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极品吴掌柜>第657章 大蜀王又来了 42
死了耶律察割,坐上了契丹的龙椅,成为辽穆宗。

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耶律璟并不开心,相反,他感到不安。曾经亲眼目睹各种皇位之争和谋反,这次自己又是借着谋反的东风坐上皇位,他对谋反怀着高度的警惕。所以,一上台没几天,他就马上采取了残酷的手段,借着处理耶律察割叛乱的机会,处死了一大批人,又抓了一大批人,同时提拔了一大批人,希望以此达到以儆效尤、杀鸡儆猴的效果,让自己从此高枕无忧。但事实却截然相反,耶律璟的美好梦想不仅很快就破灭了,而且破灭得极其彻底——在他在位期间,叛乱此起彼伏,他几乎每天都忙着镇压叛乱:

耶律璟即位刚刚三个月,太尉忽古质就铤而走险,开始谋反,最后很快被平息下去。

忽古质谋反案件发生五个月后,国舅萧海贞、工部侍郎李浣又开始谋反,最后事情暴露,两人想要南投后周,半路被抓了回来。萧海贞、李浣南投事件刚结束,耶律倍的二儿子、耶律阮的弟弟耶律娄国,联合耶律敌烈谋反,结果事情暴露,两人都被抓,最后两人和萧海贞一起被处死。

一年后,耶律宛、耶律化葛里、耶律奚蹇意图谋反,耶律璟的弟弟耶律罨撒葛也牵涉其中,虽然这些人很快就被绳之以法,但由于他们只是想想而已,还没付之行动,所以坚决不承认罪行,最后,耶律璟没办法,只好放人。两个月后,耶律罨撒葛、耶律宛等人又聚集在一起,商量怎么推翻耶律璟,结果又被耶律璟发现了,最后耶律璟杀了耶律化葛里、耶律奚蹇,对于耶律宛和耶律罨撒葛,杖打了一顿就放掉了。

几年后,后周世宗柴荣带兵北征,想要收复幽云十六州,耶律璟在大臣们的强烈要求下御驾亲征,耶律敌烈便想趁机联合耶律海思等人发动政变。结果,还不等他们开始行动,柴荣由于病重被迫退兵,耶律璟返回上京,并迅速地将政变扼杀在摇篮中了。

之后,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楚阿不等人谋反,最后两人被杀,叛乱失败。

没多久,耶律李胡和儿子耶律喜隐又起来谋反,最后耶律李胡替儿子顶了罪,被抓。后来,耶律喜隐又想造反,又失败了,被耶律璟抓了起来。

另外,还有室韦、乌古等部反叛。

……

然而,虽然叛乱此起彼伏,波涛汹涌,耶律璟却丝毫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反而在忙着平定叛乱的闲暇时间里,学会了饮酒作乐。作为皇帝,耶律璟拥有喝不完的美酒,所以,他高兴了要喝,不高兴了也要喝,几乎整天抱着酒坛子,喝得不亦乐乎。一喝醉了,他就有两大爱好——要么睡觉,要么杀人。耶律璟睡起觉来非常不要命,喝完了就睡,睡醒了接着喝,然后接着睡,如此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没完没了。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的杀人爱好。一旦喝醉了,耶律璟就完全失去了意识,常常看见谁就说杀谁,结果导致伺候他的内侍们整天心惊胆战,诚惶诚恐,就怕他喝醉了随口一句话,自己的小命就没了。

杀的人多了,耶律璟自己也不好意思了,就下诏说如果在他喝醉的时候下达命令,他们可以暂时不执行。这下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效果明显很不好,没人执行命令,耶律璟干脆自己动手杀人,结果被他酒醉之下杀死的人数还是有增无减。这样日子久了,耶律璟身边的内侍们就产生了怨恨,毕竟谁也不想整天生活在刀口上。

这天,耶律璟游猎回到行帐以后又喝多了,忽然想起自己刚刚打回来的大熊,便传旨让厨班把熊肉端上来当下酒菜。可是熊刚刚抬回来,正在收拾,而且做好还需要一段时间,怎么可能马上端上来呢?

早就喝高了的耶律璟一听熊肉还没有做好,不禁龙颜大怒,扬言要亲手杀了那一群厨子,然后一倒头就睡过去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耶律璟的话把厨班吓了个半死,他们早就见识过耶律璟的杀人狂性了,搞不好今天真的就是自己的末日了!想到这些,再看看醉得一塌糊涂的耶律璟,他们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今天就给自己来个彻底的解脱。于是,近侍小和厨子辛古等六个人,趁着耶律璟醉得不省人事,联手把他送上了黄泉路。

(耶律璟爱好喝酒,所以爱屋及乌,也非常关心酒的酿造工作。他经常亲自视察酿酒的作坊,并指导酿酒工作。不仅如此,耶律璟还慷慨解囊,奖励酿酒作坊,大力支持他们扩大生产规模,并鼓励他们把酿酒的锅改得大一点,把盛酒的酒坛、酒罐也改得大一点。他还自己做了一个非常大的贮酒器,在上面刻了一些鹿文,起名叫“鹿甒”。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契丹酿酒行业越来越发达,酒税也逐渐成为国家的重要税源。)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然拥有一个剽悍的英明君主。反之,当英明君主降临人间,一个再腐朽的政权都可以枯木逢春。然而,令契丹人意外的是,当契丹帝国迎来最辉煌的时刻,堪称神一般存在的英雄并非一人,而是一对母子——萧绰与圣宗耶律隆绪母子!他们站在老祖宗们打下的基业上,借着历史的东风,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给契丹帝国展开了最为华丽的篇章——鼎盛时期!

耶律璟没有儿子,所以他被仆人杀害以后,皇位应该花落谁家就又成了一个问题。当时,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耶律璟同父同母的弟弟耶律罨撒葛,一个就


状态提示:第657章 大蜀王又来了 4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