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宋缔>第两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驾中的狄青

在编修《五代史》这件事情上,欧阳修有着惊人的执着,为此还上疏赵祯,请求出入崇文院以方便查阅典籍。

赵祯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也被欧阳修的执着所感动,这是大宋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既然别人不想要这样的荣誉,那就全给欧阳修一人便是!

为此赵祯特意下旨三司调拨经费给予欧阳修任由他使用,并且馆阁之中的官吏必须配合欧阳修,其他文臣不得参与。

而看完欧阳修的手稿后,赵祯便能确定这本《新五代史》乃是面面俱到的集大成之作,其中不乏他欧阳修的感叹和评价。赵祯每每读到这些地方经不住拍案叫绝,把陪驾的三才和蔡伯俙吓得够呛,谁能想到官家在颠簸的马车中还能看得下去书…………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

“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

“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馀嵗,甚者三、四嵗而亡”

“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呜呼,五代之乱极矣!”

赵祯不时感叹欧阳修眼光的独到和言辞的犀利,但他在编撰体例方面做出改变于历代史书皆有不同。欧阳修的《五代史》改变了《旧五代史》的编排方法。

《旧五代史》分梁书、唐书等书,一朝一史,各成体系而《新五代史》则打破了朝代的界限,把五朝的本纪、列传综合在一起,依时间的先后进行编排。

《旧五代史》不分类编排列传《新五代史》则把列传分为各朝家人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杂臣传,等等详尽编篡,虽然欧阳修还没有完成,但在手稿中便已经体现出来,赵祯赞叹他的才智,也担心因为这样的文体受到朝臣们的反对。

当然赵祯必定会站在欧阳修这边,虽然是私自编修但毕竟时得到了赵祯的支持,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官修。

为此赵祯特意在欧阳修送来的手稿上加了封面,以《新五代史》为名号,这也算是历史的重复了。

赵祯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便是灭亡北宋的金朝统治者都明令“新定学令内,削去薛居正五代史,只用欧阳修所撰!”可见欧阳修的五代史多么的强大。

这一点赵祯从读欧阳修的手稿中便能看到,宽大的车厢中蔡伯俙在发个三才逗闷子玩,说着各种调侃的话,而赵祯也放下了手中的书活动一下身体,唯有一个人坐在边上一言不发,继续翻看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此人便是狄青。

让狄青来陪驾也是赵祯的主意,蔡伯俙时有些反对的,在他看来狄汉臣就是个不通人情的怪人,虽然连官家都称之为“军神”,但谁见过只为让人不再猜忌而胆小到开着大门的军神?

虽然枢密院被官家给取消了,但他狄青好歹也是兵部尚书,知上四军总管,这可是了不得的殊荣,可直到现在狄府的大门依旧时开着的,从来没有关上过。

虽然有人说他是高风亮节,有人说他是清廉如水,可蔡伯俙知道他是真的“胆小”,他怕了,为了获得官家的信任,为了获得朝臣们的信任,他狄青宁愿开着大门睡觉也不愿被人猜忌,手中的权利逐渐变大,他的胆子却越来越小。

当然这是大宋武将的通病,别说时他狄青,便是堂堂的殿前司都指挥使杨怀玉还不是和天波府极力的划清界限?

武将都是这般模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从军武院出来的小校,虞侯一个比一个硬气,但越是到了朝堂之中,越是到了高阶武职越是胆小了些。

这几乎是大宋武将的通病,即便是官家提高了武将的地位依旧无非改变,但唯独在一个地方他们敢于据理力争,那就是在作战方面。

因为大宋的武将几乎都是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他们了解大宋的士兵,也了解战争真真的模样,要想士兵用命,要想让士兵如臂挥指,那就必须要做到爱兵如子。

蔡伯俙亲眼瞧见往日里不和文臣争辩的武官在作战上和监军的文臣吹胡子瞪眼,并且把各种军中的粗话用在了文官身上,文官气急要上疏官家弹劾他,但武官毫不犹豫的便是一拳挥过去并且扬言:“这一拳是替官家揍得你!”

开始的时候还会有文官上疏弹劾,但在官家看到详细的奏报后,只要时文官有错在先,那必然会下旨斥责文官的愚昧,逐渐的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是在兵事上武官做的对,那官家就会支持武官而不会偏袒文官。

大宋的军中必定会有文官和武官,文官主监督,武官主用兵,双方之间其实时一种配合的关系。

狄青已经习惯了读史书,自从范仲淹送了他一本《左氏春秋》后,这货便开始对史书愈发的痴迷了。

只不过赵祯知道,他读史书往往是看其中的用兵之法和各种战例,在何处用兵,在何时用兵,遇到什么样的敌人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他从中获得的知识。

数十年如一日的读书,终究使得狄青在用兵上已达臻境,便是用兵“鬼才”王韵也言之凿凿的说:“狄公子兵法以圆通自如,吾不及也,万万不敢堂堂而对之,奇谋诡诈之术亦不可致胜与狄公也!”

当赵祯凑近之后便惊讶的张开了嘴巴,边上的蔡伯俙好奇的靠近,便瞧见狄青哪里时在看书,根本就是在“玩”!

不知从哪里掏出来的“兵子木偶


状态提示:第两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驾中的狄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