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对前身相当了解,没什么惊讶,卞氏姐妹对于花雪的学问并不了解,也没啥奇怪。白氏和柳如是却纷纷惊呼出声:“三年?怎么可能?”
听到她们惊呼,班主和陈沅脸上全是自豪,卞氏姐妹却是一片茫然:“三年有什么不可能的?”
白氏培养董白,是从小培养起的,看董白华丽的属性,就知道白氏到底下了多大的功夫。
柳如是的一身才华,则是用五年时间勤学苦练而来。在她看来,她用五年时间达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是相当夸张的成就了。连她自己,有时候都在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太有天赋了,以至于天妒英才,不让自己从小接受系统教育?
然而就目前展露出的才华而言,似乎董白和柳如是的才华,在花雪面前几乎是萤火与皓月,一粟比之沧海的差距。白氏对于花雪的才华,或许还有几分是不是自吹自擂的怀疑的话,柳如是就相当信服了:除了她从陈沅那里学到的算数以外,陈子龙那等人都跟她表示自愧不如了,还有什么怀疑的?
花雪反倒不好意思了,澄清道:“这还真不是三年之功。我小时候虽然顽皮,但架不住先生要求严格啊?大部分主流学问,还是跟着先生学的。这三年翻得书,倒是大部分是天文之类的杂学。至于算数,姐姐却是小看我了。虽然那时候我的算数确实没有如今这样精深,但是乘法表什么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会背而已,而是能够精熟运用的。毕竟,如果不会运用,《易武》的打法也练不成啊,还何谈自保?”
倒也是,众女也不再深究他学问来路,毕竟,穿越这种事情,以她们的见识和脑洞,还是联想不到的。
这时候,班主总结道:“《浩然正气》的事情,既然是你家先生的说法,那么总归应该是有道理的。我们有闲暇也会帮你想一想原因。不过既然你确定《易武》没有问题,那么便先练着,反正适合不适合,很多时候还是自己最清楚。”
话题于是又回到先前。
“三国解释过了,接下来就是两晋了。你先前说谢氏是怎么回事?旧时王谢,王氏呢?”
“王谢两家都是练神,这一点从王羲之的行书中就能深深得感受到。其中神意外泄,连普通人见了,都能察之。这也是为什么千古以来,书法家无数,却没人敢说自己达到《兰亭集序》的水准,实在是那时的王羲之天人合一,意境过于高远。只是这种状态,可遇而不可求,连他自己,也只是一时顿悟而已。”
“王羲之都这么厉害了,你怎么还说谢氏不说王氏?”
“这就是先前说的了:如果没有特殊的方法或者机缘,在达到元神外放的境界以前,练神的修士本身,并没有什么超强的战斗能力。”
“你的意思是谢家有一个练神达到了元神离体的境界?”
“不错。应该是谢玄,就是不知道你们知道这个人?”
“居然不是谢安?”
“谢玄是谁?”
“我还以为是谢灵运呢!”
众女一时议论纷纷。
还是柳如是学问深,问道:“该是那位‘芝兰玉树’吧?”
班主也有些迷茫:“谢家之宝树,不是谢灵运吗?”
花雪哂笑:“如果说文采的话,这谢灵运还勉强可以。但是从为人乃至功绩来说,他跟他爷爷谢玄比,就不值一哂了。”
柳如是对谢玄也不了解,但她还是解释了一下“芝兰玉树”的典故:“谢安曾经问自家晚辈:为什么人都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呢?其他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有谢玄回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说起来,这也算是术业有专攻。
班主和白氏说来也是才女,但她们平日里读的书,以诗词歌赋为主。而柳如是是周道登手把手教出来的,读的自然是周道登平日里的读物,那里面可少不了经史。至于诗词歌赋,反而是重操旧业以后,为了和那些才子有话说,才开始悉心研读的。至于同样对经史有一定研究的卞赛,就算专攻经史的学子,在这个年纪也读不到《晋书》,谢玄什么的,真是太生僻了。而即便柳如是,对于谢玄的生平也是不知的。
剩下的只能靠花雪来科普了:“淝水之战听过吧?”
“草木皆兵!这个我们知道。”众女互相提醒,最后都是点头。
“那就好。当时北方已经被前秦大致统一,于是南下进攻东晋,前秦国主苻坚自称大军百万,投鞭断流。”
这个典故众女也听过,当即又是一片啊啊。
“东晋这一方的元帅是谢石,此人也算是个人才,至少能够从善如流。但是要靠他带领东晋的孱弱之兵,击败前秦,就有些难为他了。不过他有个好侄子,就是谢玄。谢玄对于来自北方的战争早有准备,耗费了七年精力,训练了一支八万人的精兵,叫做‘北府兵’。但是他们是精兵,人家苻坚自然也有精兵,所以军力对比,基本上还是十比一的水平,除了长江天险,东晋方面全面处于劣势。在这个危急关头,谢玄就跟当年的霍去病一样,为了保家卫国,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你之前说霍去病强行突破先天,导致英年早逝,这谢玄难道也是强行突破,进入你说的元神离体,有战斗力的境界?”
“大致如此。只是霍去病毕竟练的是内力,我对内力熟悉,所以虽然我做不到,可对于霍去病是怎样强行突破的,我还是能理解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