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大昭女相>第三百零六章 分析

上官澈见她已经懂得主动地了解失败的原因,甚感欣慰,摸着她的头答道:“有战略上的原因,也有人的原因,我跟你仔细说来。”

于是他调整了坐姿,道:“当时南宋这边由权臣贾似道当权,此人对内隐瞒,对外屈辱求荣,当时元军包围了襄阳城,局势十分之紧急,他却不向朝廷透露半分,其为第一。第二,南宋这边的大将刘整向元军投降,并提供了‘先攻襄阳,撤其捍蔽’的策略,被忽必烈采纳,忽必烈以玉带贿赂南宋的荆湖制置使吕文德,请求在襄阳城外设榷场(宋、辽、金、元时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吕文德答应。之后,忽必烈又以保护货物、防止盗贼为由请求在襄阳城外围建筑土墙,吕文德没有多想,依旧答应。殊不知忽必烈建筑这些土墙是为了保卫襄阳城。

1268年,忽必烈派大将阿术在襄阳城的东南和东北方向修筑堡垒,将宋军的援襄之路隔断。

1270年,忽必烈派大将史天泽在襄阳城的西部筑长围,又在南面筑城,连接诸堡垒,如此,襄阳城的便变成了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孤城。

接着,忽必烈又派人在襄阳城外围建筑了十余个城堡,建立起了长期围困襄阳城的战略根据地。之后,又建立水军,完成了水陆两方面的围攻准备。

同年,南宋的降将刘整与阿术谋议‘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于是忽必烈命刘整习水军、造战船。刘整遂开始操练水军和命人造战船,不久后便造了战船五千艘。之后又得到四川行省送来的五百艘战舰,从而拥有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队伍。”

“这时期南宋这边毫无对应的对策吗?”江月棠问。

“有,1270年的九月,南宋的殿前副指挥使范文虎曾率水军来增援襄阳,元军立即命水、陆两军迎战,范文虎大败,只得仓促而逃。1271年,范文虎再次率军援襄,忽必烈派阿术率诸将迎战,宋军依旧大败,且损失了一百余艘战舰。”

“唉。”江月棠叹了一口气。

上官澈便故意问:“为何叹气?”

江月棠道:“此时元军的包围局势已成,宋军要想攻进去比登山还难,襄阳城失守已基本成定局。”

“嗯,确实是这样。”上官澈说,接着道:“1272年,南宋的大将李庭芝招募了临近地区的民兵三千余人,派张顺、张贵率领他们带着襄阳城内急需的物资前往支援襄阳城。

二张遂率轻舟一百艘,士兵三千人及大批的物资出发,出发前,张顺对士兵们说:“这次的援襄行动任务艰巨异常,我们每个人都得有必死的决心,你们当中如果谁并非自愿去的,请马上离开,不要影响此次的救援大事。”

士兵们皆斗志昂扬,表示坚决完成任务,于是,救援行动正式开始。二张将传连成方阵,并在船上安置了火枪、火炮和强弓劲弩,张贵在前,张顺在后,他们先用强弩射击敌舰,再用大斧与他们短兵相接,凭着高昂的士兵打得元军节节败退。在作战中,张顺阵亡,几日后,襄阳城的军民才找到他的尸体,当时他漂浮在水中,怒目圆睁、披甲执弓,模样如同生时。人们厚葬了他,并建庙以供祭祀。这是后话。

张顺死后,张贵带着士兵们继续顽强作战,最后冲开了元军的重重包围,将物资送达了襄阳城。

这是宋军在这场长达五年的围困战中首次获得胜利,大大地鼓舞里城内士兵的士气。至此,外围的宋军终于与城内的宋军取得联系,他们相约打通襄阳城外围的交通线,然后由范文虎在龙尾洲接应,以实现南北夹击元军的目的。

张贵辞别了吕文焕,率水兵三千人沿汉水而下,但在点兵时发现少了一人,马上意识到他们的计划被泄露了,立即对士兵们说:“我们的计划被泄露了,只有趁敌人还来不及应对时采取行动了。”于是连夜放船开炮,冲出了元军的重围。

元军得知后立即派几万人阻截,把江面围死,张贵边战边行,将近龙尾洲时,张贵发现龙尾洲的方向旌旗飘飘、战舰如云,以为是范文虎来接应了,忙举火以示。对方船只便朝着火的方向急驶而来。

等到对方船只近前时,张贵才发现那全是元军,顿时与之展开战斗。战斗中,张贵所带领的宋军因过度疲惫加上人数不足的缘故很快便败下阵来,张贵被俘,但宁死不屈,不肯投降,最终被杀害。

之后,元军派四人抬着张贵的尸体来到襄阳城中,迫使吕文焕投降,吕文焕不肯投降,亲手杀死了那四人,将张贵与张顺合葬,立双庙以供祭祀。

为了能尽快攻下襄阳城,元军于1272年秋采取了分割围攻的战术,即先攻樊城。

襄阳和樊城夹汉水而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元军认为‘襄阳之有樊城,犹齿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下则襄阳可不攻而得’。

于是,元军于1273年初分别从东北和西南方向攻击樊城,并派出了炮兵轰城,很快,连接襄阳城和樊城的江上浮桥便被烧毁了,使襄阳城中的宋军无法前去救援樊城。

刘整率兵用回炮轰开了樊城的西南角,冲进了城内,樊城的南宋守将牛富率兵与之进行巷战,但寡不敌众,终被元军包围,牛富也死不肯投降,投火**,樊城至此陷落。

襄阳城的守将吕文焕得知后立即向南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六章 分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