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诏使匈奴中郎将关羽,率领一万五千骑,驰援并州。
姑臧城外,尚在处理凉州北方诸郡事宜的伏泉,送关羽等将离去,这一次,他可是给关羽配备了一批杰出将领。严颜、甘宁、张绣、胡封、庞德等,他麾下凉州系的青年才俊,善骑善攻者,可是基本全部配给关羽,就是寄希望关羽好好打出凉州军的风采,因为只有战功,才能让关羽的位置更稳,深知皇帝可能还有几年性命的他,不得不在现在的赫赫权势下,为日后的形势布局了。
“使君!静候佳音!不破诸胡,必不返西州!”
“不破诸胡,必不返西州!”
“不破诸胡,必不返西州!”
“不破诸胡,必不返西州!”
……
关羽对伏泉大喊道,引得其麾下凉州精锐也是跟着大喊,声势浩大,虽有一部分人不情不愿,引得伏泉开始有些皱眉,不过而最终在伏泉的点头示意下,他们纷纷往东北方向行进,这次他们的行军路线,是从凉州北地郡走,直接去并州救援。
那些不情愿的人,伏泉自然知道为何如此,他们基本都是韩遂撤离后,留下的汉人降卒。对于这些兵,伏泉心里自然戒备,但一开始伏泉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毕竟已经确定不屠戮,自然不能留下把柄,之后当朝廷希望他归还一万骑兵援军后,他们也就有了用处。
这用处自然是充当人头,填补那一万骑兵的差额了,如果还不够的话,那就重新募集一些边地骑术不错的新兵,配上一些不合群的老兵填补。
反正真要让伏泉拿自己的精锐送人,那是绝对干不出来的,这也是他要让关羽出任使匈奴中郎将的原因,毕竟他主动出援的五千凉州骑,可是除了黄忠麾下的那数千心腹以外,凉州最精锐的兵马,这兵马只有给自己人指挥,他才能安心。
“使君,一万骑如此仓促凑齐,朝廷诸公若知,必奏使君误国事也!”被伏泉暂时安排为武威郡代郡守的张猛,眼看关羽的军队那队形都不齐整的万骑,十分担忧道。
伏泉听后摇头道:“放心!无事,如今朝堂诸公只关心北疆战事如何?何管兵卒如何?”
“可此万骑多有新兵降卒,战力堪忧,倘若出事,后果难料。”
“北疆之战,有云长五千骑足矣,况大汉精锐皆聚北疆,诸胡宵小之辈,有何惧之?”伏泉毫不犹豫的反驳张猛道,而后转身离开,丝毫没有和张猛继续谈话的准备,毕竟,他深知和张猛这聪明人谈话,他的图谋可能真被现。
对于十分想屠戮诸胡的伏泉而言,这平乱之战,他不是主将,那就不能让他快解决,还不如让北疆兵马慢慢和胡人耗的。他有自信,带着麾下凉州军,把并州、幽州的胡人打倒,并且学着在凉州处理羌人的方式,处理这些胡人。
可是,现在关键一点是他伏泉不是此战主将,根本不能实行这种策略,而且,屠各除外,南匈奴和乌桓反叛,大汉平定后,也不会同意伏泉的屠戮政策。
毕竟,南匈奴是因为单于被杀,贵族叛乱,但大部分牧兵此刻还忠心大汉,就是他们死去单于的儿子于夫罗,不还在大汉北疆,带着匈奴兵帮助大汉攻打张纯、张举吗?当然,此刻的于夫罗,恐怕正请求大汉出兵,帮他复位吧?而汉室,也绝对会因为于夫罗等南匈奴人的付出,平定叛贼后,帮助南匈奴管理的。
至于乌桓,虽然有丘力居等部落叛乱,但大部分乌桓部落并未谋反,反而还有助兵大汉的,这就使得伏泉完全没必要在这事情上,消耗自己的实力,反正按照历史进程,伏泉可知道这几件叛乱最终还是平定了,就算是现在这两场叛乱一起生,但应该不会有太差的结果。
转身之后,伏泉见到贾诩脸色不对,似有话说,便好奇问道:“文和心有何事?”
贾诩摇头道:“非诩有,乃北疆有。”
此话一出,伏泉皱眉道:“北疆有何事?”记忆里,这两场叛乱都未波及北方根本,现在自己又派出这么多良将去,怎么可能还有事情?
“大乱之危!”
“文和多虑,屠各、南匈奴、乌桓、张纯、张举等,皆蝼蚁尔,不需忧之!”
“吾之所忧,并非其等。”
“那为何事?”
“黑山军尔!”
闻得此言,伏泉一愣,随即猛然望向东北方向,这才明白贾诩为何担忧,实在是因为以如今北方的叛乱局势,很难说不会让那盘踞在黑山之中的黑山军起什么不好的心思。毕竟,作为黄巾蛾贼余孽,若是他们想趁此机会,取得更大的利益,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降而复叛。
黑山群山内,所谓黑山者,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谓之黑山。换句话说便是恒山,即太行山东麓,河内以北、冀州魏郡、赵国、常山、中山之间统统属于黑山范围。
深山老林,历来是底层民众对抗朝廷的不二选择,从古自今黑山地区都有盗匪占山为王,然而多是不成气候。不过随着太平道被平定,作为黄巾蛾贼余孽的黑山贼出世,虽然与朝廷对阵屡有败绩,但终是因为黑山的险恶环境,逼得朝廷招安,黑山军终是成了一支北方之中,不可小觑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