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屠家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烧洛阳 派遣使者

董卓愤怒回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汝等推三阻四,挡国家大计,实不该为臣子!”

言毕,当即请奏汉帝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一言不合就罢免三公,此乃古之未有的事情。吓得年方十岁的汉献帝刘协不敢说话。

“陛下不反对,那便是同意老臣的奏请!”董卓狠道:“来人,收回三公金印,将杨彪、黄琬、荀爽三人驱逐出宫!”

荀爽性直,想要反抗,却被杨彪、黄琬两人死死拦住,推出了崇德殿。

百官震慑于董卓的淫威,不敢再言,迁都之事就此定了下来。

迁都长安,需要大量的粮食作为路途之用。洛阳官仓中的粮食不够,李儒再次献计道:“洛阳富户大族极多,往日都依附袁氏等党人在民间搜刮财富,太师不妨将他们罪同袁氏,杀其宗党而抄其家,粮食充作迁移之用,金银财宝收归国用。”

董卓用其计,命樊稠率领西凉铁骑五千,捉拿洛阳富户数千家,在每个人后脖颈插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反臣逆党“四个大字,然后尽斩于洛阳城外乱葬岗,查抄他们的全部家财充公。随后,下令洛阳城内外一百余万百姓全部迁居长安,如有不从者,斩立决。每一队西凉军士押解千余名百姓。一时之间,从洛阳到长安的大道上,挤满了迁移的人潮车马。董卓将抢来的粮食分派给押解的军士,抢来的军士却高价售卖。因为粮食缺乏,饿死者、相互抢掠械斗至死者无数,尸体布满沿途的大道。

除了高价卖粮,路途之上,不乏有西凉军士见色起意,杀人夺财等罪恶勾当发生。迁移百姓的啼哭之声,从洛阳一直排到长安,震动天地。如有不愿离开洛阳、或者故意拖延、逃跑的百姓,负责督促的西凉军士都不用向上官汇报,手起刀落斩立决。

将洛阳百姓赶出城后,董卓又下令纵火烧城。洛阳所有的宫殿、官邸、民宅全部付之一炬,惨不忍睹。洗劫完洛阳城不说,董卓犹不满足,又将目光瞄准了洛阳城外的帝王陵寝内的珍宝。吕布自告奋勇,率领三千军士,挖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将里面的金银玉器及所有珍宝全部挖出来献给董卓……最后,董卓装载了从洛阳城内外劫掠而来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数千余车,带着可怜的汉帝刘协一路前往长安而去。

话说董卓在洛阳忙着迁都,搞得天怒人怨。关东诸侯却在虎牢关外踌躇不前,毫无建树。就因为徐荣手中有袁隗、袁逢等人作为人质,袁绍不敢承担“不孝”的骂名,迟迟不敢进兵。联军大营天天开会,天天吵翻天,却吵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为天下苍生计,太傅、司徒大人一定会理解我等进兵的行为!”

曹操是坚定的主战派,主张牺牲两位袁大人,强攻虎牢关。

袁术一听,当即翻起白眼,心想: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虎牢关上,将被处决的人,若是你的父亲,你还有没有这么痛快?说得好听,为天下苍生,谁还不知道这大义下面藏着的利益与风险。

袁术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是他的表情比任何言语都要坚定。曹操若是说的实在是慷慨激昂了,袁术就跳出来劝曹操要冷静,要体谅一下他和袁绍身为人子的心情。总之一句话:再等等。具体要等到什么时候,不知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曹操还能说啥?

袁绍的想法其实和袁术差不多,但他没有表露出来。作为盟主,他要站在大义的高度来看待“攻还是不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也不是袁绍愿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父亲与叔父的性命,而是牺牲掉这两位之后,大汉社会会怎么看他?史书会怎么写他?作为世家。不想将来背负一个”不孝“的骂名,遗臭万年。或许,袁绍现在最盼望的是哪天董卓心情不好的时候能直接将袁隗、袁逢两人斩杀,这样,他就可以卸掉包袱,堂而皇之以“国仇家恨”的大义强攻虎牢关。但偏偏,狡猾的董卓始终吊着袁隗、袁逢的性命。

因为宗庙被毁,身为汉室宗亲,刘岱跳出来支持曹操的意见,强攻虎牢关,杀董贼,没得商量。

前脚刘岱表示支持,后脚韩馥立马表示反对!他是袁隗的门生,袁隗是他的恩师。袁隗若是因为他兴兵攻打虎牢关而死,韩馥就可能要背负”弒师“的罪名。儒家教义中,”弒师“与””弒父“一样,都是大罪。

何咸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就静静地坐在一旁看诸侯们辩论“战与不战”的好戏。此前,他已经与袁绍申请了三次,请求回归南阳,休养生息。南阳军在与华雄一战中“伤亡惨重”,早就失去了“再战之力”。然而,袁绍却一直不肯放归何咸。一则是怕影响不好,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十八路诸侯,若分分钟各奔东西,他这个联盟之主就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二则南阳军虽然不能再战,但是何咸以及何咸麾下的这帮悍将,还是可以作为高端战力为联军效力。

忽有探子回报,说虎牢关内下来一将,奉董卓之命,指名道姓要见卫将军何咸,有私事相商。

”私事相商?这都打得你死我活了,还有什么私事可以相商?”闹哄哄的中军大帐瞬间安静下来,诸侯们纷纷望向何咸,眼神之中皆是怀疑之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烧洛阳 派遣使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