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回到三国去捣乱>第八十回 迁都长安

长安锦画,却逊洛阳风骚;一曲绵绵听风雨,谁道今春是哀絮?

春意尚没有将洛阳的绿色展开,却让这个千年古城蒙上了一层阴霾。关东联军已经在虎牢关外屯扎了一个多月了,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那二十多万人足以让董卓心惊胆战。二十万,基本上比董卓所有的兵马加起来还要多。

董卓虽然不知道这些诸侯为什么还不打过来,但听着虎牢关的守将胡轸说,诸侯屯扎酸枣旬月,除了一日阅兵搞得声势浩大,其后就没有什么动静了。不过董卓生性多疑,谁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暗地里又在搞什么名堂。

“相国放心,关东联军各有小心思,都害怕损失过多兵马,必然不敢强攻虎牢关。”

纵然李儒如此安慰自己,董卓心中还是感觉放不下那块石头;他侧卧在胡床上,声音略带郁闷的说道:“李儒,这关东联军虽然不团结,但驻扎在那里终究是我心头之患。不知你可有什么办法躲避此次灾祸?”

李儒微微一笑,皱巴巴的脸上露出一抹诡异之色:“不知相国可听过近来街边小儿吟的这么一首诗:‘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这诗可有的意思,不知是什么由来?”董卓身体肥滚滚的,直接转着站了起来,惊异地问道。

“相国,此诗乃苍天之召。大汉自高祖皇帝开国以来,历经十二帝,中途王莽篡政,光武帝至今又是十二帝。按照诗中意思,应当迁都长安,躲避灾祸才是。”

董卓听罢,并没有所有人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以为找到了好的说词;相反,董卓看上去似乎很焦虑,杂乱的胡子上还留着早晨的浆液未来得及打理。他从胡床上走了下来,在厅中来回踱步着,最后,他问道:“李儒,纵然此举能够躲避诸侯锋芒,但这洛阳岂不是拱手让与他们?何况这城中百姓以十万、百万计,莫不是全部迁到长安去?”

“相国为何迟疑?外面那干乱党贼子夺入京来,且不说我等身死,这百万百姓不也是遭受掠夺之苦?如今他们尚在迟疑,若等他们反应过来,自武关、河内、虎牢三路攻来,我等便是瓮中之鳖啊!”

李儒虽然说的很焦虑,但董卓似乎还有些迟疑;如此大事,似乎还是要与朝臣商量的好。他朝屋外喊道:“奉先,奉先!”

“孩儿在此!”

却见门口突然钻出来一个身长九尺的大汉,头戴束发紫金冠,身穿虎兽吞云铠,手中方天画戟迸出一阵阵寒芒。他朝董卓微微行礼道:“义父,有何吩咐?”

“传令下去,百官立刻到德阳殿集中,无论病否,未到者亦或迟到者,纷纷处斩!”

“是!”

李儒有些急了,看着吕布远去的背影,忙问道:“相国,此事若是与朝臣相商,必然为难我等,届时迁都之事必然荒废!即便不荒废,相国也必然落个专权的臭名声!”

“但我若是不召集……他们又得说我一意孤行,专横无礼了。”董卓内心毫无波动,“某自去年立了新帝起,朝内外纷纷说我有篡逆之心;弘农王远不如现今皇帝聪颖,废之当然。杀之……也是为了皇帝统治着想。却没想到袁绍袁隗他们袁家,竟然朝内外各种放出流言,说我有不臣之心!此番若是再如此专横,只怕我等也活不了多久了……”

“相国,历史自有定论。”李儒安慰道,但他又如何知道,历史早就将他们弄得的比墨水还黑了。

董卓没有理会他,径直走出门去,看着自家相国府巨大的庄园,低声道:“向时王翦功高震主,权且用田庄来迷惑始皇帝;如今的我……纵然想要放权,只怕也没有机会了。为了在这政治的漩涡中活下去,我现在只能将权越抓越紧,否则一个不慎就将被那些朝臣杀死。我得罪了所有的官员,就连史官都不例外;纵然我说我忠于大汉,谁又会相信?我只能先活着,等我死后……我就管不着他们了。”

“相国……”

董卓摆了摆手,面色平缓,淡然说道:“言尽至此,李儒,准备上朝吧。”

………………………………

荀罡冒着粗汗,费力的在德阳殿前面的汉白玉阶梯上走着;半个时辰前收到相国府的要求,让所有朝臣尽快来到德阳殿,不得推辞。荀爽纵然如今病魔缠身,但也得强忍着压力,缓缓朝德阳殿攀登去。

“董卓残暴无度,竟然连百官的自由都要束缚;如今将我等召集起来,不知又是为了什么事情!”

荀爽听见这声音,原来是太尉黄琬,从豫州牧任上下来之后,黄琬先任了司徒,现在又任了太尉。荀爽苦笑一声,纵然这黄琬再怎么大胆,他刚才说话的声音倒也是小的可怜,像蚊子一样。

“只要不是他想要皇帝禅让,其他的老夫都没有奢望。”司徒杨彪跟在黄琬身后,如此说道。

忽然,他们看见前面那个穿着朝服走路一顿一顿的人,知道只有荀爽有此顽疾,连忙上去搀扶。荀爽年长他们十几岁,也算是前辈了,如此礼节,也不算僭越。

“劳烦二位了。”荀爽苦涩笑道,但二人应了一声,却又细数董卓罪行来了,责怪董卓不识好歹,连得病官员也要如此对待,似乎想要挑起荀爽的仇恨。

荀爽默然不语,随着二人缓缓步入了德阳殿;百官似乎已经站毕,三人缓缓朝最前方走去,因为他们正好是三公,朝会的位置就是在那么的前面。

“慈明公辛苦


状态提示:第八十回 迁都长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