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洛江河畔>第 2 部分阅读
到我们洛江河畔的新初中教书,说不定……

他们进入厨房,秦母已经做好了饭菜,端上了桌子。陈爱琳像在自家一样,给秦小恒满满的盛了一碗饭,用双手递给他。秦小恒反而有些拘束,他迟疑着接过饭碗,默默地吃着——他慢慢地往嘴里扒着饭菜,无论怎样咀嚼,都难以品味口中食物的味道。陈爱琳一边吃一边瞅着他,本想找几句话说一说,但见他那默不作声的模样,也就打消了聊几句的念头。倒是秦母非常高兴,这种场合像是与儿媳在一起,也是她祈盼的家境,至于儿子是否娶她,那是另一回事。

晚餐终于结束,陈爱琳抢着收拾碗筷。待爱琳来到正屋,秦小恒说了声“谢谢你!”陈爱琳听了极不高兴,她瞪大眼睛,愤愤地说:

“谢什么?我在这里照顾你妈已经四年了,你说得完这‘谢谢’吗?”

秦小恒讨了个没趣,不好意思地说:

“我是敬重你,你不要多心。”

“我多心什么,只是……只是你不要多心!”她说完,那张秀脸像小孩似的由“阴”转“晴”了,还望着他嫣然一笑。

他们随便聊了一会儿,秦小恒把她送出门外。没走几步,秦小恒说:

“你慢走,我很困,不远送了。”

陈爱琳心里十分不快,她就是想与他在村子里一道走一走,让人们看一看,我陈爱琳与秦小恒这个大学生还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原先那些对自己说风凉话的人们。可是,秦小恒却使她多么失望,她那沉重的双脚艰难地向前移动着。

送走了陈爱琳,秦小恒回到房间里,身子一歪,倒在床上。他心里一团乱麻,实在理不出头绪:大学毕业后的去向……李佳晶的处境……如何对待陈爱琳……他脑海里没有一点儿高兴,只有惆怅。

第5章 青春还是献故里

青春还是献故里

翌年春,秦小恒被分配到离家乡近二十里的一所区中学任教。他在区中学工作了半年。在这期间,他带初二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处处以身作则。非常关心体贴学生,视学生如弟妹。不仅班级管理有方,而且教学质量高,各项工作走在学校前列,获得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转眼就到了暑假。为了适应农村教育教学日益发展的实际需要,洛江河畔在各级领导和当地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已新创建了一所初级中学——洛江中学, 至此,该地取消了前几年的小学增设六、七年级的戴帽子教学。

教育辅导组组长江峰认真查看了秦小恒的档案,又到秦小恒原先工作过的小学了解他的情况,小学领导和老师们对他反映良好,皆称他是一个工作十分认真、且能力强的好老师。在此之前,方伟已向江组长介绍了秦小恒的具体情况,说他是一个可用的教育人才,建议试以重任。

在区教育辅导组组长办公室里,身材高大、看上去有些严肃的江组长与秦小恒面对面地坐着,亲切地交谈着:

“秦老师,你是华师大毕业的高材生,来到我们农村教书,真是委屈你了。”

“江组长,您可千万别这样说,我是喝洛江河水长大的,我求学归来,就是为了建设我们的家乡,为我们家乡的教育事业而贡献力量!”

“这是你的心里话?”江组长望着眼前这位英俊的青年教师,打心眼里喜欢他。

“是的,江组长,请您相信我。”

江组长站了起来,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十分高兴地说:

“好小子,我要的就是你刚才的几句话。咱们家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你们这些热血青年啊!从你们这些青年教师的言行中,我看到了我们农村美好的教育前景,也看到了我国教育的美好前景。……十年文革耽误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咱们要快马加鞭,把家乡的教育事业搞上去。现在,各小学应该把戴了三、四年的六、七年级的帽子彻底取掉,让我们的学生都到正规的初中去读书。”

秦小恒静静地听着江组长的谈话。

“现在,我们家乡洛江河畔,已经新建立了一所初级中学,你要把学得的知识,奉献给家乡,奉献给家乡的人民,奉献给家乡人民的教育事业。”江组长激动起来了,站起来,望着这位可爱的青年教师,说,“家乡的人民需要你们,家乡的教育事业需要你们,年青人,去吧,那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秦小恒也站了起来,深情地望着江组长,激动地说:

“江组长,请您放心,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在这所新创建的初中好好工作,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诺言。”

江组长用充满信任的眼光瞅着面前这位青年,说:

“秦小恒,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新建立的学校条件肯定是艰苦的,教学负担肯定是重的。你去以后,不只是带好一个班的工作,而且,而且可能要负责学校教务处的工作,担任洛江中学教务处主任。困难一定很多,创业艰难啊!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别是发扬当年延安抗大的办学精神,把这所新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办成一所让洛江河畔人民满意的中学。”

秦小恒睁大眼睛听着。

“这所学校目前只有初一年级,新学生可能有240多人,连领导、老师、后勤人员在内只有十四个工作人员,目前学校不设副校长,教务主任实际上担任副校长工作。”

秦小恒问了一句:

“江组长


状态提示:第 2 部分阅读--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