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宋缔>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谕

赵祯是皇帝,耶律洪基同样也是皇帝,对于赵祯来说,帝王的尊严和威严高于一切,即便是昏君,即便是大宋的对立之国君,依然尊贵无比,不是一个蛮人能羞辱的。

而眼下,他的脑壳变成了酒器,这简直就是在侮辱至高无上的皇权,赵祯不能也绝不会容忍,否则历代王朝如何保护先朝的皇陵?至今唐朝的关中十八帝陵都有大宋的士兵驻扎守护,年节也少不了祭祀。

对于这个萧满,赵祯是没有一点兴趣,哪怕他是辽朝的贵族,哪怕他可以动摇辽人的民心,赵祯依然不会庇佑他,这个人和巴图一样,是连带侮辱皇权之人,赵祯不会对他网开一面。

提笔写下敕谕,告诫蔡伯俙暂时不要处置萧满,但却要把他看好,万万不可有任何闪失,同时通报辽朝萧满的下落,这事情不能再拖下去,否则…………耶律洪基七天后怕是要入陵寝了。

既然路上已经耽误了一天多的时间,消息传到辽朝还需要两天,这样算下来,时间也真是不多了,剩下的三天之间还不知能不能把萧满押解到辽朝去。

把敕谕写完,三才早已把皇帝神宝奉上,赵祯粘着印泥盖下后,三才恭敬的接过封装起来,交给鸽舍的内侍处理,这封敕书要由信鸽携带至密云的黑手,然后再派人快马传递到大定府蔡伯俙的手中,他是一路之安抚使,交给他便是全权委托他与辽朝交涉的意思。

赵祯在敕谕中也写的很清楚,这时候他要担起责任,莫要在担心朝中的流言蜚语,该和辽朝交涉便和辽朝交涉,想办法从辽人身上获得一些好处才是。

大宋自然是要把萧满交给辽人的,但却不会白白交出去,最少要获得好处才是,否则岂不是对不去住蔡伯俙这商贾出身的名头?

前段时间赵祯还听说一段轶事,辽朝把蔡伯俙比作天下最会做买卖的商贾,称他是有史以来最会做买卖的安抚使,即便是蚊子从他面前飞过都能掐出一滴血来。

话虽然不中听,可事实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自从蔡伯俙到了大定府之后,大定府的所有产业就被他盘活了,作为一方安抚使,这货对北京道的经济建设可谓是鼎力支持。

王安石用石灰水泥盘活了松山州的产业和经济,而蔡伯俙却是用整个中京道的闲置百姓建设工厂不断向辽朝倾销商品从而获得财富和建设的基础。

相比之下,蔡伯俙更适合作为一方封疆大吏,他的眼光也更加长远,当然,经过适当的锻炼,王安石也能达到他的高度,双方只是层次不同所要面对的困难不同而已。

大量的商品倾销之下,辽人难免有些招架不住,同时还要面对大宋其他州府的商品倾销,一时间让辽朝的财富大量流失,贸易逆差逐渐加剧。

大宋的铁器以耐用结实著称,农具,厨具等等,其他的日常所用也实在太多,而成衣,茶叶,瓷器,成药,丝绸,锦缎以及各种手工艺品奢侈品更是琳琅满目,不过价钱也颇高,可辽人对大宋的商品是又爱又恨又离不开。

赵祯知道蔡伯俙这么做的原因,虽然名声不好听,可这么做对北京道的民生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连赵祯都没想到,北京道在蔡伯俙手中如此风生水起,而且他还把自己的名声故意搞的不堪,作用也很明显,免得朝臣以此为借口再抨击他。

事实上非常可笑,无奈,蔡伯俙越是干得好,越是没有什么坏名声,朝臣们对他外戚的身份越是计较,越是紧追不放,可若是他稍稍有些坏名声,朝臣们反而不再计较,并以一句外戚果然靠不住为借口,说一下就算了。

赵祯岂能不知道其中缘由,而蔡伯俙同样也知道,大宋的国策是没错的,祖宗之法更是要遵循,赵祯不会然外戚获得权利的同时还提升文资和官价,虽然不公平,但不得不说这一招更管用。

现在的大宋不知重文轻武,也不是重武轻文,而是文武双方都得到了削弱,朝臣当中文臣的权利被赵祯更加细化和分配到各个衙门之中,以一个衙门为整体,综合实行权利。

而武将更多的是派出领兵,带兵,朝中的武将其实只是枢密院中的军事参谋而已,他们开始逐渐变得更像是文臣,连狄青都在叹息自己何时能再上疆场。

赵祯忽然发现,以后若是有将军立了大功无法安置,参谋军事使这个职务便是他最好的归宿,这个参谋军事使就是原先的枢密使,也相当于大宋的总参谋长。

他的主要职责便是率领一般武将中的文臣对情报,战场动态,信息,后勤等多方的辅助工作进行汇报总结,让皇帝了解战场上的一切以及最重要的预判敌我形势等等。

可以说这些武将基本上就没有再次带兵出征的能力,当然他们要参加军训,也要上战场参与实战,但不会有兵权,赵祯可不希望身边是一帮纸上谈兵的赵括。

耶律洪基死了,赵祯觉得大宋最大的威胁也消除了,辽朝连一个君王都没有,一个以太后临朝亲政的国家能走多远?历史上可没有多少好例子。

大宋拿下北京道的时候,赵祯觉得可以暂时停下进攻的脚步了,而耶律洪基的死让他再次觉得大宋该松一口气时了,伐辽是没有问题的,但眼下这种情况若是脑子一热,倾其国力的伐辽就有些愚蠢了。

文臣希望战事到这里便结束,赵祯自然是不答应的,自始自终驱逐契丹人与草原便是他的计划,而武将希望这场战事继


状态提示: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