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我的话你居然不信?”尤拔世不悦地反问。
“不是啊。这简直是违背朝廷律令之事,高臬台身为一省按察使司按察使,专掌律法,岂能知法犯法?”
“这知法犯法的事多了去,多少官员都做得不爱做了。反正你去了就知道我所说不虚。”
离开尤府,许维在自家的公事房内转了十几圈,思量着尤拔世所说的事情。确实现在自己比较缺钱,但尤拔世说的话太过玄乎,以致差点让许维都以为这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了。
“老孙,进来一下。”许维高声呼唤着立于门外的另一个差役老孙。
前一个老王见许维那么狠整何右,心里有点发毛,生怕自己的把柄被许维给捏在手心里,于是跑到吏目许文衡那里走了下路子,换了个签押房伺候。
没有哪个差役愿意来伺候这个已经有冷面王美称的许大书吏,最后差役们是抽签才决定派老孙来伺候许维。
这个老孙在普安州衙内做事已经十余年,可谓是个老资历的差役,衙门内发生的事情就没有他所不知道的,他对许维那个恭谦劲换了知州大人看了都会嫉妒、羡慕、恨!就差没趴在地上喊许维叫爹了。
“许书吏,您叫我何事?”老孙在外头一听是许维在呼唤,根本不敢怠慢,哪有老油条的模样,跑的速度比起年轻人还快,根本看不出是个接近50岁的老头。谁叫许维整何右的手段让所有的差役都心惊肉跳,深怕许维把狠手段往自己头上搁。
“老孙,你在州衙时间最久,我也听人说你对省衙的几个衙门口也都熟络,想问你个事情。”
“有话您请说。”老孙客气得要命,比在吏目许文衡面前还恭敬。许文衡什么东西,贪钱不要命的主,老抠一个。呆得久的老衙门人,对许文衡都不是太看得起。
“我们贵州的臬台是高积高大人对吧。”
“是啊。没错啊。”老孙神情古怪地看了眼许维,心里直嘀咕这姓许的今日怎么了,居然问这么没水准的问题。
“听说臬司衙门内有交易市场?”
“许书吏,您的消息还真是灵通,这也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知道的事情,您也知道了,真不简单。”老孙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还真有此事啊,我还以为告知我的那人是在骗我。这臬台大人胆子真不小啊。”许维真的百思不得其解了。大清的官吏还真是叫绝了,居然敢在办公地点开办市场明目张胆地进行货物交易买卖,传扬到朝廷,绝对是天大的祸事。
“许书吏,您是不知道他们当官的心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贵州就盛产铜与水银,铜被巡抚大人给包圆了,那高大人只能另找发财路子,这水银于是乎理所当然地被高大人收归门下。不卖他单凭一点点的俸禄再加上稍微多一点的养廉银能顶个屁用,请两三个师爷这钱就全花光了。”
许维对于请师爷的价钱倒是清楚得很,毕竟在衙门里也做了快半年了。像钱谷师爷,年俸禄在220两,刑名师爷年俸禄在260两。
而一个知县,年俸禄在80两,加上养廉银也不过千两,而师爷最少也能聘个五到七名,故只能是拼命朝老百姓头上收刮。
越往上一级,这师爷也就越聘越多,但官员的俸禄与养廉银是固定的,故官越大,贪污也就越狠。贵州按察使高积的作法被广大的衙门群众所接受并理解,成了潜规则。
在一番恳请交谈之后,许维送走了老孙,他也终于决定开始自己第一次的职内经商行为,先去臬司衙门走一遭,看看情形。
注:1、衙门每天的日程是以敲击一种云筒(梆)和一个小铁棒(云板)的声音来发布和限定的。黎明前,在内衙敲云板七遍,外衙敲梆一遍,衙门大门打开。此时,书吏、衙役、长随都必须到岗。清晨,敲云板五遍,梆两遍,案牍分给书吏,衙门职员开始办公。
大约下午四点钟,板敲七遍,梆敲一遍,公堂要关门。然后在云板敲五遍,梆敲两遍时,文书案牍都须从书吏们手中收回承发房。
2、仓库之分:储粮为仓,藏物为库。
3、差役:州县衙门的差役人数不定,少至百人,多至千人。一般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服役于班房,分为三班,即壮班---专司值堂、站班兼捕盗;快班---专管缉盗维护治安;皂班---司仪仗护卫。一部分服役于知县或知州,下分七个部门;收发---管收发文件,前稿---管差标画,候稿---值签押房,班管---总管监督,值堂---司内庭事务,跟班---随侍左右,执帐---传递、通事、随同知县知州拜会。
4、巡检:巡检司的职责虽以缉盗诘奸为主,但不同于驻防地方的绿营“营汛”,后者属于军队,而巡检是知县或知州的属官,仍是行政官员,其所依赖的缉盗的武装是本地“弓兵”,属于民兵。;