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始于一九九八>第六十八章 地产那些事

11月11日,也就是后世的光棍节。

时间很快就过了十几天,转眼就到了西河园预售楼花的时间。

小米地产售楼中心里,朱凯端着一杯茶,小口抿着。

西河园的设计图纸,11月初就已经设计好了。

但一个预售许可证,却磨蹭了十几天。

好在,前几天终于办了下来。

西河园的宣传,早在朱凯和田东风他们开会后,就已经开始宣传了。

经过半个月的宣传,张驰那边传来消息,说这个效果还不错。

本来,作为深泽第一个高档公寓式住宅小区,西河园就已经够吸引眼球了。

再加上,地理位置极好,紧挨深泽中心幼儿园和第一小学。甚至,还在深泽第一中学的免试入学范围内。

周边生活设施也极为完善,什么医院、超市、银行、饭店等等,都在小区对面。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a3地块的确是一块优质地块。

不过朱凯并不意外,毕竟a3地块位于市中心,深泽市政府甚至想建一个广场。

所以,有这个条件不足为奇。

在宣传西河园的时候,朱凯让田东风他们的侧重点,就是宣传周边设施完善,还是学区房。

一个中心幼儿园加重点小学,再加上一个重点中学。当朱凯知道周围有这么多学校时,也是愣住了。

等他反应过来,那立刻叫来田东风,让他把商议好的楼盘每平米定价,再往上调高1000块。

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说明了,为了孩子的学习,华夏的家长那是什么都可以付出的。

那么,面对重点中学的减分录取,重点小学的免试入学,重点幼儿园的就近入学名额。

想必那些家长,也不会在乎多上一千块吧?

至于朱凯为什么会有这个信心,那是因为,这是学区房啊!

“学区房”的概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中小学办学质量存在严重差异。

焙推胀ㄖ醒В那无论在什么方面,重点中学那都是碾压的存在。

重点学校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1962年教育部明文规定,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

这些学校的数量、规模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保持适当比例。

由于重点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催生择校热。

譬如,重点学校要从现有体制取得经费,渠道之一就是“共建费”。

政府、企业或机构资助一笔不菲的费用,学校提供学额作为交换。

此举将权势部门子女的择校费转化为公款,不需要家长自行出资,对学校也十分安全。

据2003年至2004年调查显示:上层阶层子女有60就读重点中学,底层子女60就读非重点中学。

那么,现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让你的孩子免试进入重点学校。

而代价,仅仅是一套房子,你会不会买?

想起后世学区房的火爆,朱凯就对西河园项目充满了信心。

不过,对于坑这些家长的钱,朱凯还是隐隐有些不安。

不过,一想到罪魁祸首不是自己,而是教委时,朱凯顿时释然。

没错啊,学区房火爆,罪魁祸首从来都不是地产商。

从刑事责任角度来看,地产商只是要负次要责任,负主要责任的,还是教委啊。

买学区房,为了什么?还不是让孩子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

孩子为什么不能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是成绩不好?不,是名额稀少。

名额为什么稀少?那是因为,被赵家人占去了啊。

你不姓赵,你孩子还想上重点学校?

想到这里,作为黑心地产商的一员,朱凯不知为何,心里好受了许多。

后世某个砖家不是说过嘛,与交纳赞助费择校相比,通过购买学区房择校是一种进步,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

因为,它避免了交纳赞助费,所带来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用市场化手段,让择校规则变得简单和透明。

看看,砖家说得多好!当时这砖家言论下面,还有无数人点赞呢。

不过就朱凯看来,还是扯蛋。

把择校变成择房,仍然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

家里经济条件好些的孩子就近进好学校,条件不好的孩子只能靠边站。

显然,这与政府当初推行就近入学政策的目的,还是背道而驰。

明里买房和暗里交择校费,在结果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就这样,还一大堆人咒骂地产商,说原来择校费是学校收,现在变成地产商收了。

但作为地产商,朱凯才知道,学区房这么贵,还真不能骂地产商。

就跟做生意一样,房价这么贵,买的人少了,对地产商也没什么好处。

别说房价越高地产商越赚的传闻,君不见某个号称最贵的别墅区,那地价能吓死你。

但有什么用,卖了一半,眼见回不了本,开发商还不是直接破产了。

学区房贵不贵,地产商只能说在成本和税收的基础上,再赚上一笔。

而成本和税收,永远是地产商绕不过去的坎。

地价3000,税收加成本,2200左右,才是合理的。

所以,这样看来,房地产还真不算暴利行业。

那为什么还是出了那么多富豪呢?

这是因为,你如果姓赵,那税收和成本能有几个钱?

如果你在赵家内部,关系比较硬,再加上赵家家主喜欢你,那么,出一个首富也没什么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地产那些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