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宋缔>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弹是怎么出现的?

赵祯回朝之后便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下旨重修宪法,二便是确认了萧仁的身份,看似后者没有什么影响,但事实上却比重修《皇宋宪法》更难。

赵旭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帮赵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作为皇后的王语嫣无法反对,若是她说儿子错了,那不光赵旭受到影响,更是让赵祯挂不住。

眼下的情况算是皆大欢喜,萧挞里入了赵祯的后宫,萧仁被分为楚王,民间百姓对于皇帝突然多出的儿子并没有太多的反对,重点全部集中在了赵祯的身上。

是个男人都不会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来养,把时间向五年前推算,那会刚好是官家在西域与契丹作战的时候,并且官家还去了契丹皇帝的大营进行了所谓的“国事访问”。

这样一来萧仁是谁的血脉还有疑问吗?

契丹皇帝当时说孩子是她和天神所孕育,这话骗骗契丹人可以,但却骗不了大宋的百姓,天神哪有那功夫和你一个凡人女子造人?

于是乎百姓们热议的话题就变成了赵祯的身体康健和“威猛”。

……………………

崇文院的秘阁之中,大宋的皇帝赵祯坐在摇椅上惬意的看着一本格物院大匠的奏疏,奏疏中还有一些图纸,赵祯看到的是一个圆锥形的弹丸,在后面画的是代表火药的黑色。

这大概就是他们想象中全新的火炮弹药,赵祯觉得很有意思,这是一种对未知探索的大胆尝试,圆锥形在他们看来很适合大宋的火炮。

渐渐的头子可以减少阻力,而大面积的尾部可以更好的与炮管契合,产生更大的出膛速度,想法和后世的炮弹一模一样。

值不够后世的圆锥形是柱状,而现在大宋匠人提出的圆锥形却是真正的圆锥形,若是从横剖面看,完全就是三角形的。

赵祯知道这东西不会附和空气动力学原理,而且这样的圆锥形大大减少了炮弹中火药的装填量。

伸手在空中挥了挥,边上的三才立刻递来一支沾了朱砂墨的御笔,笔尖上的红朱砂吸得恰到好处,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

赵祯提笔在原本的圆锥形上加上了几笔,使得圆锥形后面多了一个圆柱形,并且顶部并不是尖尖的而是变成了稍微圆润一点的形状。

顺便还把炮弹标注为弹丸,把里面的火药标注为装药。

大宋的火炮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从火药的出现到现在熟练的运用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大宋的火药弹已经不是军中的王牌,但依旧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而火炮的进步速度则是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是大宋整个科技产业的发展,火药技术进步,冶铁炼钢的技术跟上,在生产出能成熟当下火炮爆炸威力的炮钢和装填药之后,大宋的匠人们才开始研究炮弹的新形状和功能。

火炮一直是大宋的军中神起,并且格物院和火器司直接对赵祯这个大宋皇帝负责,所以他们的一切从研究到设计,制造,装备军队等等每一步都需要赵祯的亲自审核。

相对于大口径的火炮,大宋的火炮口径非但没有变大,反而在减小,这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表现,虽然炮弹越来越小,但威力却没有改变,甚至在不断的加强。

炮弹减小装药便减小,也能减少军中所需要携带的重量,这是一种进步,而且大宋的火药已经从原本的靠火药惯性以及质量的攻击改为爆炸攻击。

在聪明的大宋匠人面前,炮弹改为爆炸式的难题很快被解决,他们从火枪中找到了灵感,大宋的火枪是从子弹是用枪支后面的撞针打击底火发射的。

而大宋的炮弹爆炸则是利用炮弹头部的撞击挤压内部的撞针而达到引爆内里装填火药的效果。

之所以大宋的炮弹做出改变,最简单的原因是大宋的火炮开始了改变,之前一直在使用前装炮,而现在大宋的格物院匠人已经研究出了后装炮。

这要归功于一个来自美洲的植物所提供的附属品,橡胶。

大宋的橡胶生产早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各样的橡胶被试着做出来,而橡胶有着惊人的气密性,这东西仿佛就是和天生为密封所出现的。

大宋的蒸汽机几乎全部运用橡胶作为密封的手段,从火车上的蒸汽机到工厂中的蒸汽机,再到火炮后装的炮闩,橡胶的作用无处不在。

所以万事具备之后,格物院和火器司的匠人们才开始联手改进大宋的炮弹,火炮缩小了,不再那么笨重,火药的威力增加,不需要大量的装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炮弹的大小和重量都要随之改变,但很快他们和军中抽调来的炮手都发现,装药变少威力不变的情况下炮弹的大小和质量决定了火炮的威力。

于是会发生爆炸的开花弹被使用,可火器司和人并不满意,对于他们来说眼下这种开花太过老旧,杀伤威力也不行,于是火器司与格物院的匠人便研制了这种全新的锥形炮弹,并且极具创意的在其中装了大量的钢珠。

这是他们不断测试得到的结果,钢珠在爆炸的时候威力更大,飞行更加稳定,若是换成别的形状,就不行了,威力和覆盖面积也没有钢珠大。

赵祯把手中的图纸交给三才道:“让亲卫司的人注意,这段时间加强格物院和火器司的护卫,若是有一点差池,朕让他赵力吃不了兜着走。”

三才点头道:“奴婢遵旨!”

接过奏疏后,三才稍稍犹豫一下小声道:“官家,那告御状的陈宏


状态提示: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弹是怎么出现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