力来源之后,共工如此做,是十分明智的。如果动用术法,没有神力来源的共工,就算修为深厚,其攻击本质也便是依靠灵魂之力的人间凡术。既然与人类使用的同为凡术,共工身为水神分身的优势,自然就显现不出来了。共工此刻能作为倚仗,自信超人一等的,自然就只剩下这副经年累月被神力滋养而防御力惊人的皮囊了。只是,共工或许是在建木之上,对抗公孙的攻击时显得太过轻松了。共工完全估计错了公孙拼了命才施展出的厚土杀,究竟有多么巨大的杀伤力。虽然共工成功的用自


状态提示:厚土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