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错天下>第九十五章 不能太无耻

齐泰不是李景隆的老丈人,也就不似黄子澄那般紧密附合李景隆的思路。是以,他推荐李景隆倒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一则削朱棣的策略是李景隆提出,且又有先知之能,由他去平叛便是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道理。二则齐泰知道耿炳文其人,守城堪称强,而攻掠却乏力,确实不算平乱的合适人选。

闻得朱允炆相问,齐泰清咳一声,准备将想法托出,却见李景隆躬身长揖,说道:“陛下,臣有话说。”

朱允炆见李景隆作揖不起、并无下文,心中了然,笑道:“黄先生、齐尚书,你们先行退下,我与景隆说说话。”

待黄、齐二人告退,朱允炆笑眯眯地说道:“景隆,你想说什么?齐尚书可是推荐了你啊。”

李景隆正色道:“此番不宜由我领兵平叛。”

朱允炆道:“为何?”

李景隆迟疑半晌,说道:“因为第五安。”

朱允炆怔了怔,道:“就是会仙语的那个义士?黄先生的远侄?”

…………

六百年望台。

李景隆略显萧索,也显得有些疲惫。

毕竟,皇上不再是皇上以后,他忽悠起来难免会感觉底气有些不足。所幸事情顺利,最后到底还是将皇上给忽悠了。

忽悠的结果,仍然是由耿炳文领兵平乱。

但李景隆不能忽悠自己,必须要细细地想一想,眼前所面对的这个与历史记载已经有些不一样的靖难之役,是否还能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下去。

计划很宏大,应该也很精彩。

既然是计划,那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设定。

简单地说,就是在所有人都感觉命悬一线的时候、无限绝望的时候,他再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那时,他便是救世主。

哪个救世主会一开始就跳出来呢?

这便是他一直借仙梦推脱、避免过早领兵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他需要时间来完善计划。

李景隆的计划是由两个既有关又独立的部分组成,自记得后世之事后便开始了这个计划的实施,而依托的则是后世历史的相关记载。

先说第一部分计划。

历史上的朱棣能够成功夺取天下,有着两个必要并且显得侥幸的因素。

一是他采取了绕开济南,千里奔袭直取京师的策略;如果他继续与济南盛庸、铁铉等人纠缠,那么还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打到京师去。

二是京师金川门守将降了他;若非如此,那什么时候打下京师,或者打不打得下京师都是未知数。

所以,后世史学家对朱棣此举多有贬议,认为其太过冒险。若是京师方面坚守待援,他的结局必然是被合围歼灭。

而这一切,则更说明了金川门降将的重要。

史上记载,开金川门降朱棣的正是李景隆。

所以,李景隆制定计划时非常有信心,坚定地认为这部分计划一定能够成功。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李景隆,并非史书上记载的那个草包将军李景隆,而是穿越者李九江。

在实施第一部分计划的同时,李景隆便已经开始为第二部分计划作准备。诸如放下身段到龙套这种从五品的员外郎宅中探望闲谈、主动与徐辉祖等人交好,甚至通过朱允炆与黄子澄建立起翁婿关系等等。

同样是按照计划,他要在靖难之役开始后,加大力度与地方武将建立情谊。在情谊的基础上,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

如果这一切顺利,朱棣必然丧命于金川门前。同时,在叛军攻打京师时,皇上肯定会不幸驾崩。

其后,他这个击毙反贼棣的功臣和万众瞩目的救世主,当然便是年幼太子的辅佐人选。

至于年幼的太子能不能登大位,或者说会不会突然染疾之类的,那个可以到时视具体情形再行决定。

这个计划的第二部分难度大些,但李景隆仍然有信心,因为靖难之役要打到建文四年,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一切。

但眼前的情形却应证了一句老话,计划总赶不上变化。而这个本不应该出现的变化,不出意外的话则是由于另一人的参与引起。

变化会不会对计划的实施造成影响,李景隆此时并不能完全确定。之所以让耿炳文率兵平叛,目的便是让判断得到证实。

如果朱棣还是在中秋之夜采取偷袭,如果朱棣还是在滹沱河大败耿炳文,如果朱棣还是围攻真定城三日不克便回师北平,那么第一部分计划便可继续实施。

否则,计划便要调整。

对于整个计划,李景隆当然认为第二部分计划更为重要。所以他暗自决定,如果真定之战没有按照历史记载的那样发展,自己便亲自北上领兵,提前打败朱棣。

那样或许不如原先计划那般稳当,甚至会将实现第二部分计划的时间拖后,但大势应该不会有错。

正因为如此,这种可以算作最后底线的大势,李景隆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再予以改变。所以他要消除一切风险,哪怕是潜在的风险。

脸上的萧索和疲惫瞬时不再,他唤来易十三,微微笑道:“十三,你还记得我以前曾问你的那个问题吗?如果这世上只剩下你和另外一个人,你会不会杀了他?”

易十三白衣飘飘,丰采神俊,笑道:“不会。有个说话解闷的人总是好的。”

李景隆似笑非笑,道:“如果他不但不能让你解闷,还时时恶心你,又当如何?”

易十三微微一顿,然后很坚定地说道:“那


状态提示:第九十五章 不能太无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