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弃子>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孙策攻城 司马徽劝谏

东吴之前有好几次对建业城发动了攻击,可是却没有那么大的动静。而这一次,孙策的兵马全部都调动了起来,还把各种投石机都给推了出来,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骚扰。

“嗯!连孙策都出来了!这真的是来了!”张飞也发现了孙策的出阵。

吕布马上对关羽和张飞说道:“二位,从这次看来,孙策不会是假意骚扰,是准备要攻破我建业城。本将认为翼德你镇守北门,云长镇守东门,南门就交给本将了!西门就交给宋宪。”

三个大将分别镇守三个城门,最为安全的西门就交给了宋宪。毕竟西门主要都是临近港口,东吴没有动用到水军。

宋宪这个家伙倒是恢复了起来,一般都是在城内维持军民百姓的秩序,不在城门楼上。吕布等三人认为宋宪的能力也就是那样了,要是让他在城门上看守,很有可能被偷袭。所以每天都是吕布、张飞、关羽三人轮流观察东吴大营的动静。

宋宪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都立下大功了,升官是绝对少不了的,吕布他们让宋宪好好地在城中做点轻松的工作,他还巴不得呢。

建业城的刘军士兵在吕布等人的带领下动了起来。经过这么多天的休养,大部分的伤兵几乎都好了大半。只有一些重伤的士兵还没有战斗力之外,刘军的可战人数还是非常可观。

吕布相信只要孙策敢来攻城,他一定会让孙策后悔的。

孙策杀气腾腾地站在东吴大军的阵前,这一次他并没有对建业城有什么喊话,反倒是对自己的部队喊道:“将士们!建业城被贼子们给占据了。本公给了他们开城投降的时间,可是他们脑子就是不开窍。本公已经忍受不了!现在本公下令,踏平建业城!”

“杀!”东吴士兵的士气非常的高涨。

“投石机上前!井栏给本公上!”孙策开始安排进攻了。

东吴军的投石机开始发威,不断地向建业城发射。而孙策这次是三个城门都是同时发动进攻的。

“躲避!”正处于东门的吕布不断地高喊着。

刘军在守城方面有着很好的经验,知道怎么躲避石块。东吴发射的前面两轮都是石块,可紧接着投射过来的东西就不是石块了。而是一些用硫磺等易燃物装起来的火包。

如同一颗颗炸弹一样,这些火包冒着火焰从东吴的投石机发射出来,最后划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砸到了建业城的城楼。

“着火了!”三个城门的刘军士兵的第一反应都是如此。

不少刘军士兵以为是石块,正躲在一边,天知道是冒着火焰的火包。砸在地上之后,火花四射,更让一些刘军士兵身上沾到了火苗。火苗窜得很快,一下子就全身都是了。

沾到火苗的刘军士兵迅速倒地翻滚,想要灭火。

“快灭火!”身边的战友快速给着火的刘军士兵扑灭火焰。除了几个倒霉一点的刘军士兵直接被火把砸中而无法扑灭身上的火而身死之外,其余的刘军士兵还没有多大的损伤。

吕布、关羽、张飞还是第一次看到东吴用上这种新鲜的玩意。刘军之中也有这样的东西,可是威力却没有东吴的这么大而已。东吴一直都没有使用到,所以吕布、关羽、张飞才会感觉到新奇。

孙策看到准备的火包有用,于是继续下令道:“把投石机靠前,把火包给本公砸进城内!”

这些火包里面增加了一些鱼油,火包砸在地上的时候会溅射得范围更广? 而且用水扑灭,一时半会是不行的。东吴一直以来都是用在水战之中的。不过这一次,孙策也将其拿了出来? 可见他对拿下建业城是有多大的信心。

孙策的命令已经下达了? 可却引起了很多武将的劝谏。

武将凌统出来劝谏道:“主公? 要是把火包投射进入城内,那建业城就是一片火海了!里面还有大量无辜的百姓啊。”

“主公三思!”其他武将也是开口劝谏。

孙策当然知道会是这样,但是他已经不想在建业城上浪费时间了? 于是喝道:“你们刚才忘记了本公说的话么?本公要将整个建业城变成一片白地!”

东吴武将们立马就想起了孙策召集他们时候说的话? 可当时他们以为孙策是在鼓舞士气,并没有想到孙策真的要这么做啊。

这可是建业城啊,一座用了很多年才建立起来的大城。毁掉了建业城? 那意味着东吴多年在这里的心血就白费了? 还要带上那么多无辜的百姓。

武将们知道要毁掉一座城池非常的简单? 但是要建立一座城池就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如今刘玉已经动用了大量的兵力要对我东吴发动总攻。建业城中的刘军有数万之众。可我军的实力呢?要是按照以往的进攻? 我军要付出多大的牺牲才能够拿下建业城?一旦我军伤亡过大? 就算是拿下了建业城? 可怎么面对刘军其他部队的进攻!”孙策大声地质问着所有的部下。

所有的东吴武将都沉默了,他们知道孙策说的是真的。

“刘军就是看中本公心中仁慈,所以才会这么肆无忌惮地占据建业城。他们以为自己高枕无忧。本公现在就不给他们任何的希望。建业城是本公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建立起来的,那么就由本公亲手给毁掉。无需再多言,立刻执行!”孙策的态度很坚决? 根本没有谈话的余地。

武将们对孙策的命令一向是马首是瞻? 如今孙策听不进去? 他们也只能遵从。

东吴的


状态提示: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孙策攻城 司马徽劝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