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被贬,高炽心中甚是感伤,这日杨士奇在文华殿教习高炽《大学衍义》,高炽唉声叹气:“先生,自古明君皆识忠臣,父皇雄才伟略,确是一代圣主,可为何被奸人蒙蔽,累得解先生远去交趾呢?”士奇赶忙劝道:“殿下,自古宦海沉浮,大绅他才高八斗,平日里又与太子交好,难免被奸人记恨。陛下虽为圣主,也有被贼人蒙蔽的时候。殿下只管做好分内之事,事事仔细便好,切勿被奸人所害。”朱高炽对杨士奇拱手说道:“先生教诲,高炽牢记在心。这些年来,先生日日为本宫打算,真是辛苦先生了。本宫在京师郊外为先生备下了一套宅院,供先生休养之用,请先生笑纳。”杨士奇笑笑,“臣谢过殿下,只是这宅院臣万万不能要。”高炽不解:“先生……”“殿下细细思量,臣若住进这宅院,陛下及朝中之人就认定臣是殿下的党羽,不仅会被汉王一党所记恨,而且日后臣说及殿下的情况,陛下定会认为臣私心于殿下,如此一来,臣就无法尽心于太子殿下了。殿下宅心仁厚,将来必为一代英主,臣愿尽心竭力,助太子殿下荣登大统。”高炽听了杨士奇的话,大为感动,起身后退三步,对着杨士奇深深施了一礼,“高炽能得先生,乃此生之大幸。”
杨士奇忙制止高炽,“殿下使不得,臣尽心于太子殿下乃是分内之事。”于是君臣紧紧握住双方的手,相视笑了。
解缙被贬交趾,朱高煦异常高兴,这日朱高煦回到长春宫又对韦凤娘提及解缙被贬一事,“解缙那老东西终于被贬走了,且留他几年老命,他日一旦得到机会,定要这老家伙死得难看。”韦凤娘一脸媚笑,“恭喜殿下除了解缙,可殿下还需想办法将太子一党彻底清除,只要太子身边没了这些文臣谋划,太子被废便指日可待了。”朱高煦说道:“别急,机会要慢慢等。”韦凤娘突然问道:“殿下,你说那杨士奇是不是太子一党?他日日去文华殿教太子治国之事,难免勾结在一起。”“他是太子讲官,去文华殿教太子治国,乃是父皇的旨意,他二人未必会勾结。早就派人打探了,这杨士奇好似还在观望,并未站到哪一边。听说前些日子太子欲送杨士奇京郊的一套宅院,杨士奇没要。这还看不出来,定是他见咱们势大,不甘心侍奉太子。”韦凤娘抚弄着手中的罗帕,说道:“也或许这杨士奇不肯趟这趟浑水。可他那表妹柳如愿与张若兰走得可近呢。”朱高煦一脸不屑,“一妇人兴不起多大风浪,只是柳如愿不要惹,高燧他俩不会碍事,毕竟储君之位轮不到他老三。杨士奇何等精明之人,到时候自会告知他表妹明哲保身。杨士奇深得父皇信任,且先不要招惹他,若是能将他拉到咱们这边岂不更好?”韦凤娘赞道:“还是殿下精明,不知比那太子强上多少。父皇若立殿下为储君,真是大明之幸。”朱高煦听了此话得意地笑了。
西蕃地区屡出事端。这日夜里,朱棣将几位辅臣召到龙床旁商议。朱棣说道:“西蕃近些时日不得安宁,尤其是乌斯藏地区。”杨荣将一张地图递与朱棣,说道:“乌斯藏虽地域广阔,但人口庞杂,领主众多,且多为教众。既然多为教众,陛下便需先收归民心,待民心所向,再将领主们封王厚待,何愁乌斯藏地区不稳。”杨士奇说道:“听闻乌斯藏有位番僧名叫哈立麻,四岁时便出了家,如今已是弱冠之年,他精通佛法,在乌斯藏颇具号召力。陛下若得此人,便可得乌斯藏民心。”朱棣听杨士奇如此说,赶忙说道:“朕也听闻过此人。既然精通佛法,不如将他请到南京来,为太祖皇帝与孝慈高皇后做法事来荐福。”杨荣赞道:“陛下高明,如此一来,既得了哈立麻,又收了天下民心。”朱棣笑了笑吩咐道:“传朕旨意,封哈立麻为尚师,召哈立麻即刻入京,在南京灵谷寺为太祖高皇帝与孝慈高皇后做大道场荐福。”杨士奇说道:“是,陛下。除了封领主为王,收归哈立麻,陛下还需用‘茶马古道’加强中原与西蕃联系。‘茶马古道’乃是中原与西蕃的重要通道,茶马互市,不仅促进两地交流,更能各取所需,使民富足。”朱棣捋着胡须,边听边点着头,“士奇说的极是,用中原的茶叶换西蕃的马匹,茶马互市,不仅稳定西蕃,还能让大明军中多了西蕃的优良战马,就这么定了。”说完,朱棣侧身倚在了龙枕上,杨荣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明日……”杨荣正说着话,只见疲惫至极的朱棣已躺在龙床上睡着了。杨士奇与杨荣见朱棣睡去,便相视笑笑,悄声退出了乾清宫,回了文渊阁。
朱棣将西籓的领主们分别封为阐化王、赞善王、护教王、阐教王、辅教王。哈立麻也来到南京,受到朱棣热情的接待。哈立麻在南京灵谷寺为永乐皇帝的父皇与“母后”——太祖高皇帝与孝慈高皇后做大道场荐福。在荐福的这些日子里,南京异常热闹。可就在热闹的南京,深感孤独的朱棣,换上青袍,在夜里来到了喈凤宫。
朱棣跪在碽妃的画像前,说道:“母妃,外面真热闹,可越是热闹,儿臣便越发思念母妃。儿臣让哈立麻为父皇与马皇后荐福,却不能让哈立麻给母妃荐福,儿臣对不起母妃。为了稳定西蕃,收归天下民心,儿臣别无选择,请母妃原谅。既然哈立麻为父皇与马皇后荐福,那儿臣便跪在这为母妃荐福。”说完,朱棣拿起佛经,跪在地上用心诵读。朱棣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