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晚明>第八十五章 往中州

陈新的大军一直拖着没有出发。第五营在一个月时间内就完成兵员补充,从第一和第三营各抽调了一个鸳鸯阵司,合编为第五营第一总,作为第五营的战斗核心。新建的两个千总部动用了两个动员司令部,再加强了部分基层军官和士官。

这个第五营也是混编营,有加强的骑兵和炮兵,陈新从金州抽调了两个骑兵局,又把速成骑兵科的第二批学员全部补充进去,拉了一个千总部的架子,实际上只有三百多人,他希望能在这个长期战斗中慢慢缴获马骡,扩充骑兵和龙骑兵,形成一个具有高度机动力的营,这样才能有效的对付流寇,他抽调钟老四的原因,便是因为钟老四熟悉所有步兵和龙骑兵科目,也喜欢研究新东西,再锻炼一下,也是营官的材料。

兵部原来的札付上是要求团练总兵领军,陈新当然不会让刘民有去干这事,请王廷试给兵部发了塘报,主动请缨去保卫京师,并且给刘民有编造了一个生病的原因。

梁廷栋一看是陈新的申请,马上便同意了,他认为陈新是要挣表现拿好处,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和陈新扯皮。

此时的流寇形势又有所变动,三月有部分陕西流贼在四川肆虐,破了百丈关,官军又吃了败仗。山西的三十六营从漫长的山区往北直隶蔓延,特别武安一战后,昌平军大败,井径关人马大败。河南本地兵马连续大溃,原有的七千河南本地官兵所余无几。毫无战心。流寇则乘着这个打开的口子,大批从涉县进入武安,紫金梁和闯王等部则攻克王屋山以北的泽州,往南进入济源等地,太行山和王屋山都形成了突破,辽阔的华北平原就在流寇的眼前。

北直隶周围的剩余人马都在往沿山地区调动,各地也开始组织团练民勇,准备对抗流寇。催促登州兵的急令几天又是一道。看到陈新四月十日还没有走,连王廷试也有点着急了,毕竟兵部首先是催到王廷试的头上。

他就只好去不停的催陈新,陈新就乘机要好处,几乎把登州武库的锁子甲都捞光了,陈新自己的库存加上梁廷栋送来的几百件,让钟老四那个千总部成了第一个全部装备锁子甲的千总部。陈新打算让让他们以机动性为主。锁子甲对付流寇应当也够了。

陈新拖这么久,也是要完成那些动员兵的强化训练科目,行军那部分的内容可以在路途上训练,但阵战和步炮协同是不方便练的。

虽然大军未动,但情报、外务、商社和特勤队已经提前出发,他们的集结地在大名府。会从临清带一批粮食过去。

大名府属于北直隶,就挨在武安的旁边,那里有一个去年建立的商社分号,陈新本来还有点犹豫,是否要在大名府存足够粮食。生怕流寇一个突击把大名府占了,后来看了一下情报司报来的当地情况。马上便同意了吧大名府作为一个临清和河南之间的中继站,并不担心大名府会被攻克,因为大明兵备道的名字叫,卢象升。

他目前已领着当地一支民勇去了武安,不过陈新是知道卢象升的,在明末是个牛人,他是既当文官又当武官,进士出身偏偏还敢挥刀子砍人,而且砍得很好,至少比很多将军还猛。

卢象升和熊廷弼这样的,都是明末读书人中的异类,有文官的身份,又动练兵和运筹,自己还能身先士卒,不过数量却是太少了。

卢象升几年之间就从大名府知府升到了郧阳巡抚,如果连老窝大名府都会被攻克,那卢象升肯定升不了官,所以陈新按照这个逻辑推断,大名府应该是没事的,足可以作为前进基地使用。

到陈新出发之前,梁廷栋已经把陈新的报到地点改成了真定府,陈新一时还不知道为何有这个调整,不过以他的历史知识知道,流寇现在远远没有成气候,还没有实力直入北直隶。没准自己走到半路的时候,梁廷栋还会把他的目的地继续往南调整。

拖到四月之后,陈新也觉得差不多了,这个拖延只是一种叫苦的方式,拿好处是一方面,另外也是要告诉朝廷,登州镇确实也很困难,凑这点人马都是九牛二虎之力。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面,金州恢复了对复州的攻势,又开始骚扰复州沿线的春小麦播种,砍了二十多个建奴脑袋,包衣则杀了上百,双方在复州以东的山地又开始残酷的斥候战,不过后金没有往辽南增兵的迹象。

到了四月初,登州镇应援人马在平度州集结完毕,除了第五营之外,还有加强的近卫营第三总、近卫营营炮队、中军侦骑、特勤队、总辎重队等直属部队。陈新这次带的是一个简化版的登州镇,连民政也有百余人随行,主要是熟悉屯务的官员和一些工匠。

陈新也觉得差不多该出发了,否则朝廷一急,就该调关宁军回保京师了,这样无疑会增加关宁军的话语权,以关宁军的装备和机动力,打打流寇还是小菜一碟。

另外一个焦急的人,便是吕直了,这次打流寇风险不大,但是政治收益很大,特别是有个保卫京师的噱头在里面,可以跟皇帝好好表一次忠心,这对他们这样的监军很有用。

崇祯在对付魏忠贤的时候召回了各地的监督太监,但是这不代表他不用太监,从崇祯二年开始便频频派遣内臣监军。

文官们的表现让他越来越失望,连那些监督文官的科道御史,崇祯也是满心的怀疑,满朝之中反倒是身边的太监更让他放心,他通过这些放出去的太监,多少能得到


状态提示:第八十五章 往中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